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与《史记》对舜的形象描述有何不同?为什么?

投石音


两书本人均有涉猎,史记精读通书,竹书属于范范涉水,兴趣而已。

小点两项,以抛砖引玉,铺路小石子。

①治史的态度不同,出发点不一样。司马公《史记》,基本秉承了孔子的儒家立场,符合汉武尊儒的大背景。

孔子,所谓儒家的创始者,他的所有努力都在于稳定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治六艺五经,“韦编三绝”,实际上是把上古遗留文献作了大量的删减,同时润入自己的观点,包括史观。这里应该有文篇排版的次序,有删减不符合儒家理想观的篇章,甚或有为其宗旨而宁可引入野史而抛却某些正史的可能。一切为了需要,历史没有绝对客观可言,是个小姑娘,各有打扮;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这个角度看,焚书,孔夫子做得更早,更高明。没有不敬的意思,太平社会,我们总体上都算儒的一部分。

《竹书》,这类书的出现,是挑战当时社会秩序的需要,从理论上找理由,正当性,以服务于想挑战当时统治者的目的。象《韩非子》等这类书,都是同类,如出一辙。

再如,孔子推崇的文武周公,周文王姬昌,他演易,研究《易》,把先天易改为后天易,“天行健“,形成理论,以“革天命”,伐商。他可不是真只为做个算命的先生,他是要人命的!

总而论之,两种治史态度,都是出由自身需要。这一点是完全一样的。

②上古史料,现在是找不到书作的,太过久远。但是,我们可以推,推上古人的生态,史存。怎么推?人之为人,以人,人性的思维和手段来推理。

上古观念,直朴,《诗经》依悕有这个影子。比如“德”这个字,在上古,可能并不包含现在的道德良知等诸多泛义,这个德是很具体的,比如,首领能狩猎,能播五谷,能修兵戈抵御野人等等,这都算作“德”。《史记》,某某德衰,“神农氏衰”、“周德衰”,衰的,并不是现代人理解的“德”,多半实际上是统治的前提,武力不能及,武力的衰退。

治史,或者说是玩味历史,致良知,听从内心,然后作判断,任何史书,都只能是参考工具,做为参考而存在。

那怎么看舜?哈哈!萝卜青菜!


长公子扶小苏


《竹书纪年》记载舜篡位代尧,而《史记》则记载舜帝受尧禅让。我认同《竹书纪年》,怀疑《史记》,原因如下:

第一:有韩非子的论述佐证。《韩非子•说疑》中记述:“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

第二:舜帝死在苍梧九嶷山。试想一下,四千多年前的苍梧,蛮夷瘴疠之地,既非政治经济中心,又非军事边关要塞,年迈的舜帝去苍梧干嘛?要知道,唐朝的柳宗元才贬谪到永州、柳州呢!而且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都没有同行,从后面追从舜帝到了君山,听到舜帝死讯,抱竹大哭,双双投洞庭湖自尽。这就说明,舜帝是被大禹追赶或者押解到苍梧的,舜帝不是禅位于大禹,而是被逼退位的。同理,舜帝也是这样对待尧帝的。

第三:你再看看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之后,说的八个字:“舜禹之事,吾知之矣”。曹丕一语道出了尧舜禹禅让的真象!

司马迁担任太史令,正值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已经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司马迁无论如何只能这样写史了。

还是孟子说得到位:“尽信书,不如无书”。



云润春天


《竹书纪年》是战国魏国史书,自西晋由盗墓贼“不准”发现出土后,一千多年来,关于它的真伪、版本及学术价值争论不休。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内容,与《竹书纪年》存在不小的差异,他在《史记》中坦言,五帝时期的历史,所有文献言之不详,他根据各家资料,自行舍去编撰。

也就是说,司马迁承认《史记》关于《五帝本纪》的内容,存在不可靠性。那么《竹书纪年》可靠吗?也很难说完全可靠,史学家发现了《竹书纪年》中很多明显的错误,它与《尚书》、《国语》、《春秋》的记载也存在较大差异。即便《竹书纪年》的版本真伪,学术界也一直没有定论。

因而,《竹书纪年》历史价值虽大,但是也不能迷信。关于舜帝的记载,《竹书纪年》与《史记》的出入就很大。

基本概况上的差异

  • 1.自然状况

《史记》记载:舜,名“重华”,冀州人,有虞氏,黄帝八世孙,父“瞽叟”(瞎老头),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象”。

《竹书纪年》记载:舜的母亲叫“握登”,当年看到天上的彩虹,“意感”而孕生舜(难怪瞽叟一直想害舜,原来不是他生的)。舜天生异象,第一个特征就是“重瞳子”,即双眼仁(项羽、重耳都是重瞳人),所以取名“重华”。

舜的相貌是“龙颜大口,黑色”,威猛吓人。身长六尺一寸,如果按古代尺寸换算,大约不超过1.5米,接近侏儒。如果按商代比例换算,六尺一寸还不到一米!

按《竹书纪年》描写,舜的这个形象有点吓人!

  • 2.基本履历

在舜受命之前,两本史料记载大致相同,主要集中在三件事:一是舜多次遭受父亲、后母和弟弟的迫害,凭借智慧逃生;二是百官向尧举荐舜做接班人;三是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便考察。

在受命之后,《史记》有舜代政时期的详细描述,《竹书纪年》则一笔带过。

  • 3.年龄及在位时间考

《史记记载》,舜二十岁闻名,三十岁被举荐,五十岁代理天子政务,五十八岁即位(尧去世),六十一岁正式登基(上古必须先王去世,三年丧期后,才算新王登基元年),在位三十九年,驾崩于苍梧。按这个推算,舜活了一百岁。

《竹书纪年》记载,舜在位五十年去世,与《史记》记载差了十一年。但《竹书纪年》只记载了帝王在位时间,没有年龄记录。五帝中,黄帝在位一百年,颛顼在位七十八年,帝喾在位六十三年,尧在位一百年,舜在位五十年,禹在位五十二年。都长得吓死人,不可信。

得位方式上的差异

差异最大的在舜得位的方式,《史记》记载尧禅位于舜,而《竹书纪年》则披露了舜夺位的本质。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史记》

以上记载就是上古君位的禅让之风,要受到众人举荐,尧按照遗风,先令舜代行天子之权,八年,后又摄政二十年。尧去世后,舜正式受禅登基。

可是《竹书纪年》的记载,在时间节点上相同,但是表述的内容,和透露的本质完全颠覆了《史记》!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意思是尧发动了政变,抓捕了尧,并将他囚禁,自己由此获得了帝位。丹朱是尧的儿子,被后稷放逐于丹水。要被囚禁的事情,大约发生于尧七十二年,七十一年,要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七十三年,舜在文祖庙正式承受帝位。

一百年,尧驾崩于陶唐,三年丧期过后,舜正式登基,即舜帝元年开始。所谓尧考察舜二十八年,就是指从尧七十三年至一百年期间,舜接管政权的二十八年,此时尧已经失去人身自由。

失位方式上的差异

跟舜受禅于尧一样,舜禅让禹,在历史上也存在争议,《史记》记载: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

对应与《竹书纪年》,有“三十三年春正月,夏后受命于神宗,遂复九州”的记载。两个史料都说明,舜帝最后十七年,政权掌握在禹手上。但是都没有明确说,禹也是通过政变方式获得权力。

历史上,孟子有舜夺位的观点,也没有对舜失位发表见解,而韩非子则明确说舜是被禹所逼失位,不过不见其证据。所有人为禹篡位的说法,大致有以下几条理由:

1.舜四十九年居鸣条

苍梧山就在鸣条,舜就死在了那里。当年舜的年龄应该是九十九岁,或一百零九岁。这么高龄的老人,出那么远的门不合逻辑,应该是被逼,甚至被流放。

2.选定候选人时间太早

按《竹书纪年》记载,舜十四年,就确定了禹作为接班人,并由禹行天子事,三十三年禹正式受命。这些时间节点,与舜取代尧如出一辙,明显不正常。

3.其他证据

还有人以鲧遇害,以及大禹治水经历,这些西细节分析证明舜与禹之间,存在的政治分歧和个人恩怨,不过略有夸大的嫌疑。

总的来说,禹取代舜只能说存在“篡位”的疑点,没有确切记载。

记载差异的原因分析

为何两本史料,在同一个事件的记载上,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

  • 1.上古历史口口相传失真严重

文字从什么时候诞生尚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商朝时期存在甲骨文,从这个事实可以推断,上古时期文字很可能没有诞生,至少书写工具和书写方式非常困难。所以,上古的史料只能口口相传,其真实性大打折扣。

比如《竹书纪年》中的五帝年龄,动辄一百多岁,在位好几十年,在平均寿命不到三十岁的上古时代,显得太夸张。《竹书纪年》中曾经说,从皇帝到尧帝,中间有三十世,而史料留存的仅有少昊、颛顼、帝喾。很可能人们把其他帝王的事迹,附会在了五帝身上。

  • 2.史料真实性辨析困难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编撰,距离尧舜禹时期至少两千多年,很难保证其真实性。另外《竹书纪年》发现人“不准”是个盗墓贼,他进入墓室后,竟点燃竹简当火把,烧毁了大量史料。

竹简本来在墓中五百年,就已经出现大量自然损毁,可想而知,当时出土的《竹书纪年》残损一定是非常严重。

《竹书纪年》、《尚书》、《春秋》等史料,至少历经两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中,很多资料出现过遗失的情况,后经历了后人的编撰整理,所以,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看到最原始的记录,其真实性值得怀疑。

  • 3.后世政治需要和作者个人目标篡改

伪书在古代层出不穷,比如今天我们看到的《尚书》,基本确认是伪书,真正的《尚书》可能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了。那么《尚书》中的《尧典》、《舜典》等史料记载,很难保证其真实性。《竹书纪年》也是这个情况,今天我们看到的版本,至少有古本、辑录本和增补本,谁也说不清哪一个更接近原貌。

另外,史作者在选择史料和创作过程中,因为个人的目的和政治需要,也会对史料加以修订,未必真实。比如《史记》中的尧舜禹禅让,很可能是司马迁出于维护王道正统思想,描绘一个心目中的理想政治体系,而将相关情节故意修改成更符合其理念的禅让。

司马迁的思想中,有强烈的反专制基因,对汉武帝的独裁霸道非常反感,内心深处,希望社会回到帝位禅让制结构,恐怕是寄托自己的情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