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际制造业产业链从中国撤离,本土的企业会不会迎来机会?

手机用户55118536008


当然不会,

制造业与服务业不同,制造业产品非常容易进行国际贸易,而服务业大部分是不适合国际贸易的,比如理发,美容这些服务只能本地完成,所以制造业会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转移,寻找成本最低的地方,但是产品是销往全世界的,比如现在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在中国制造,出口到美国,

既然这样,国际制造产业链如果从中国撤离,并不会给中国增加多少市场空间,因为这些国际制造产业链在哪里生产不影响销售,拿苹果手机举例,现在是中国生产,中国销售,如果苹果手机生产线迁移到印度越南,仍旧可以在中国销售,而且成本更低,市场竞争力更大,中国手机厂商的竞争压力丝毫没有减轻,

更重要的是,国际制造产业链对中国本土制造业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因为有许多配套企业是围绕国际制造产业链发展的,如果国际制造产业链撤出中国,这些配套企业要么关门,要么跟随撤出,

国际制造产业链与本土企业并不是零和竞争关系,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国际制造产业链贡献巨大,外资纷纷涌入,中国本土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这个规律在印度越南同样得到验证,


万事皆空70


这是必然的,单以制造业产值而论,中国早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家电行业、手机行业就是最为典型的两个产业,实际上日本的家电企业、韩国的三星几天撤离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本土企业海尔、长虹、华为、小米、OPPO等企业强大之后,外资失去竞争力才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的,前段时间富士康老板郭台铭说如果苹果产业链退出中国,会有很多中国企业倒闭,这种说法听上去有道理,但如果苹果真的退出了,相信华为产业链、小米产业链一定会补上这个位置,因为这2家企业本身也在不断地形成全球化品牌地能力,他们的产品、技术与苹果之间的差距正在飞快地缩小。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强大地基石,中国制造可不只有价廉物美。依托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最大的工程师群体、最优秀的产业工人,中国制造还集中了全世界最完整的产业链,目前,我们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点无论是美国还是传统的制造强国德国、日本都比不了,我们优秀的制造企业具备了与世界级对手一较短长的能力,如果有外资企业退出或者转移,本土企业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特朗普上任之后,发现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问题,提出制造业回流,应该说他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制造业产业链的重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以及不断地积累。

当前,在半导体、芯片、5g通信、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等诸多产业方面,我们正在加紧追赶力度,这些产业中国正在快速崛起,说实话,我们还不希望他们退出呢,竞争可以让我们进步得更快!



遁逃者


今天看到消息说美国、日本都鼓励海外企业回国发展,有些朋友担心,他们撤离后对我们的影响,也有网友不担心。

我讲下几年前的事情。

那个时候美国总统还是奥巴马,他提出让美国制造业回归。当时这边有领导也担心,因为我所在的昆山市是一个制造业十分发达的县级市,尽管美资不多,但如果美资从大陆撤离,肯定对昆山会有较大影响。


但是, 我给一位领导的建议是不用担心。美资就是离开大陆,也不一定就会回美国。因为制造业的基础建立起来很难,但摧毁却十分容易。

美国庞大的服务业,让产业工人大幅减少,缺少了产业工人,机器怎么开,设备怎么维护?机器人固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维护呢?


富士康在美国的项目不及预期,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开始在美国也不顺利,这些都跟产业工人有一定关系,更重要的还有工会。欧美工会的权利很大,这里就不展开了。


另外,服务业的利润一般比制造业要高,这也是资本向服务业转移,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放弃制造业的一个因素。

这点,国内外都存在。比如,我国房地产火爆的时候,很多制造业企业都搞起来了房地产。

制造业对成本十分敏感,所以会考虑综合成本,会因为综合成本问题选择离开,还是保留。


也正是如此,美国喊制造业回归,这么多年下来,成效甚微!


当然,国内的制造业不会回到欧美,会不会到比中国成本更低的地方?这点,也不用担心。放眼全球,当下还只有我们国家的综合成本较低。有些国家看起来成本低,但其他成本过高,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产业链齐备,市场空间巨大,是重要的消费市场。


至于本土企业的机会,无论国际制造业是否转移,对我们都是机会,至少这十来年是如此。

因为,我们与他们还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恰恰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中国人聪明,只要有模仿对象,就有办法追赶。抄作业哪家强?还是我们中华。这不是否定,而是事实。当然,也可以换个高大上的词语,就是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学习能力强!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