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那個16歲富家女,吃飯不能自理還要家人幫喂,現在咋樣了?

文|香媽育兒日記

提起“生活不能自理”,我們一般會想到那些殘疾人,或者是流浪街頭的乞丐,亦或者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你很難想到是一個有手有腳的正常人,生活在富裕家庭,而衣食住行都要家人幫忙打理的富家女。

曾經那個16歲“富家女,吃飯不能自理還要幫保姆喂,現在咋樣了?

曾經在某個綜藝節目上,有這樣一個富裕家庭的女孩叫劉思琪,因為父母從小對她實行“富養”教育,已經16歲的劉思琪自己的衣食住行都還不能打理,每個月的花銷基本也在4萬元,除此之外她連最基本的吃飯都需要保姆去喂,生活極度的不正常。

曾經那個16歲富家女,吃飯不能自理還要家人幫喂,現在咋樣了?

即便是這樣的生活,劉思琪的性格卻十分叛逆乖張,生氣的時候做個頭發就要幾萬塊,不聽父母的管教,和父母的關係也十分的不好,所以才被父母送到了農村進行改變。

曾經那個16歲富家女,吃飯不能自理還要家人幫喂,現在咋樣了?

經過體驗農村的生活,劉思琪似乎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她開始和父母緩和關係,做自己喜歡的設計事業,當平面模特,如今3年的時間過去了劉思琪完成了自己的蛻變,她成功的簽約了直播公司,成為了一名網紅,生活上也大有改變。

曾經那個16歲富家女,吃飯不能自理還要家人幫喂,現在咋樣了?

在教育孩子上父母要做到這幾點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孟子曾說:過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卻很少有父母運用到教育中。

1. .鼓勵孩子學會獨立

孩子不獨立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父母的溺愛,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孩子逐漸失去了動手和思考的能力,只要一張嘴父母就呼之即來,孩子永遠也學不會自理。

曾經那個16歲富家女,吃飯不能自理還要家人幫喂,現在咋樣了?

要幫助孩子養成獨立的性格,父母不妨讓孩子自己去做,從最基本的穿衣,吃飯開始,當孩子自己去做的時候,孩子就會思考,同時也能幫助孩子快速的進入獨立狀態。

2. 允許孩子犯錯

不要說是孩子,我們大人也會犯錯,知錯就改善莫大焉,不要怕孩子出錯,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要急著去批評,幫助孩子在錯誤中汲取經驗,在遇到類似的情況,孩子才不會走彎路。

曾經那個16歲富家女,吃飯不能自理還要家人幫喂,現在咋樣了?

3. 給孩子發展的空間

父母的過度干預會限制了孩子的發展空間,當父母幫孩子完成一件事,孩子沒有參與感,漸漸的就會對做任何事都會不在乎,逐漸失去了提升的空間,鼓勵孩子探索,在孩子做事情的時候多表揚,多幫孩子找到提升的點,讓孩子自己去做,這樣孩子才能成長的更快。

曾經那個16歲富家女,吃飯不能自理還要家人幫喂,現在咋樣了?

育兒寄語:

在教育孩子父母要做到,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想要“豐收”父母就要不斷辛勤的耕種,教育孩子要穩準狠,別讓孩子在“教育上”吃虧。

最後,你是怎麼看待16歲還需要餵飯的女孩?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香媽育兒,願與你共同分享育兒知識和孩子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