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无求是人生至高的追求吗?为什么?

海云海


无欲无求,违反人性。这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个要求,只能放在特定的场合与时期,才有它特定的意义。

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有所欲求,既不奇怪,也不可笑。无论是物质欲望还是精神欲望,都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欲求本身,恰恰是推动人们去实现理想与梦想的最大内在动力。离开了欲求,反而会让其他人看不到你的动机,而这种深不可测的神秘人,不但不会讨人喜欢,反而会让人捉摸不透、心生疑窦,导致习惯于趋利避害的其他人不方便与你接近。

然而,欲求也不是越多越好。一个人的欲求,要与自己的综合条件相匹配,才不会出错。就是人们常说的那句经典名言:你的能力,要能够扛得起自己的野心!而这个能力,一定要确定在正能量的范围之内,否则,超出这个范围、走入负能量的误区和陷阱,你就可能会踏上一条不归路。

也就是说,你的欲求,要限定在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红线之内,不能触碰,更不能越过,否则,它产生的一切后果,都要由你来承担。这种对规则的遵守和敬畏,是为你平安度过一生,所安装的保险程序。

在游戏规则之内的欲求,你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探索、去追求,用不着偷偷摸摸,也犯不着心怀叵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良辰美景人皆所愿;男女好色人之常情,时尚潮流皆不为过。

说到欲求,免不了又会牵扯到公与私的界限。这个界限,就是前面提出过的规则。作为满了十八岁的任何一个公民,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在社会上,各自的行为,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尺度,才不至于犯规,绝大多数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凡是能把自己的欲求,关在公私分明的栅栏之内的,都可能被人理解,也可以理直气壮。而凡是心存侥幸,企图从牛栏关猫的缝隙里去寻找机会的念头,就不一定都会碰上好运气了。即使碰巧得手,也会惴惴不安,总账算下来,还是没有堂堂正正做人那么舒坦。

至于那些通过生活的磨练,悟透了人生价值的人,他们会在正常、平常的欲求之外,给自己的目标与追求加码:多做贡献、少去获取。他们的乐趣,在于除了给自己一份满足外,还能心有余力给他人提供帮助,提供机会,成全更多的人去满足欲求。他觉得只有缩小自己的欲求,才能放大给予其他人的欲求,也就是马云所说的,给其他人,或者给一个系统赋能,这样无欲无求,才更有价值,用帮助别人的成功,来实现自己的伟大,这种胸怀和情怀得以实现,不图回报的自然回报,才会有更加深刻的成就感,而这,是一般人难以体会得到的。也许,这正是无欲无求人生价值的至高境界!





敏聪看世界


这世间没有无欲无求!

宇宙的本质是扩张。

  • 地球上的生存法则是弱肉强食,所有的生物都必须让自己强大才能生存,那么生命的意义就是积极进取性的成长,否则都将消失。

所谓的无欲无求出自佛经,是可以做到一种境界修饰词。

  • 这里必须解释一下,翻译的人本质是带有文化属性的,在尽量保存原义的同时必须让本土文化思维所能理解,那么无欲无求就必然有出处。
  • 《道德经》,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世界万物都是从没有开始的,想要拥有更多,就需要让自己处在无的状态。无欲无求才可以拥有更多。
  • 这是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层面的东西。真空妙有是真的去除没用的杂质,才会有美妙的开始。
  • 解释到此,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无欲无求是为了要更好的东西,更高层次的东西,还是为了拥有,让自己更强大,超出这个世界的强大。
  • 佛所追求的大智慧,大解脱,也许需要付出无数努力才有可能达到,不是普通人跪一跪,拜一拜,读几段经文,做点善事就可以的。
  • 道家用有为,就是功法,去证无为,无是万物之始,那时候才开始,以后的路长着呢。

阐述到这里,说了形而上的理论世界,能不能达到姑且不论。

且说题主所说的,无欲无求是人生至高追求吗?

  • 首先,宗教还不是人类社会的主流,人类社会主流思想是进步,想过上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共产主义,区别原始社会低级共有的高级进步的共有的自由主义社会。而无论那一种,只要是有追求,就不可能无欲无求。
  • 其次,人生是一种活着的状态,是从无到有,直到死亡的过程叫做人生。
  • 无欲无求只可能是修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普通人生不可能存在。

当人在经历中明悟了,看透了,你会进入到看山不是山的境界,增长智慧。进而了悟人生,达到看山还是山的境界。你会一眼看穿很多事情的本质,就不会再为很多事情而烦恼了,在普通人眼里,近乎于冷漠无情的无欲无求状态。那也只是真正人生的刚刚开始而已。


意未央


无欲无求乃人生最高追求,但人生又不能无欲无求!这是一对矛盾,就看你如何明白其中的玄奥。

无欲无求就如同无为而为,无为而无不为有相通之处。

不做玄奥的解释,只从生活实例来简单说一下:

就拿买房子来说,人们就给予了过多的欲望,买房子前纠结,害怕房子跌价,买了房子也纠结,总是一山看着一山高,人生怎么活的幸福?这个纠结就源于有欲有求的东西太多,并且这个欲和求放错了地方。

房子是用来住的,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的,或者是为了孩子教育的,有了这个欲和求就是买房子的初心,没有这个欲和求难道租房子一辈子或者睡马路上?买房子不犹豫,买了房子安心不攀比,心踏实了,你没有了额外的欲和求,或许就有了意外收获!如果你的欲和求过多,可能总徘徊买房子的路上,而迟迟不敢下手,不知失去多少机会成本?买了房子,没有快速增值,或者掉价了,又感觉非常不爽,不知你的幸福快乐在哪里?

再说说人们投资股票的事情,你投资股票就是投资企业,投资的是价值,怎么会轻易被价格波动而扰乱,你关心的不是价格的变动,因为价格在不停的变动,而是关心这个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变化,真正的投资家是喜欢熊市而不太喜欢牛市,因为熊市里可以有机会吸收更多的筹码,买了有价值的便宜的股票,我便放在手里,慢慢的等,无欲无求,股价便很容易超出了你的预期!

如果你总想着一夜暴富,欲和求的太额外,往往是暴富没有来,可能带来了灾难;如果你从前买股票亏了一半,总想着复仇,那得翻一番,谈何容易,这个欲和求也有点过了,应该是忘掉过去,从现在起做正确的事,买有价值的便宜的股票,慢慢的等,过安稳的日子。

如果你没有投资过股票,不太建议自己直接去投资股票,而是定投指数基金,享受慢慢变富的过程,无欲无求自然快乐,无为而为,自然收获,因为中国快速发展的列车没有变,房子的快速列车没有坐上,资本市场尽量不要掉队,但别上错了车,这个欲和求不要安错了地方。

教育孩子,我们不要只看到考试的分数,总想着满分,想着自己的孩子是第一,这个欲和求就是错误的。教育孩子,不是盯着分数,而是培养孩子的乐趣,养成孩子的好习惯,就如同,养花不要只看土上的部分,更重要的地底下的部分,只把根养好了,花的事,就慢慢等吧,不会有问题的。

归纳来说,就是不断地做正确的事,做有价值的事,做自己擅长的事,无欲,自然快乐;无求,收获自然充盈。

无欲无求是人生至高追求,此乃大境界!

2020-04—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