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孩子的情绪

大人与孩子互动中,常常忽略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导致孩子闹情绪。这时,大人往往还认为是孩子的不对,孩子不听话。


让我们从下面这个案例中看看,大人与孩子互动,会错在哪里。


————————————————————

我们一起到市场买菜,他要买一条大草鱼,我要买条武昌鱼。我没采取他的意见,买了条武昌鱼


然后,给他三元钱让他自己去买菜。他独自一人去买了七只龙虾。我觉得少,就加了7元钱买了一斤。


我说:“让卖菜人帮忙把龙虾剥了。


他生气地很大声“哼,不行!”。


我弯下腰对他说“

提回家要自己剥太麻烦。”


此话未讲完,他就跑了。等我付了钱去找他时,已不知他在何方。


回家等了十五分钟仍不见回来,我又到菜场去找,没找到。正往回走,电话响了,是他在小区楼下借超市电话打的,问我在哪里。


我见到他时,生气有所缓解。我抱着他轻轻说:“龙虾提回去了就让你自己剥。能不能在你生气时耐心的听我把话说完呢?


他说:“不行,我不剥也不吃了。”


我说:“龙虾在家里会到处爬,赶快跟我回去。”


他勉强跟着我回去了。


回到家我教他剥了三只龙虾后,他自己一个个剥好再洗净,还居然把它炒熟了。


————————————————————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在这个案例情景中,孩子有三处的想法和感受,被家长忽略了,所以,孩子就有了后面一系列的带着强烈情绪的反应。


第一处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被忽视,是孩子想要买一条大草鱼,而家长却完全没有顾及孩子的想法,买了武昌鱼。


其实,这时孩子就已经有些不高兴了。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第二处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被忽略,是孩子拿三块钱买了7只龙虾,已经是做得很不错了,但妈妈不但没有表扬孩子,反而却嫌少。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否定了。


这两次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被妈妈忽略了。孩子已经积累起不开心的情绪了。但孩子只是在心中闷着。


第三处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被忽略,是孩子想要自己回家剥龙虾(后来回家,孩子不仅剥龙虾剥的很好,而且还自己把龙虾烧熟了),并在第一次被妈妈忽略后,孩子很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妈妈却仍然继续想要说服孩子。


这时,孩子自然就爆了,生气地跑开。


第四处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被忽略,是孩子到楼下时,本来情绪已经缓解了,妈妈却用一句“能不能在你生气时耐心听我把话说完”,差点又再次把孩子的情绪给点爆。


生活中,大人跟孩子沟通互动中,像这样只把孩子当孩子,居高临下,忽略孩子想法和感受的情况,每天都在不断地发生。


想想我们自己,如果处在孩子的位置,每天要经受如此之多的想法和感受不被他人尊重,我们会怎样呢?


————————————————————

今日作业:对照本文检查一下自己与孩子的互动

————————————————————


怎么理解孩子的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