梅貽琦、張伯苓、蔣夢麟因何成就西南聯大為民國第一大學

中國自京師大學堂創辦開始,才真正進入到近代教育的行列。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代代教育者為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嘔心瀝血。其中有三位校長共同培養了中國近代的大部分人才。他們是清華校長梅貽琦、北大校長蔣夢麟和南開校長張伯苓。

梅貽琦、張伯苓、蔣夢麟因何成就西南聯大為民國第一大學

1931年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1933年日本進軍華北,1934年開始清華校長梅貽琦逐漸將清華的書籍、儀器等逐漸轉往湖南長沙。並且在1937年為慶祝清華建校26週年展開閱兵並發表講話:清華在長沙之事業進展順利,希望時局無大變化。但這也只是中國人的願望。

梅貽琦、張伯苓、蔣夢麟因何成就西南聯大為民國第一大學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7月29日北平淪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被佔領。7月30日天津淪陷,南開大學被日軍炸燬。最終三所大學在長沙成立長沙臨時大學,之後再遷雲南昆明,建立西南聯合大學,由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擔任三常委管理大學。但是三人均是當時教育大家,如何協調三人之間的工作與關係變得至關重要。

梅貽琦、張伯苓、蔣夢麟因何成就西南聯大為民國第一大學

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但這三人卻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主要得益於張伯苓的退、蔣夢麟的讓,最終成就一代佳話。除此之外,清華班底保存最完整也是梅貽琦成為主要負責人的其中一個因素。

梅貽琦、張伯苓、蔣夢麟因何成就西南聯大為民國第一大學

正是這諸多客觀與主觀原因促使西南聯大成為了民國時期的第一大學,培育了諸多如鄧稼先、楊振寧、華羅庚等專家學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