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上班您一年能存多少钱?上班什么感受?

用户8790060369254


住在江苏苏北,夫妻两人都在体制内上班,双方父母都是农民,没有收入。我家两个娃,一男孩一女孩,男孩上幼儿园,女孩母乳还未满周岁,一辆十几万的车。说实话,生活还是挺累的。我家婆婆来给我们带孩子,每个月给她两千多元买菜钱,其余米面油醋等还有水电气费用都是我们自己缴纳。平时我们都比较节俭,衣服只买必须的,几乎不在外面吃饭,由于孩子小也不出去旅游等,除了孩子花费,家里日常开支,车的消费,衣服护肤品消费和必要的人情开支,我们基本上没有别的消费,生活简单而又节俭,这样我们两个一年基本上能节省个10万左右。其实,体制内的工资待遇说高不高说低不低,想要奢侈高档的消费是肯定不够的,要是节省着花费还是错错有余,看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像我们,都是从小过过穷日子的生活,我们只能选择简单的生活,节省开支生活的也很富足。


麻雀叽喳332


首先声明,我觉得体制内和体制外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作为一道人生选择题,选择左还是右,要考虑清楚自己很长一段时间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你最看重什么。任何抉择都会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欣然接受益处的时候,也会相应付出负面代价,那么要尽量自己去降低负面影响就可以了。

先说说我个人情况,本人女生,文科类硕士研究生学历,没背景没人脉,全靠自己努力,毕业择业定位就是通过考试找一份体制内工作,希望能够有个相对轻松工作环境,业余时间能够照顾家庭、提升综合素养等。通过笔试面试自己如愿考进一家事业单位管理类岗位,在这个体制内岗位已经快10年了。

关于待遇,我觉得体制内带给你最大的益处就是稳定性。例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所在单位的福利待遇都是正常发放的,薪资正常发放对于自己正常生活没有产生负面压力。体制内待遇方面,正常情况下,处于当地收入群体中等水平,饿不着也不会暴富。一年下来,作为一个三观正、理性消费的普通人,不算公积金、住房补贴等一时拿不到手的收入,能存下个八万元左右。

总体感觉,在体制内上班要知足常乐,享受当下。一方面要有为人处世的淡然,另一方面也要有紧迫感,闲暇时间,我会多阅读、自我学习各类知识技能,努力追寻一种平衡。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

自身经历,有感而发而已。



职场碎片


作为一个体制内的人员,我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体制内上班一年能存多少钱,这个决定因于两点:一是收入情况,二是支出情况。至于上班是什么感受,我只能告诉你,忙的忙死,闲的闲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能存多少钱这个问题,这个真是因人而异,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主要取决于以下两点:

1.收入情况。说实话现在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基本都是透明的,每个月固定的收入就是到手工资,还有年底的目标奖、文明奖之类的,另外还有一些车改补贴、取暖补贴、降温费、出差补贴,加班补贴等情况。小编所在的城市,体制内人员科员收入也就是一年7万左右,副科8万,正科9万多的样子。

2.支出情况。每个人条件不一样,支出可能千差万别。一般小编周围的人,主要支出就是房贷,车贷,孩子的保险、教育等,另外还有一些柴米油盐等吃喝拉撒的支出。小编周围的同事,年龄都是30多岁,一般每个月房贷都是3000-4000元,孩子教育支出每个月2000元左右,另外还有其他的日常支出。每年支出一般会在12万元左右。

如果体制内两名公务员,那么每年能够积攒生下来大概是3-4万元的样子。如果学会理财,让钱生钱,或者有副业收入,那就另当别论了。

另外我们再来说一下体制内人员的工作状态,我的感觉就是忙的忙死,闲的闲死。

比较忙的人员就是刚招录的年轻人员和新提拔的领导干部。一般都是年龄在40岁以下,这部分人员工作状态就是天天写总结,天天写分析报告,天天写领导讲话,另外还要准备各类检查的台账、记录。加班加点是常态。

但也有一部分人员比较轻松,就是年龄比较大的公务员,有一定职务或者职级,这个年龄段领导一般也不会安排劳累的工作给他了,而且平时有什么工作,都会安排给年轻人去干。所以这些人现在是很舒服的。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体制内人员和体制外人员一样,每年能存多少钱,需要看个人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但是一般保证小康,有车有房是没问题的,能不能剩余钱,这个真不好说。关于体制内上班,有时候感觉就是围城,里面人员想出去,外面人员想进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