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家人带来的无力感?

胡航科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无力感应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己有能有限,无法为家人解决困难,比如经济困难什么的,还有一方面就是家人自身的问题,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还有就是和老人孩子相处的问题,孩子还是比较好解决,老人那种顽固不化的有时觉得再多的金钱和精力都解决不了的!现在中年一代特别累,即要照顾父母,又要给孩子上创造好的条件,这种无力感很多人都能体会到,所以心态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药剂,不然这种无力感常伴左右[捂脸]


辰兮乐园


先谈谈什么是无力感。从哲学层面而言,所谓无力感其实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无法调和而产生的一种心灵感受。人们常常想要达成一项主观的意志,但由于自己的身份,能力,社会地位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往往达不到预定的目标,而自己却对此无能为力。这种感受就是无力感。

我觉得我们普罗大众,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无力感的。就我而言,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说实话,是既没有社会地位,又没有金钱实力的。也许在别人眼里,我们工作稳定,待遇也不算太差。但是一旦你想为家人做些什么,比如买车买房,尤其是小孩有出息,在北上广深找到工作要安家落户,你面对那如同云端一样的房价,我想这已经不是无力感能形容的了。我们很多人常常把顺其自然挂在嘴边,其实还不是因为能力有限,只能听天由命?这就是无力感的最深层次表现。

很多人喜欢鸡汤文,也有人厌恶鸡汤文。无论怎样,好恶的背后都有无力感的影子。喜欢的人把自己麻醉来逃避现实,摆脱无力感。厌恶的人用愤怒发泄着自己的无力感。

生活本就是五味杂陈的。面对、然后接受也许是无奈却有效的选择。我们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世界。


贰先生123


一看到这个问题就特别有感触。

都说人到中年看透太多,也明白太多,要学会悦纳和放下。但有些东西永远也放不下,比如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

01、童年的生活教会我对金钱的认知---钱能改善亲密关系


我们都知道,原生家庭对每个孩子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会帮助孩子造就良好正直的人格,使孩子更好地成长以适应社会需要;但糟糕的家庭教育会对孩子造成恶劣的影响。


我和哥哥就是在糟糕的家庭环境孕育出来的孩子,父母长期关系恶劣,婚姻不和,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 就是我家最真实的总结。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我家天天鸡犬不宁,家境可想而知。每到开学季就是我们兄妹俩最痛苦的时候。年轻时父亲脾气特别火爆,当我们问他学费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钱,这书别读了!所以最终都是母亲去想办法解决,但每一次的方案都是母亲背着全家人的口粮去街边卖掉换回学费,回来后再节衣缩食保证我们兄妹俩能吃饱。


那种场景带给我们深深的受伤感至今都记忆尤新。很幸运的是虽然整体的家庭环境十分糟糕,但我和哥哥之间的兄妹情却是方圆几里都是出名的好。也许是排行老大的原因,哥哥对家庭氛围的觉察能力要比我强,只要闻到父母之间有火药味,哥哥就会带着我躲起来。但就算躲得再及时,父亲咆哮着扬起拳头的样子,和母亲扯高嗓子叫骂的声音就定格在脑海,挥之不去。


打懂事开始一个理念根植心中:父母会这样天天不停的吵,全是因为一个“穷”字,长大后努力赚钱,让父母不为钱烦恼。

02、长大后能干的样子没能改变父母的样子---父母依旧针尖对麦芒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就是这样一个孩子,4岁上学,5岁下地干活,6岁的时候就能插得一手好秧,速度快到全村没几个人能比,因为那时候一心只想着多干活就能替家里多分忧,所以自小就是村里“能干”的孩子。


秉承着劳动光荣的传统,工作后的我亦是一如即往的勤奋。别人不肯干的活我二话不说做完再跟领导报备;别人不愿加的班我时常空腹做到晚上8:00才下班。时间一久,同事和睦、领导认可,我成了同事眼中“能干”的伙伴,在公司的职位慢慢的发生着改变,收入也在慢慢变多。


原本想用自己的“能干”感染父母,让他们能在有生之年化解“恩怨”,幸福生活。所以2009年初工作需要从广东调至江苏,因为孩子需要人照顾,也因为不希望父母大把年纪还要重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所以和先生带着孩子携着父母一起举家搬迁。幻想着让他们脱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后关系会得到缓解,但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错误的。


两位老人家只要待在同一间屋子里讲同一个话题,不出三言两语准能扯大嗓门。无论晚辈们如何劝说开导,他们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观点,特别是我的母亲。惭惭的我学会了妥协,因为对于上一辈,我不能改变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更无力影响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在他们的固执在前,我所有的一切“能干”都变得苍白无力。

03、不能改变父母的亲密关系,只能改变自己


在父母的生活里看到悲哀的缩影,也许他们直到终老也无法体会因为他们的不和睦带给孩子们的伤害有多深。但值得庆幸的是母亲一直坚持着让我上学,十几年的求学经历让我学会坚忍,懂得感恩,明白进取。


为了防止父母的争吵会给我的孩子造成影响,所以让二老分开生活,母亲一直与我同住,父亲就在三公里之外的地方卖着小货,周末时光再一起共渡,如此也能相安无事。


都说与父母保持一碗汤的距离是最佳选择,但我却错误的认为一起生活就能完善一切磨合,最终我输得一败涂地。在这场与父母的较量中,我注定是个输家,但输得无悔亦无愧,因为他们用一生的争吵给我上了一堂课,这堂课成就了现在的我。让我明白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意义深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