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场“双向选择”,别把对方当成“婚驴”,让婚姻失去意义

文|张平

插图|来自网络


01

十年前的婚礼上,杨茂沉浸在亲友的祝福里,似乎明天就将开启更幸福的生活,但如果现在让他重新选择,他宁愿自己从来都没结过婚。

对于男人来说,婚姻是找到一个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建设未来的家庭。

但是对于一部分女人来说,婚姻不仅是给自己找一个“苦力”还是给自己原生家庭找一个“苦力”。

婚姻是一场“双向选择”,别把对方当成“婚驴”,让婚姻失去意义

02

杨茂和妻子张琳通过相亲认识,那时候他26岁,虽然工作前景不错,但家境一般收入也一般,这让他在相亲中并不出彩。

实际上大部分26岁的男人和杨茂都差不多,除了年轻之外一无所有,对未来满怀期望,可女人往往喜欢在婚前就要求男人准备好婚房和彩礼。

几次相亲,杨茂都被女方拒绝直到遇到现在的妻子张琳。

对于张琳,杨茂有一种说不清的感激。当一个人在某件事上一直被拒绝,终于遇到一个能认同自己的人时,难免会带有这样的感激。

因为这种感激,杨茂对张琳婚前提出的房子和彩礼的要求全盘接受,为此杨茂的父母还找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

当时杨茂想的是:眼下再艰难,结婚也就这一次,熬过去未来会更好。他不知道的是对于他来说,婚姻的艰难才刚刚开始。

婚姻是一场“双向选择”,别把对方当成“婚驴”,让婚姻失去意义

03

“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只顾自己吃的香,郎忧后院别起火。”

婚前,买房子和彩礼借的钱杨茂打算婚后由他来还,毕竟是他结婚。

可婚后张琳严词拒绝并且回讥杨茂想“不花钱娶媳妇”,还说如果杨茂真的想还婚前欠的钱她就和杨茂离婚。

一边是父母是孝道,一边是新婚妻子是家庭的责任,杨茂第一次因为婚姻犯难。两人为此争吵了很多次,直到杨茂的父母知道之后表示不用他们夫妻还钱才算结束。

杨茂在这件事上的妥协为之后婚姻中所有的妥协都埋下了伏笔,因为张琳知道了杨茂的婚姻底线。

结婚第一年张琳还工作,一般来讲婚后夫妻如果都有工作,应该共同承担家庭的开销,但张琳既要管杨茂的收入又不愿意把自己的收入放到家庭里去。

杨茂提出过疑问,张琳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说杨茂没男人样,不想着赚钱竟然想让妻子赚钱养家。

杨茂的收入用在家庭开销上,张琳的收入用在哪?娘家和弟弟身上。

张琳从来都不认为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不妥,因为在她眼里这是用自己赚到的钱和杨茂无关。

婚姻是一场“双向选择”,别把对方当成“婚驴”,让婚姻失去意义

04

婚后第二年,张琳因为怀孕辞去工作,从这之后她再也没有工作过。

虽然没了收入,但对娘家和弟弟的贴补却从来没停过。当时她的弟弟谈了一个女朋友要准备结婚买房。

张琳要帮弟弟出十万块首付,可是家里一分钱存款也没有,杨茂不同意张琳又以离婚威胁,最后没办法杨茂找朋友借了十万。这笔钱过了三年才还清。

这几年张琳又借口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每年都带父母固定查体,费用自然是杨茂来出。

杨茂提出自己的父母年龄也大了,如果张琳的父母需要固定查体那他的父母也需要。

张琳却说:“你父母想查体让他们自己花钱去,我父母把我养这么大嫁到你们家就应该享受,你父母凭什么享受?”

张琳这种自私的回答,让杨茂有了离婚的想法,在这样的婚姻里,他看不到未来的希望,面对这样的婚姻,杨茂自嘲自己是“婚驴”。

婚姻是一场“双向选择”,别把对方当成“婚驴”,让婚姻失去意义

05

驴,哺乳动物,像马,但是得不到马一样的优待,吃的比马差干的比马多,要拉车、驮货物。关于马的成语有千金买马骨、老马识途等褒义词,而关于驴的成语通常是黔驴技穷、笨驴等贬义词。

杨茂在婚姻中,任劳任怨,撑起整个家庭不仅得不到理解还总被埋怨“不如别人家的丈夫有本事”,确实很像是“婚驴”。

有人说: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在婚姻中都很不容易,相互理解最重要。

不否认有些女人在婚姻确实不容易,但在这其中绝不包括像张琳这样的女人。

婚姻十年,张琳从来都没有把和杨茂组成的家庭当成是家,也从没把杨茂当成是家人,杨茂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为张琳一家服务的“苦力”。

从张琳娘家的角度看,她是一个既孝顺又照顾弟弟的好女儿,从婚姻和家庭的角度看,张琳更像是“婚姻的寄生虫”。

婚姻是一场“双向选择”,别把对方当成“婚驴”,让婚姻失去意义

​06

婚姻是一场男人和女人的双向选择,有分工和责任不同,但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结婚之后都要以家庭为中心。

如果女人一味地以自己是婚姻中的弱势群体、父母养自己不容易为借口,不断的要求男人承担超额责任,这样的婚姻不仅在精神上贬低了自己,也让婚姻对于男人来说失去了意义。


--END--

作者简介:张平,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知名情感自媒体。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