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萬起家,最高估值191億

這,可能是你所見到的最大的財富傳奇之一。

20年之前,唐煥新家族出資1000萬元,在北京成立投資公司開始創業。

如今,公司已經在新三板掛牌,市值一度接近200億;雖然市值目前有所縮水,但依然接近100億。

另外,這家公司正準備申報精選層。如果運氣不錯,它很可能創造歷史,成為第一家在國內資本市場IPO的PE機構。這家公司,就是明石創新。

完成這一系列壯舉,明石創新走的最重要一步棋,就是股權置換:

原本,唐煥新家族持有價值23.7億的萬達集團股權(別誤會,此“萬達集團”,並非國民老公思聰家的那個“萬達集團”)。雖然非上市公司股權不好交易,除了分紅也沒什麼別的收益,但騰挪騰挪,結果就大不相同。

2014年,唐煥新家族以置入萬達集團資產形式,對明石創新增資。完成增資後,明石創新估值達到138億;

憑藉高估值,明石創新登陸新三板,並募資近10億元;通過這筆資金,明石創新得以“轉型”:收購實體公司並表,然後“擺脫”私募機構身份。

如今,明石創新是一家“名正言順”的製造業公司。因此,不僅不用擔心私募監管問題,還能夠申報精選層。

一騰一挪之間,一家百億級公司,一家準IPO公司,就這麼誕生了。怎麼樣,是不是很佩服?

/ 01 /一次股權置換,翻身成了估值124億的巨頭

明石創新(832924.OC)起初只是一個家族企業,2014年的一次股權置換,讓公司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從沒有估值的家族企業,翻身成了估值124億的巨頭。

1999年,高壽江、高鵬和唐煥新三人共同出資1000萬,成立了北京致遠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也就是明石創新的前身。

三人都是自家人,高壽江是高鵬的父親,而唐煥新是高壽江另一個兒子高峰的妻子。

從成立到2014年的14年間,由於沒有外部股東的加入,公司一直沒有明確的估值。期間,致遠達投資正式更名為“北京明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石有限”)。

2014年7月,明石有限繼續增資,只是此次增資並不是用真金白銀,而是將唐煥新、曲煥芝、高松三人持有的萬達集團13.10%的股權,估值23.7億元,置換成明石有限2178萬註冊資本,增資價格為109元每股。按照此次換股價格計算,明石有限估值達到124億元。

此時,明石有限還只是一家營業收入只有492萬元,虧損47.18萬元,淨資產不到6500萬的小公司,為什麼能夠估值124億呢?因為,參與增資的都是自己人。

曲煥芝是唐煥新的婆婆,而高松又是曲煥芝的兒子,此次股權置換仍是自家人在玩。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一家營收不到500萬的公司,能夠估值124億。

/ 02 /再次吸收萬達集團股權,估值增加至138億

明石有限此次股權置換堪稱經典。唐煥新等人攥在自己手裡的萬達集團股權,除了分紅幾乎沒什麼收益;一家非上市的傳統企業,股權轉讓也成問題。

但是注入到明石有限之後,除了能將自身的估值拉高,還能為以後掛牌新三板,高估值進行融資打好堅實基礎。

這個萬達集團,雖然規模比不上思聰家的,但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巨無霸。

根據明石創新公開轉讓說明書,此萬達集團位於山東省東營市,是一家跨行業多元化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旗下有輪胎、化工、電纜、電子等多個產業板塊。

2014年,其營收達到326.52億元,利潤19.26億元。毫無疑問,置入萬達集團資產,明石有限的高估值更有底氣。

在之後的半年裡,明石有限更名為明石創新,又進行了兩次和萬達集團的股權置換。

2014年10月、12月,21位投資者將手中的萬達集團股權,以與第一次股權置換時相同的價格,換成了明石創新的部分股權。兩次共嚮明石創新注入估值約12.9億元的資產。

與之前純粹是自家人不同,這兩次股權置換,無關聯關係的投資者也參與了進來,看來大家已經認可了明石創新百億級的估值了。

通過三次緊鑼密鼓的股權置換,明石創新由2013年營業收入只有492萬元、扣非淨利潤-47.18萬元、淨資產不到6500萬,搖身一變,換了副新面孔:2014,公司營收471.62萬元,扣非淨利潤卻高達1.32億元,淨資產翻了60多倍,達到39.15億元。

吸收了21位投資者的資產後,明石創新估值進一步提升。掛牌新三板前,明石創新一共收購了萬達集團20.25%的股權,成為一個註冊資本35.31億,估值137.45億的私募巨頭。

/ 03 /登陸新三板,估值一度高達191億

估值138億的明石創新來到新三板,開始了又一輪打怪升級。

股權置換後,脫胎換骨的明石創新,於2015年7月22日正式登陸新三板。這一步棋,讓明石創新的估值從138億飆到了191億。

掛牌新三板後,明石創新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拿錢:掛牌同時定增,以投後146億的估值募資9.24億元。

當時,正值新三板行情火爆時期,即便公司估值很高,融資依然不費吹灰之力

一方面,以自然人崔曉東為首的10名原股東,豪擲9355萬元參與認購;另一方面,以北京明石昊遠資產管理中心和國投瑞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代表“國投瑞銀資本中財新三板1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為代表的新進投資者,合計出資8.3億元參與定增。

至此,一家估值146億元的巨無霸已經誕生。而從2014年第一次股權置換至今,不過一年時間。更厲害的是,這背後只是將非上市公司股權騰挪一番。這樣的操作,你不得不服。

但這,還不是明石創新的巔峰時刻。這一時刻,要在明石創新通過又一次資產騰挪,才到來。

2015年11月18日,明石創新發起掛牌後第二次定增,準備通過股權置換的方式,將子公司明石投資16.44%的股權收歸名下。

明石投資同樣成立於1999年。明石創新的私募股權業務,全部通過子公司明石投資開展。截至2015年末,明石創新持有明石投資83.56%的股權。隨著此次股權置換,明石投資成為明石創新的全資子公司。

股票發行對象都是老熟人,自然好說話。明石創新此次發行的股票價格,是一年前定增價的130%。

此次增發後,明石創新估值達到191億元。怎麼樣,對這一系列操作,你是不是歎為觀止?彆著急回答,故事還沒結束呢。

/ 04 /拿著募資買買買,躲過了被摘牌的命運

2015年12月,證監會叫停PE掛牌新三板的消息,在新三板圈廣泛流傳。

自從九鼎集團和中科招商在新三板獲得成功後,大量私募機構掛牌新三板。這也導致,私募機構在新三板野蠻生長。顯然,監管層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最終出手了。

2016年5月,股轉系統發佈《關於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了私募機構8個方面的掛牌條件(以下簡稱“新八條”)。對於大部分私募機構來說,這是噩耗,因為滿足“新八條”很難。

實際上,明石創新也不滿足“新八條”的要求。“新八條”其中一條是,私募股權類私募機構,最近3年年均實繳資產管理規模在50億元以上。直到2016年9月30日,明石創新10只在管基金,實繳規模也只有30.26億元。

這種情況下,明石創新要想通過整改,繼續留在新三板,已經不大現實。那就只能乖乖摘牌了?當然不是。實際上,明石創新早已經做好“應對準備”:

與九鼎集團、中科招商走大金控的路子不同,明石創新將更多的實業公司,納入到公司主體中來。

上文提及,明石創新在掛牌同時定增,募資9.24億元;之後又分別發行了5年期4億元的公司債和7年期10億元的公司債。所以,明石創新並不差錢。有了錢,也就有了“轉型”的資本。

2015年12月21日,在監管層限制私募機構掛牌之際,明石創新擬出資3.6億元,收購煙臺宏遠氧業有限公司75%的股權。

宏遠氧業很膩害,是國內醫療器械領域唯一同時具備醫療器械、軍品以及大型盾構機過渡艙生產資質且具備批量生產能力的企業。

2016年4月8日,明石創新擬出資3.85億元參與設立萬華明石氫業有限公司,進入新能源領域。

2016年5月8日,明石創新以1.29億元報價中標核工業煙臺同興實業有限公司100%國有產權轉讓項目。

來看看同興實業的實力:全球產量最大、產業鏈配套最全的過濾機生產的龍頭企業;帶式過濾機佔中國市場份額70%以上,產銷量居全球第一;陶瓷過濾機和立式壓濾機產銷量均居全國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山東“起家”公司,明石創新的重磅直投實業項目,基本都位於山東境內。

隨著一系列收購之後,明石創新成功“轉型”。2016年,明石創新營收5.73億元,其中5.65億元來自“其他收入”,主要由宏遠氧業以及同興集團貢獻;而投資管理業務收入只有802萬元,佔比微乎其微。

2018年4月16日,明石創新發布公告表示,根據發展現狀,公司已經不再是一家金融機構,而是一家制造業公司。

至此,“新八條”什麼的,自然與公司無關啦。

/ 05 /2020開啟新徵程,衝刺精選層

隨著與私募身份脫鉤,明石創新私募股權業務基本“停滯”。

截至2019年6月底,明石創新管理基金實繳規模為33億元。你會發現,近三年明石創新旗下基金的管理規模,幾乎沒有增加。

相應的,公司收入依然主要來自宏遠氧業和同興集團。但實際上,兩家公司對於明石創新的貢獻,也“僅限”於營收。一直以來,明石創新的淨利潤主要來自萬達集團。

可以看到,明石創新2018年6.72億淨利潤中,6.39億元是投資收益。

鉅額的投資收益,主要來自收購的萬達集團資產的增值。2018年,由萬達集團所帶來的投資收益達到了6.26億,佔總投資收益98%。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有疑問,萬達集團並未上市,為什麼每年都能為明石創新,帶來豐厚的投資收益呢?

這是因為,明石創新對於萬達集團資產,是以長期股權投資的形式,權益法計量。

所謂權益法,核心是將長期股權投資理解為投資方在被投資單位擁有的淨資產量。以初始投資成本計量後,在持有期內,根據被投資單位的淨資產變動,投資企業按照持股比例進行相應的調整,與其他因素無關。

所以,哪怕萬達集團業績一塌糊塗,估值沒有提升,只要淨資產規模增加,明石創新的投資收益就會增加。

可以看到,這兩年萬達集團業績表現其實一般。2016年—2018年,萬達集團淨利潤不過從23.3億元增長至27億元,增速並不快。但是,萬達集團的淨資產從167億元增加至222億元。這正是明石創新投資收益增加的源泉,也是淨利潤增長的動力。

相比之下,宏遠氧業和同興集團兩家公司的淨利潤表現,要遜色不少。2018年,宏遠氧業淨利潤略微下滑,較去年減少了0.43%;而同興集團淨利潤則是大幅下滑,較去年減少了75.80%。

但這並不影響,明石創新對外宣稱自己是“製造企業”。畢竟,公司收入主要來自“製造企業”。

如今,以製造企業的身份,明石創新有望創造“新記錄”:成為第一家在國內資本市場IPO的PE機構。

2020年2月14日,情人節這一天,明石創新向北京證監局遞交了精選層上市輔導的備案材料。

這也意味著,資本大佬的神話,或許會在精選層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