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林黛玉的病是否与寓居贾府有关?

春日之虎


我们读红楼,真的不能读太实了。这是一本小说,它有作者的构思和导向,也是我们常说的“真”与“假”的问题。小说的故事往往是假的,小说的主题就是真的了。

林黛玉的病是一种美,就像西施捧心一样,不是她们真的有病。癞头和尚说要下世度脱几个,他给的建议才是去病根的,即不哭(不还泪),不见外姓亲友(如果当初不相见,那就不会再相恋)。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句诗出自《葬花吟》。“葬花”说的是埋葬的“葬”,可是许多人都理解成了花被风摧残。我们试想一下,有一年三百六十日开的花吗?这没有道理。

所以“一年三百六十日”指的是贾宝玉寻找并埋葬林黛玉尸骨的时间。宝玉一年多以后才找到黛玉的骨殖,用“锦囊”盛“艳骨”,埋在了“黄土垅”上。具体情节可以关注我的小说《雏凤清重续红楼梦》,点开我,在小说那一栏。


雏凤清


有啊。

和尚早就说过:“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

住在贾府,见不到自己的父母,见的全是“外姓亲友之人”,当然不能“平安了此一生”,而会越病越重了。


栖鸿看红楼


林黛玉先天体质弱,这是文中明确交待过的。她的病不是到贾府后才有的。

到了贾府后,贾府一直也再为她的病积极治疗。黛玉初入贾府时贾母听说黛玉吃人参养荣丸,就说:“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在第二十八回,王夫人见了林黛玉,因问道:“大姑娘,你吃那鲍太医的药可好些?”林黛玉道:“也不过这么着。老太太还叫我吃王大夫的药呢。”说明贾府从贾母到王夫人都在关心黛玉的身体,并且还给黛玉找了不止一个医生疗治。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黛玉的身体状况却仍然每况愈下。

真实的原因宝玉在第三十二回说出来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就是说黛玉的病是由于她多愁善感、紧张、多虑、多疑导致的。

导致黛玉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原因是她与宝玉的爱情受到了金玉良姻的挑战。过去女孩子婚姻要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她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女。唯一能为她主张婚姻的是贾母,可是贾母又迟迟不见表态。而王夫人明显倾向于宝钗。这让她敏感焦虑。另一个原因是寄居贾府,寄人篱下的处境使她变得敏感。在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一个送给黛玉,黛玉说:“我就知道,不是别人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因为黛玉这段话,有人认为黛玉太任性,口无遮拦,目无下尘。其实黛玉只是说出了实情。她在贾府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或者说受到了歧视。这种情况从黛玉初入贾府就已经开始了:两个舅舅避而不见,舅母又警告她离自己的儿子远一点,下人们一次又一次的给她挖坑下套,有意无意让她坐贾政的位置。以黛玉的冰雪聪明什么看不明白。刚见贾母时,贾母问她读过什么书,她答刚只读了四书。然后她又问贾母,姊妹们读何书,贾母答:“读什么书,不过是识几个字,不是睁眼瞎子罢了。”黛玉一下就明白了贾母的用意,这是告诉她一要谦虚,二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后面宝玉再问黛玉读过什么书时,黛玉答:“只上过一年学,略识几个字。”所以,黛玉是极其聪明的,她才是世事洞明。因此,她应该是经常受到上上下下不公平的对待,才在周瑞家的送宫花这个节骨眼爆发了一次。同时,赵姨娘和贾环庶出派与宝玉王夫人嫡派的斗争是荣国府主要矛盾之一。赵姨娘几次三番要害死宝玉,这是为了家族继承权,为了物质利益。她知道黛玉对于宝玉的重要性。紫鹃骗宝玉说黛玉要回苏州,宝玉就几乎丢了半条命。所以,赵姨娘知道,打击黛玉也就是打击宝玉。所以这就是赵姨娘为什么会突然来黛玉屋里,这就是为什么黛玉及紫鹃等远着宝玉的原因。因为赵姨娘在监视她与宝玉。这也是为什么她在《葬花吟》中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原因。

话又说回来,这些人为什么会这么对待黛玉?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物质方面。曹雪芹说红楼梦大旨谈情,那是荒唐言层面,是唬人的。全书说的一切矛盾的根源都是物质,这才是其中味。

黛玉来投奔贾府,上上下下一开始都认为她的到来只会消耗贾府的利益,而不会从她那里得到什么物质利益。为什么宝钗一来大家都喜欢她,因为宝钗家里有钱,从后文她给袭人裙子、戒子,送所有人薛蟠从江南带来的礼物,就能看出,大家喜欢宝钗,主要是因为物质利益。为什么所有人都想到怡红院工作,就是因为在宝玉身边工作,物质利益最多。所以当小红偷偷给宝玉倒了杯茶,就被秋纹、晴雯等破口大骂。其实就是怕自己位置被占领,自己的物质利益丧失。司棋怒砸小厨房,赵姨娘三番五次的闹事,都是在争物质利益。下人们与贾府主子们之间的矛盾,更是因为物质利益。所以,整个红楼梦的主要矛盾,就是物质利益的争夺。

当然,这些矛盾的根本问题是当时的社会产品分配出现了问题,而决定产品分配权的是当时的生产关系。因为那个封建生产关系既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社会有效供给不足,这是你争我夺,互相倾轧的根本原因。又因为分配严重不公,导致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巨大矛盾。这种矛盾的结果是那个社会走向崩溃的无可挽回的趋势。要想改变这种崩溃的趋势,就要改变生产关系。要改变生产关系,就要改变上层建筑。但当时的上层建筑还是很强大,无法撼动,因此作者也只能看着社会走向崩溃而无能为力。这就是作者发出无才补天之叹的原因。

所以,一开始,大家从黛玉这得不到什么物质利益,才是她不受欢迎的原因。后文小丫头子坠儿去给黛玉送东西,刚好遇见贾母给黛玉送钱,黛玉抓一把给了坠儿。说明贾母意识到了黛玉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黛玉的物质待遇。后面宝钗的下人给黛玉送燕窝时,黛玉也赏了那下人几百钱,都是在说明物质的问题。

但是,黛玉婚姻问题最终也没有如她所愿,她的婚姻她无权决定。而是由贾母与王夫人元春的博弈结果决定。可惜这个结果我们看不到。但是从前八十回的伏笔来看,结果是不利于黛玉的。这种结果是贾母与王夫人的斗争和赵姨娘与王夫人斗争结果综合决定的。

同时,由于物质的匮乏导致贾府主子之间,主奴之间矛盾愈演愈烈。最后导致贾府树倒猢狲散的主要是物质方面的原因。由于物质匮乏导致贾府内部矛盾爆发,自杀自灭。最后导致贾府这个百年大族,这个百足之虫一败涂地(探春语)。

黛玉向往自由恋爱,忠于自己的爱情,但是她改变不了现实,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同时女孩子没有独立生存的环境和能力,因此在这种剧烈的矛盾斗争中,在家族树倒猢狲散之际,像黛玉这样的众多女孩子的结局只能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因此,黛玉的病和她的结局与寓居贾府有关,但主要根源是那个不合理的封建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