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继美国以后肺炎爆发中心是哪国?印度,非州,南美,意大利?

大明铁骨


随着各国管控加强,气温上升,疫情会得到控制,再有大爆发的国家的可能性比较小,处于南半球的国家的气温已在最适应的温度,应该更加加强控制。


蔡群峰爱生活爱自然


楼主这个问题,有些瑕疵,不够严谨。王叔这里还是回答一下:

首先,意大利已经是欧洲疫情震中的震中,甚至比美国更早沦陷。美国纽约为什么最早爆发?是因为纽约的意大利裔众多,据称最早的病例就是从意大利输入的。

其次,非洲与南美并不是一个国家,两者都包括众多国家,用‘’地区‘’较为合适。

那么,继美国之后,哪个国家或地区会成为疫情的震中呢?印度?非洲?南美?坦白讲,这些国家和地方均不会幸免,而且结果将会非常惨烈。

首先是印度。印度现在看起来,好像并不严重,其实这是因为印度根本就没开展大规模检测,不检测就没有数据,没有数据就说明控制得好。这样的自欺欺人能够对付得了新冠病毒,那就成神话了。

自疫情在印度贫民窟出现之后,国际社会已经普遍对印度控制疫情的工作失去信心。如今疫情已经在印度全国都有出现,虽然报告的病例不多,但有理由相信,印度成为疫情的下一个震中,爆雷已经不远了。

持这样悲观的态度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印度贫民窟人口1.36亿,这里连干净的饮用水都保证不了,三代人挤在同一个棚子里,隔离都没地方。买不起药不说,关键的是,种姓制度的根深蒂固。这种东西被法律禁止,但留存在印度人的观念里。连医生都不想给贱民看病,认为他们不洁。

如今我们国内有一帮印吹,吹得很起劲的一点就是印度的全民免费医疗。

但全民免费医疗只是看上去很美,政府的实际投入却相当有限。

据统计,印度目前是全球人均医疗费用投入最低的国家。2012年,印度医疗卫生投入占其GDP还不到1%。相比较而言,中国2012年的医疗卫生投入占GDP比例超过5%,2017年,这一数字为6.2%,而在发达国家投入普遍超过8%。

印度的人口结构、地理条件以及落后的基础设施水平,使这个国家可能面临世界上最沉重的医疗负担,医疗条件和设备都非常恶劣,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堪忧。比如:尽管印度是全球人口增速最快的国家,但其新生儿死亡率却高达千分之四十五,而且人均预期寿命为68.5岁,不仅远低于中国的76.7岁,也低于泰国、菲律宾、越南、印尼等国。

此外,印度的公立医院还普遍面临着几大难题。一是公床位严重不足,平均而言,一个床位需要服务1833个病人,在比哈尔邦和贾坎德邦,这一数字分别是8789和6052;二是医患比例极不均衡,印度2017年共有约94万名注册医生,除以13亿人口,相当于每1000个印度人里只有7名医生,马哈拉施特拉邦和比哈尔邦的医患比例全印度最低,1名医生需要照看的病人数量分别为27790人和28391人;

三是医疗机构严重短缺,印度全国现有1.2万所医院、2.2万个初级医疗中心、2000多个社区医疗中心和2.7万个诊疗所,考虑到其庞大的13亿人口基数,其医疗资源的短缺十分明显(中国在2014年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已达98.1万个)。

其实用膝盖想想都知道了,如果免费医疗真像公知们吹的那么好,印度人还需要喝牛尿治病吗?如今,疫情已经在印度全面开花,以印度的医疗资源,条件和水平,根本就无力应对传染性极强的新冠病毒。加上印度人乱扔尸体的习惯,一百年前西班牙流感在印度肆虐的场景可能会再度上演。当年印度死亡人数达到了1250万,可谓惨烈。

至于,南美和非洲,预计都不会幸免。南美国家因为气候因素和国家发展水平比非洲国家要好,可能不会像欧洲一样全面沦陷,但在部分国家(比如巴西)爆发是极有可能的。至于非洲,大家都知道发展水平和医疗条件如何,几乎等于赤手空拳。除了像埃塞俄比亚和卢旺达这种全面学习我们的国家之外,其它国家的沦陷几乎已经注定了。

综上,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启发,谢谢!

如有疏漏,敬请斧正!

我是儿童故事撰稿人王叔,敬请点赞,关注。谢谢!】


听王叔叔讲故事


新冠肺炎暴发以来,怎一看似乎没有规律,昨天重灾区在中国,今天在意大利,然后美国,那么明天重灾区会在哪里?

其实我留心观观察了下,这病和非洲猪瘟极其象似,来势凶猛,传播快,致死率高,难以治愈。非瘟当时从东北暴发,然后是两广,云南,再然后河南,四Ill,湖南湖北几个内陆的养猪大省,最后收尾是云南边陲。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从北向南依次发病?因为国家实行南猪北养,北猪南调,所以第二波是两广,第三波是内陆养猪大省,因为内陆人口和猪只都密集,流动接触传播率高。

现在再看新冠疫情,第二波是意大利(欧洲),美国,虽然他们人口不多,但集中在大城市活动,欧美都是发达国家,人员流动性大,这跟非痘很相似,然后可以推测第三波在人口大国,印度。目前第二波还没结束,仍旧会在欧美发威,但也有不确定性,非瘟传的是动物,国家防疫的严格性跟人没法比,如果各国防疫积极严格,结果也会有变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