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新冠”中医防治方案(第二版)

范恒 唐庆 陈瑞 医学营养MNT 2月12日


武汉近月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较强,患病人数日益增多,该病属中医“疫病”、“温病”、“湿温”范畴。《说文》曰:“疫,民皆疾也”,明确指出“疫”是一种急性流行性传染病,属中医时疫的一种。


武汉协和医院:“新冠”中医防治方案(第二版)

从中医学上看,该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病邪以湿邪为主,兼风夹热,有的患者兼风较多,有的患者夹热较多。所以,患者感受湿邪后,首先出现湿困气机,全身困重乏力;湿困中焦脾胃,脘痞、纳差等,此时病情进展因为湿邪为主,所以有病缓而缠绵之象。然而湿性趋下,为什么患者出现上焦肺的病变呢?因为兼风夹热,风、热邪气,“两阳相劫”,劫持湿邪上犯,于是在上焦肺内形成风、湿、热相搏的病机,正如“风雷相搏”之势,导致肺内病变快速扩大,邪气蒙蔽肺窍,肺的宣发肃降失司,出现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若此时治疗不及时,病情快速恶化,湿邪化热,热邪渐渐占据上峰,由于热邪的作用,营阴极易受损,血液受劫,出现神志异常,神昏谵语,甚至脱证。

根据以上病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范恒教授率中医科团队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制定了6个方剂,即1号、2号、3号、4号、5号、6号方。

1号方主要用于预防;

2号方用于病毒感染初期发热、咽痛;

3号方用于并发肺炎中期患者;

4号方用于重症期;

5号方用于危重症期;

6号方用于恢复期。

武汉协和医院:“新冠”中医防治方案(第二版)


1号方


益气滋阴,清热解毒,燥湿除秽为主。用于预防,对于增强体质,预防新冠状病毒感染可以使用,处方如下:鱼腥草15克,生黄芪15克,北沙参10克,白术5克,甘草5克,防风5克,藿香5克,连翘10克,贯众10克,苍术10克,桔梗10克,薏苡仁30克, 茯神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也可代茶饮,服用3-7天。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黄芪水煎剂能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能诱导人体干扰素的产生。连翘药理成分主要为苯乙醇苷类、黄酮类及木脂素类、挥发油等,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金银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病毒、抗炎、促进炎性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桔梗具有祛痰、镇咳、抗炎的功效。茯神,有安神之功,针对恐惧心理,心神不安。本方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病毒、抑菌的功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高危人群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武汉协和医院:“新冠”中医防治方案(第二版)


2号方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用于疫病初期(早期),以发热、咽痛为主要症状,处方如下:玄参15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苦杏仁10克,陈皮10克,蔻仁6克,黄芩10克,射干10克, 薄荷5克,防风10克,柴胡10克,板蓝根15克,生甘草6克,法半夏10克,桔梗10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服用7-15天。

抗菌抗病毒、解毒、提高免疫力作用,板蓝根能显著增加正常小鼠脾重、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数,板蓝根多糖还能明显增强免疫功能。黄芩含有黄芩素和汉黄芩苷,具有抗病毒和杀菌作用,黄芩总黄酮和黄芩苷具有解热作用。

武汉协和医院:“新冠”中医防治方案(第二版)


3号方


清泻肺热,利肺止咳。用于病毒感染合并肺炎(中期),出现干咳、轻度喘气症状,处方如下:桑白皮15克,百部10克,鱼腥草30克,连翘15克,败酱草15克,薏苡仁15克,麦冬15克,芦根15克,冬瓜仁10克,桔梗10克,黄芩15克,柴胡10克,苦杏仁10克,厚朴15克,炒三仙各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服用7-15天。


鱼腥草含有癸酰乙醛,月桂醛等,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可以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另外还有抗病毒、抗菌作用。苦杏仁含有苦杏仁苷,有镇咳、平喘功效,苦杏仁的胃蛋白酶水解产物有抗炎作用。败酱草含有三萜类、黄酮类、环烯醚萜类、甾醇等,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等作用。

武汉协和医院:“新冠”中医防治方案(第二版)


4号方


祛湿化痰,泻肺平喘,升清降浊。用于重症期,发热、痰多、呼吸困难、纳差等症,处方如下:姜黄10克, 蝉蜕6克,僵蚕10克,全瓜蒌20克,薏米仁30克,冬瓜仁15克,杏仁10克,熟地6克,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苍术15克,桔梗10克,鱼腥草30克,芦根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15克,滑石15克,葶苈子10克,桃仁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服用7天。


瓜萎皮中分得的总氨基酸有良好的祛痰效果,瓜蒌水煎剂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僵蚕含促蜕皮甾醇及一种白僵菌黄色素,具有促皮质激素样作用。姜黄含有的姜黄素、姜黄素类似物及挥发油是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保肝等活性。薏苡仁含有薏仁酯和薏仁多糖,能显著促进机体产生抗体,促进淋巴细胞分化,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武汉协和医院:“新冠”中医防治方案(第二版)


5号方


开窍固脱,解毒救逆。用于危重症期,高热、神昏谵语、烦躁,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辅助通气等症。 四逆加人参汤合安宫牛黄丸或人参 15克、制附子 15克,甘草10克,石菖蒲10克 送服安宫牛黄丸。每日一剂,服用7天。根据病情,选择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口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治疗。

加强其心肌收缩力, 增加收缩幅度和加快频率的作用,有纠正低血压的作用。石菖蒲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细辛醚及黄樟油素、α-细辛脑、β-细辛脑,具有具有镇静、抗惊厥、镇咳祛痰、解痉等作用。

武汉协和医院:“新冠”中医防治方案(第二版)


6号方


益气养阴,补肺通络。用于恢复期患者干咳,胸闷,气短,动则气促,口干,乏力,处方如下: 沙参 15克、麦冬 15克、五味子 10克、人参 15克 莱菔子 20克 、丝瓜络 15克、橘络 5克、苏子 10克 浙贝 10克、 杏仁 10克、黄芩 15克、生甘草 10克 桑叶10克、天花粉15克、玉竹10克,扁豆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服用7-15天。


沙参可以提高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和T细胞数,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并有一定祛痰作用。五味子醚提取物有镇咳、祛痰作用,挥发油及五味子素有镇咳作用, 其酸性提取物部分有明显祛痰作用。麦冬含有皂苷、黄酮、氨基酸和多糖等,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强免疫及镇咳等作用。


中医认为正气是抵御外邪、防病健身和促进机体康复最根本的要素,疾病过程就是“正气”和“邪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类重大传染性疾病,可以坚持中西医结合的防治原则,效果一定会更好,事实上,目前中医药不仅在预防该病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且有些患者配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