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綜合防治薄荷鏽病?

霧都農人山客


很高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如何綜合防治薄荷鏽病?讓我來說一說。

一、薄荷鏽病的症狀和危害

鏽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莖, 病初葉背有黃褐色斑點突起, 隨著葉正面也相應出現症狀, 發病時病斑密佈, 葉片黃枯反捲、萎縮脫落。孢子成熟時突起破裂, 孢子隨風雨飄散傳播感染其它植株, 傳播快、危害重, 能導致減產。

二、薄荷病害的綜合防治措施

2.1、 農業防治

(1) 避免連作重茬, 實行輪作倒茬, 一般連續種植2a的田塊需間隔2a以上才宜繼續種植。 (2) 加強田間管理, 開好排水溝, 降低田間溼度, 合理施肥, 合理密植, 苗期及時中耕除草, 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促進健康生長, 增強抗病能力。 (3) 發現病株、病葉及時拔除、摘掉, 入冬前認真清理園田, 把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燬。

2.2、 選用抗病品種、及時提純復壯

薄荷鏽病、黒莖病等是影響薄荷油產量的主要原因, 國內外育種者用抗病性的親本雜交及其他育種方法培育出了上海39、68-7、阜油1號等抗病品種, 特別是阜油1號品種在生產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品種的長年種植導致種性退化, 品種混雜。抗性降低, 品種提純有利於恢復種性和純度, 增強抗病性。去雜宜儘早, 根據品種特性和典型特徵, 在苗期高10cm 15cm時即可進行, 一般每年要進行2~3次。

2.3、 選用生物組培種苗

薄荷生物組培種苗是利用生物組培技術獲取薄荷莖尖幼嫩分生組織, 脫去在田間生長侵染積累的病毒, 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種性, 增強了抗性, 這在生產上已得到證實[3], 並有明顯的增產作用, 薄荷生物組培種苗深受薄荷產區農民的歡迎, 大大提高了農民種植薄荷的積極性。目前薄荷組培苗在生產上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應用, 創造出非常高的經濟效益。

2.4 、化學防治

鏽病在發病初期可用1∶1∶10的波爾多液噴灑, 防止蔓延傳播;發病後可用67%敵鏽納WP250倍液噴防;如在收穫前發病, 在對產油量影響不大的前提下, 也可提前收割。


戶外老宋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薄荷鏽病。

薄荷鏽病:屬擔子菌亞門真菌。

主要為害葉片和莖。葉片染病初在葉面形成圓形至紡錘形黃色腫斑,後變肥大,內生鏽色粉末狀鏽孢子,後又在表面生白色小斑,夏孢子圓形淺褐色,秋季在背面形成黑色粉狀物,即冬孢子,嚴重的病部肥厚畸形。

⭕然後我們來了解一下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以冬孢子或夏孢子在病部越冬,該菌能形成中間孢子,能越冬和侵染,成為翌年初侵染源。鏽孢子生活力不強,只能存活15~30天,該病傳播主要靠夏孢子在生長期間進行多次重複侵染,使病害擴展開來。18℃利於夏孢子萌發,低溫條件下可存活187天,25~30℃以上不發芽;冬孢子在15℃以下形成,越冬後產生小孢子進行侵染。該病發生在5~10月,多雨季節易發病。

⭐現在重點講一下防治方法

1⃣基本方法

(1)種植抗病品種。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區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機肥。

(2)春播宜早,必要時可採用育苗移栽避病。 (3)清潔田園,加強管理,適當密植。

2⃣藥劑方法

發病初期

噴灑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萎鏽靈乳油800倍液、50%硫磺懸浮劑3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30%固體石硫合劑150倍液、12.5%速保利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10%抑多威乳油3000倍液、80%新萬生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6%樂必耕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40%杜邦新星乳油9000倍液,隔15天一次,防治1次或2次。採收前5天停止用藥。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



林區小北商店


薄荷,別名蘇薄荷、香薄荷等,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均有濃香味,含精油量多,是醫藥、食品、香料等工業的重要原料,莖葉又可做菜、做湯及做餡等,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食用價值。近幾年來,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市場的需要,薄荷的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但在栽培過程中,常遭受鏽病的嚴重危害,不僅造成嚴重減產,而且影響品質,給農戶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症狀表現

主要危害葉片和莖。初發病時,在葉片或嫩莖上形成圓形至紡錘形的皰斑,後變腫大,內生鏽色粉末狀鏽孢子。發病後期,病部長出黑褐色粉末狀物,即冬孢子。被害葉片初期生長不良,且由於葉面附著黃色的孢子,嚴重影響光合作用,發病後期,葉片逐漸枯萎脫落,以致全株枯死。

病原及發病規律

薄荷鏽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的病殘體上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傳播主要靠夏孢子在生長期間進行多次重複侵染,使病害擴展開來。5~10月期間,如遇連續陰雨或乾旱天氣時,極易發病,且蔓延快,危害重。因夏孢子靠風力傳播,傳播距離較遠,所以,鏽病一旦發生,不僅範圍廣,而且面積大。

防治措施

薄荷鏽病的防治應採取選用抗病品種為基礎,加強田間栽培管理為重點,結合藥劑防治的綜合防颱措施。

選用抗病品種。選用優質高產抗病力較強的品種脫毒亞洲39號、阜油1號等。

加強栽培管理。高溫乾旱天氣時及時澆水,陰雨天氣溼度較大時注意開溝排水,避免旱溼不調;勤施薄施追肥,避免偏施氮肥或缺肥,在施足氮肥的基礎上,還需配施磷鉀肥,増強植株的抵抗力;合理密植,注意中耕除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田間初發現病葉時及時摘除病葉或拔除病株,採收後把病殘體深埋或燒燬,以減少田間菌源。

藥劑防治。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及早噴霧防治,以達到控病保產效果。發病前噴灑1:1:200波爾多液,具有較好的保護和預防作用。發病初期可用25%粉鏽寧12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000~15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30%固體石硫合劑150倍液交替噴施。如發病較重,可每隔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