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協和醫院:“新冠”中醫防治方案(第二版)

範恆 唐慶 陳瑞 醫學營養MNT 2月12日


武漢近月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性較強,患病人數日益增多,該病屬中醫“疫病”、“溫病”、“溼溫”範疇。《說文》曰:“疫,民皆疾也”,明確指出“疫”是一種急性流行性傳染病,屬中醫時疫的一種。


武漢協和醫院:“新冠”中醫防治方案(第二版)

從中醫學上看,該病屬於中醫溫病範疇,病邪以溼邪為主,兼風夾熱,有的患者兼風較多,有的患者夾熱較多。所以,患者感受溼邪後,首先出現溼困氣機,全身困重乏力;溼困中焦脾胃,脘痞、納差等,此時病情進展因為溼邪為主,所以有病緩而纏綿之象。然而溼性趨下,為什麼患者出現上焦肺的病變呢?因為兼風夾熱,風、熱邪氣,“兩陽相劫”,劫持溼邪上犯,於是在上焦肺內形成風、溼、熱相搏的病機,正如“風雷相搏”之勢,導致肺內病變快速擴大,邪氣矇蔽肺竅,肺的宣發肅降失司,出現咳嗽、發熱、呼吸困難,若此時治療不及時,病情快速惡化,溼邪化熱,熱邪漸漸佔據上峰,由於熱邪的作用,營陰極易受損,血液受劫,出現神志異常,神昏譫語,甚至脫證。

根據以上病機,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中醫科主任範恆教授率中醫科團隊針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制定了6個方劑,即1號、2號、3號、4號、5號、6號方。

1號方主要用於預防;

2號方用於病毒感染初期發熱、咽痛;

3號方用於併發肺炎中期患者;

4號方用於重症期;

5號方用於危重症期;

6號方用於恢復期。

武漢協和醫院:“新冠”中醫防治方案(第二版)


1號方


益氣滋陰,清熱解毒,燥溼除穢為主。用於預防,對於增強體質,預防新冠狀病毒感染可以使用,處方如下:魚腥草15克,生黃芪15克,北沙參10克,白朮5克,甘草5克,防風5克,藿香5克,連翹10克,貫眾10克,蒼朮10克,桔梗10克,薏苡仁30克, 茯神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也可代茶飲,服用3-7天。


現代藥理研究顯示,黃芪具有提高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功能,黃芪水煎劑能提高網狀內皮系統和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並能誘導人體干擾素的產生。連翹藥理成分主要為苯乙醇苷類、黃酮類及木脂素類、揮發油等,對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種病毒有抑制作用。金銀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病毒、抗炎、促進炎性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桔梗具有祛痰、鎮咳、抗炎的功效。茯神,有安神之功,針對恐懼心理,心神不安。本方具有增強免疫力,抗病毒、抑菌的功效,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密切接觸者高危人群具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武漢協和醫院:“新冠”中醫防治方案(第二版)


2號方


疏風清熱,解毒利咽。用於疫病初期(早期),以發熱、咽痛為主要症狀,處方如下:玄參15克,金銀花15克,連翹10克,苦杏仁10克,陳皮10克,蔻仁6克,黃芩10克,射干10克, 薄荷5克,防風10克,柴胡10克,板藍根15克,生甘草6克,法半夏10克,桔梗10克,蒼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服用7-15天。

抗菌抗病毒、解毒、提高免疫力作用,板藍根能顯著增加正常小鼠脾重、白細胞總數及淋巴細胞數,板藍根多糖還能明顯增強免疫功能。黃芩含有黃芩素和漢黃芩苷,具有抗病毒和殺菌作用,黃芩總黃酮和黃芩苷具有解熱作用。

武漢協和醫院:“新冠”中醫防治方案(第二版)


3號方


清瀉肺熱,利肺止咳。用於病毒感染合併肺炎(中期),出現乾咳、輕度喘氣症狀,處方如下:桑白皮15克,百部10克,魚腥草30克,連翹15克,敗醬草15克,薏苡仁15克,麥冬15克,蘆根15克,冬瓜仁10克,桔梗10克,黃芩15克,柴胡10克,苦杏仁10克,厚朴15克,炒三仙各2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服用7-15天。


魚腥草含有癸酰乙醛,月桂醛等,具有增強免疫力功能,可以增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另外還有抗病毒、抗菌作用。苦杏仁含有苦杏仁苷,有鎮咳、平喘功效,苦杏仁的胃蛋白酶水解產物有抗炎作用。敗醬草含有三萜類、黃酮類、環烯醚萜類、甾醇等,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等作用。

武漢協和醫院:“新冠”中醫防治方案(第二版)


4號方


祛溼化痰,瀉肺平喘,升清降濁。用於重症期,發熱、痰多、呼吸困難、納差等症,處方如下:薑黃10克, 蟬蛻6克,殭蠶10克,全瓜蔞20克,薏米仁30克,冬瓜仁15克,杏仁10克,熟地6克,法半夏10克,陳皮10克,蒼朮15克,桔梗10克,魚腥草30克,蘆根15克,連翹15克,金銀花15克,滑石15克,葶藶子10克,桃仁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服用7天。


瓜萎皮中分得的總氨基酸有良好的祛痰效果,瓜蔞水煎劑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殭蠶含促蛻皮甾醇及一種白僵菌黃色素,具有促皮質激素樣作用。薑黃含有的薑黃素、薑黃素類似物及揮發油是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保肝等活性。薏苡仁含有薏仁酯和薏仁多糖,能顯著促進機體產生抗體,促進淋巴細胞分化,增強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武漢協和醫院:“新冠”中醫防治方案(第二版)


5號方


開竅固脫,解毒救逆。用於危重症期,高熱、神昏譫語、煩躁,胸腹灼熱,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輔助通氣等症。 四逆加人參湯合安宮牛黃丸或人參 15克、制附子 15克,甘草10克,石菖蒲10克 送服安宮牛黃丸。每日一劑,服用7天。根據病情,選擇參附註射液、生脈注射液、血必淨注射液,口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散治療。

加強其心肌收縮力, 增加收縮幅度和加快頻率的作用,有糾正低血壓的作用。石菖蒲揮發油中主要成分為細辛醚及黃樟油素、α-細辛腦、β-細辛腦,具有具有鎮靜、抗驚厥、鎮咳祛痰、解痙等作用。

武漢協和醫院:“新冠”中醫防治方案(第二版)


6號方


益氣養陰,補肺通絡。用於恢復期患者乾咳,胸悶,氣短,動則氣促,口乾,乏力,處方如下: 沙參 15克、麥冬 15克、五味子 10克、人參 15克 萊菔子 20克 、絲瓜絡 15克、橘絡 5克、蘇子 10克 浙貝 10克、 杏仁 10克、黃芩 15克、生甘草 10克 桑葉10克、天花粉15克、玉竹10克,扁豆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服用7-15天。


沙參可以提高外周血中淋巴細胞和T細胞數,增強機體細胞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並有一定祛痰作用。五味子醚提取物有鎮咳、祛痰作用,揮發油及五味子素有鎮咳作用, 其酸性提取物部分有明顯祛痰作用。麥冬含有皂苷、黃酮、氨基酸和多糖等,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強免疫及鎮咳等作用。


中醫認為正氣是抵禦外邪、防病健身和促進機體康復最根本的要素,疾病過程就是“正氣”和“邪氣”相互作用的結果。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一類重大傳染性疾病,可以堅持中西醫結合的防治原則,效果一定會更好,事實上,目前中醫藥不僅在預防該病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而且有些患者配合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