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为什么对健康有益,艾灸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艾灸的一般性治疗效应是有两方面构成的:

一是艾灸所产生的特殊的“药气”所引起的效应;

二是艾灸的温热效应。

艾灸时产生的“药气”经灸位的皮肤及随呼吸被机体吸收后,能起到广谱抗菌、抗病毒及杀死微生物的作用,也就是说艾灸有直接“驱邪”的作用。此外,这种“药气”还有安神、醒神、通窍的效果。

艾灸生热,其适量的热刺激施予适当的穴位便产生最主要的治疗效应。

艾灸为什么对健康有益,艾灸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
/
/

无论实症、热症、虚症、寒症,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病体体表会出现一些具有“嗜热性质”的腧穴,所谓“嗜热性”是指在此处施灸,患者会感觉舒适。

施灸时机体的局部(灸位)“得温而舒”,在局部就起着通穴道、行营卫、祛病邪的作用(这些作用又互为因果),并继而通过作用于经脉系统产生远道放射、扩散效应,从而起到对人体整体的调整、治疗作用(包括抵消病理性恶刺激,抑制机体的过敏、过激反应,使机体的传输、通讯系统恢复秩序,增强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和对病理产物的吸收、排泄能力等)。这也是艾灸所以能治寒、热、虚、实症的作用机制。

艾灸为什么对健康有益,艾灸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
/
/

艾灸治疗寒症时,导入大量的热能以直接对抗、抵消体内之“寒”,这是灸疗的作用机制之一。

艾灸治疗热症、阴虚内热症,则要避免不恰当的热导入。所谓“不恰当的热导入”,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施灸者辩证未明,取穴未得病机,如此施灸便是徒然导入热量,不能愈病,反会助长病势。这也是历来有些人反对热症用灸的理由之一。其实,取穴当否,验之也简单,一般略灸其穴上,获“温而舒”的感觉,取穴正确,否则便是取穴不当。

其二,取穴得当而灸量欠妥,虚寒症灸的“过热”一些,一般问题;但实热症,灸量一定要小心控制,中病则已,过即为害,特别实在“灸火未行”的情况下(指少数病例,因脏腑、经脉淤滞特甚,初灸时艾火未能远达,聚于灸位,患者有感觉不适的现象),不可猛灸,只宜温灸。

艾灸为什么对健康有益,艾灸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
/
/


在古代,主要采用着肤直接灸法,易灼伤皮肤。现现代的温灸、旋灸等方法,适合大多数人的大多数位置,因此也没有禁灸穴可言。

只是在人的心前区、孕妇的小腹部及幼儿卤门未闭合前的卤会穴应该慎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