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讀書可以使我們思想充實,談話使其更臻完美”?

小蝸窺文史


你好,我是拆書記。您的問題我覺得可以拆開來看:

前半部分,讀書為什麼可以使我們思想充實?

我們去醫院看病喜歡找歲數大的醫生,因為大部分人認為,相比較於年輕醫生,年長的醫生有經驗,讓人覺得更靠譜。

這說明一個問題,就是經歷的重要性。有經歷的人,經受過挫折也好,享受過成功也罷,他的人生鏈條相比較於剛出茅廬的小白會更加完整。他們遇到過去經歷過的難題心裡不會慌,因為他們懂得運用過往的經驗來解決問題,所以讓人覺得更可靠。

但是對於年輕人或者沒有條件豐富自己經歷的人怎麼辦?

讀書是最好的方法。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通過書籍我們可以開闊視野,提升見識。年輕人遇不到或者還沒來得及遇到的事,可以通過閱讀提前感受,並且一本好書還會教你如何認識問題、解決問題。這種通過書籍獲得的經歷同樣寶貴,無形中我們的思想就會因為讀書而更加充實。

後半部分,談話為什麼使其更臻完美?

這裡的“其”當然指上半句的“思想”,也就是說談話為什麼會使通過讀書充實的思想更加完美?

如果說把人比作一個完整的程序,那麼讀書是輸入,思想是算法,談話就是輸出。

通過談話,我們會不自覺地到腦中搜索積累的知識,並且對這些知識進行加工整理,以便讓自己更有條理地把觀點表達出來,這種逆向輸入的過程會拓寬思考維度,提高深入思考的能力。

也就是說,通過讀書,我們充實了思想,變得有話可談;通過談話,我們提升了認識,變得成竹在胸。

綜上,一個人如果想有所作為,愛讀書、勤思考、會表達三者缺一不可。這就是為什麼會說“讀書可以使我們思想充實,談話使其更臻完美”的原因所在。


讀書拆書,用心推薦每一本書。我是拆書記,歡迎大家關注我!


拆書記


讀書可以豐富充實思想,也是通過讀書與思想深入交流、領會、提升的過程,而談話可以說是通過語言直接交流的過程。若二者相結合,是可以更臻完美的效果。

一、讀書與談話的關係及不同。

兩者的共性都是交流,不同則是交流的對象不同,而且由此產生的效果也不同。讀書是與書深入交流,沒有任何障礙,可以直接在書中體味、感悟、共鳴,而談話的主體是人,因會顧及到對方的感受、人的性格、層次、級別、親疏、場合等,以及是被動談話還是主動談話等因素,雖然可以表達一部分思想,但卻不一定全面深入,況且,談話速度快於讀書,有些還需體會意思、有些還需思考回答,就會影響談話效果不及讀書的共鳴或者認同。

二、以讀書充實思想,以談話表露思想,讓二者完美結合,提升個人能力水平。

我們發現,一些人善於讀書,但對談話表達卻很難,出現“胸有千軍萬馬,口難道一兵一卒”這種情況;相反,一些人不愛讀書,卻談話滔滔不絕、引人入勝,這兩種現象都需要互補,否則,書讀得再多,思想再充實,而談話不行,就很難讓人瞭解你的思想,也很難展示自己的才華,會失去很多機會;而對於談話出口成章,書讀得少思想不豐富的人,雖然開始容易引人注目,但卻後勁不足,也會進步乏力。這就需要強化善於讀書充實思想和鍛鍊談話藝術,讓二者有效融化,產生完美境界。

總之,所提觀點是正確的,關鍵要讓二者同頻共振,才會達到更臻完美的地步。

謝謝大家!

2020.4.11子時即草於西安





地勢坤9


“讀書可以使我們思想深刻”是因為一個人一生的時間是有限的,有些事是沒辦法親身經歷的。只有通過書本上的知識來豐富自己完善自己,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位飽經滄桑的智者進行思想上的溝通。書中沉澱了智者智慧看到的哲人的哲思,讀的書多了就等同於延長了我們的生命豐富了閱歷,也越來越使思想深刻。

“談話使其更臻完美”,俗話說得好“燈不撥不亮,理不辨不明”這說的是我們的思辨能力。思是思考辨是辨別,既有思考的能力又有辨別是非的水平。這是相輔相成的,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在書本中體會著不同人不同思想吸收精華,不斷加深和完善些我們的思想。一個人能走多遠關鍵是看他與誰同行,與這些先賢聖哲思辨討論。不敢說一日千里,也能說不斷進步。

正是有了日復一日的精進,才有了長足的發展。使我們的思想深刻更趨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