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醫院:戰“疫”前線的另一支生力軍

民營醫院:戰“疫”前線的另一支生力軍

更多精彩資訊,下載 暢駕 客戶端一起耍吧

在此次戰“疫”中,佛山一共有五家民營醫院派出26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

儘管民營醫院在醫療資源水平、社會信任度等方面與公立醫院相比存在差距,但疫情發生後,他們的愛心與擔當沒有差距。

醫者面前,救死扶傷就是天職,無論公私。


01、自駕車到武漢支援

1月23日,武漢“封城”的同一天,復星醫療集團旗下的武漢濟和醫院被徵用為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救治醫院。復星醫療集團緊急動員旗下醫院,從江蘇、廣東、浙江等地,抽調呼吸、急診、重症醫學等專業的業務骨幹,共同組建復星醫療援鄂醫療隊。這支醫療隊於2月6日晚抵達濟和醫院。


醫療隊中有8名醫護來自禪城區中心醫院,包括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陶飛、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周曉亮以及急診科護長招麗華等6名護士。禪城區中心醫院是復星醫療集團的旗艦醫院,民營醫院裡的“優等生”,多次蟬聯中國非公醫院競爭力排名第一。


陶飛他們以及兩名司機於2月6日一早從佛山開車出發,經歷十幾個小時的車程,在當晚10點多抵達武漢。

民營醫院:戰“疫”前線的另一支生力軍

禪醫醫療救護隊出發武漢前合影

到達濟和醫院後,陶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物資樓偵查。他最關心高流量氧療設備的配備,這是救治重症患者的指標性設備。當被告知有20臺剛剛就位時,他頓時心裡有了底。


像陶飛這樣專業醫護人員的到來,極大緩解了濟和醫院的壓力,也給予了病人更多信心和力量。禪醫隊伍主管第四病區,參與了確診病例的救治、隔離病房防護、分級診療、重症患者診療及院感整改等工作。在他們的努力下,患者均康復出院,病區清零。

民營醫院:戰“疫”前線的另一支生力軍

陶飛(右二)在武漢濟和醫院

繼陶飛等8名醫護出征武漢後,2月7日中午,禪城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陳麗珍作為佛山首批4名醫務人員之一,又加入到廣東省醫療隊,動身前往武漢增援。


從2月6日至2月13日,在短短8天時間裡,禪城中心醫院一共派出五支援鄂醫療隊,共計19名醫護人員,分別支援武漢濟和醫院、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方艙醫院、湖北荊州市中心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成為佛山市支援湖北人數最多的民營醫院。


02、凌晨一點接到出征電話

除了禪城中心醫院,佛山健翔醫院、佛山綠康醫院、廣東同江醫院、高明明城華立醫院這幾家佛山民營醫院也紛紛派出醫護人員支援湖北。


2月13日出徵武漢的322人“白衣軍團”裡,有4名醫護來自佛山健翔醫院。出發前一晚上七點多,醫院副院長羅學軍接到禪城區衛健局通知,要求派出2位護士,加入禪城區馳援武漢醫療隊,次日上午出發。護士們報名踴躍,最後確定內科護士龍海婷、康復科護師何敏樺出征,兩人一早就提交了“請戰書”。


院長龍翔宇當晚九點多趕回醫院,與同事們一起,為她們準備防護和生活物資。“當時物資困難,N95口罩、防護服和護目鏡都不夠。我跟部門反映,看能不能給予支援,後來說防護物資由市裡統一準備,我們壓力才小些。”


為了表達對出征戰士的敬意,在出發前為他們獻上一束鮮花,龍翔宇在夜晚10點的街頭找到一家花店。花店老闆免費把兩束精美的鮮花送到他手上,讓其代為轉送給出徵的醫護人員。


2月13日凌晨1點,羅學軍再次接到禪城區衛健局通知,出征醫生名額不夠,需要馬上確定2名醫生加入出征隊伍。


“羅院長立即給我電話,說怎麼辦,可能派不出人,當時我們醫院ICU是滿員的,抽人比較困難。我說,派不出人也要派,最後我們選了兩個ICU的骨幹醫生。”龍翔宇說,當時他幾乎沒怎麼考慮,首先要無條件支持武漢一線,自己醫院的人手問題,可以通過集團內部進行調整。


當晚,在熟睡中被叫醒的醫生蘇波,立即表示服從醫院安排;值夜班的醫生黃嘉豔,接到羅學軍的電話後,也立即說“我願意!”

民營醫院:戰“疫”前線的另一支生力軍

龍翔宇(右一)為出征的醫護送行

03、無人問是公立還是民營

當晚接到出征通知的還有佛山綠康醫院麻醉學ICU主治醫師孫建波。


“2月12日晚上八點多,禪城區衛健局建了一個微信群,把各個醫院相關負責人拉進去,說有可能出發武漢,讓醫院先報名單,我就把自己報上去了。晚上12點左右,我接到正式通知,說第二天去武漢。”


孫建波是湖北隨州人,畢業於武漢同濟醫科大學。2008年從四川某公立醫院跳槽到肇慶一家民營醫院,一年前來到佛山綠康醫院。從組建綠康醫院首支新冠肺炎病毒篩查科,到主動請纓馳援湖北,孫建波說自己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這只是一名重症醫學醫生的一次時間久一點的出診。


禪城第四批馳援湖北醫療隊一共20人,分別來自五家醫院,其中三家是民營醫院。孫建波成為禪城醫療隊領隊。


在武漢市第一人民醫院,這些來自佛山民營醫院的醫護人員們,和來自全國各地的1680多名醫護人員一起“戰鬥”。他們像陀螺一樣圍著病人轉,進了病艙基本就不能喝水、上廁所。


“有一段時間,武漢比較熱,但醫院不能開空調。大家都出汗很多,每隔一兩天就有醫護人員出現腹痛、頭暈、暈厥的情況,特別是身體弱小的女護士。”孫建波說,“在醫院,沒有人問你來自公立還是民營。大家目標一致,都希望儘自己的能力,讓患者早日康復。”

民營醫院:戰“疫”前線的另一支生力軍

孫建波

04、九天建好發熱門診

除了派出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外,在佛山本地的戰“疫”中,民營醫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禪城中心醫院是佛山市40家發熱門診重點醫院之一,同時還承擔了社區篩查工作。面對疫情防控可能出現的情況,醫院早早進入備戰狀態。春節期間,全院逾300人取消休假,回到崗位堅守一線。醫院醫、護、藥、技、行政、後勤人員紛紛遞交“請戰書”,參與到抗疫一線。


為了滿足市民在疫情期間的就診需求,禪醫加大互聯網醫療服務力度,“禪醫好醫生”“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開通圖文問診,並率先推出視頻複診和電子處方,藥品快遞到家,方便市民就醫。


佛山健翔醫院也參與了高速路口、社區防疫點的防控工作。為了應對疫情,三水健翔醫院在九天時間內建好三百平方米的發熱門診,構築起三水北部片區的戰“疫”防線。


“從經營角度看,投資幾十萬建這個只有兩個診室的發熱門診肯定是虧本的。但是,作為一家醫療機構和一名醫生,救死扶傷的天職不是掛嘴邊講講就算,而是通過實際行動去為社會服務。”龍翔宇說。

民營醫院:戰“疫”前線的另一支生力軍

三水健翔醫院九天建好發熱門診

龍翔宇同時也是佛山市民營醫療機構協會會長,他說佛山民營醫院派出的支援湖北一線的醫護人員大約佔了全省民營醫院的六成左右,“這體現了佛山民營醫院的擔當與實力,有能力的民營醫院在疫情防控中作了很多貢獻。”


“希望通過積極戰‘疫’,改變老百姓對民營醫院的負面印象。”孫建波表示,近十年來,民營醫院發展的土壤越來越好,很多民營醫院都回歸到醫療的本質。政府對於民營醫院的發展也非常重視,“包括在這次的疫情防控中,我們民營醫院的防控物資也是由政府統一調撥的,與公立醫院沒有差別。”


自2009年以來,社會辦醫便一直備受鼓勵。2019年6月,國家發佈的《關於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範發展的意見》中,社會辦醫被定位為“健康醫療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滿足市場多層次、多樣化、差異化的健康服務需求。


目前,佛山全市有60多家民營醫院。很多曾在大型公立醫院就職的一線專家“下海”創業,促使佛山社會辦醫層次持續提升,高水平的社會辦醫療機構不斷湧現,市民對其信任度、認可度不斷提高。


在疫情救援中,我們應如何看待公立和非公立醫院的角色關係?龍翔宇認為,在突發重大疫情下,以公立醫療機構為主體的基本衛生健康服務理應體現公益性保障和政府責任,而以非公醫療機構為主體的非基本醫療服務可作為補充,體現社會責任,依託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服務選擇空間。


“經此一‘疫’後,政府今後在完善公共衛生立體防控體系時,要給民營醫院預留空間,讓民營醫院也能夠參與進來,讓體系建設更完整。”龍翔宇說。


佛山民營醫院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

禪城中心醫院19人

佛山健翔醫院4人

佛山綠康醫院1人

廣東同江醫院1人

高明明城華立醫院1人

合計26人


採寫:童思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