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四十九歲拜相,5年後被迫罷官歸隱,卻影響了中國近千年歷史

王安石敗了。


他風燭殘年,獨居金陵,體弱多病。

再不復有當年掌舵王朝命運的氣勢。


元豐八年,神宗皇帝駕崩,王安石長嘆一聲。

他心中最後一絲希望,就像這被秋風切過的樹葉,凋落了。

他四十九歲拜相,5年後被迫罷官歸隱,卻影響了中國近千年歷史

人生在世,能遇一知己,何其幸啊!


可惜,他是君,他是臣。在生命的最後,被迫分道揚鑣。

眺望北方,淚流滿面。這一生的光景,在眼前匆匆閃過。

他四十九歲拜相,5年後被迫罷官歸隱,卻影響了中國近千年歷史

01

北宋是個奇葩王朝。

皇帝武將出身,最不信任的卻還是武將。


趙匡胤竊了後周柴榮的天下,讓一眾扶他上位的兄弟們回家種了地。

最是無情帝王家,趙匡胤算是宅心仁厚的。

高官厚祿算啥,沒了兵權的兄弟還是兄弟,我們至少不會兵戎相見。


守護天下的責任太重,就由朕一人承受!

你們拿著銀錢,做個富家翁,享福去吧!


他四十九歲拜相,5年後被迫罷官歸隱,卻影響了中國近千年歷史


不像盛唐,北宋算得上是“偏安一隅”。這新生的王朝,也面臨著諸多問題。

很多人嘲笑北宋活得憋屈,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北有大遼虎視眈眈,西有西夏枕戈待旦。北宋就像一個新生的嬰兒,在兩個兇惡大漢貪婪下惴惴不安。


那怎麼辦呢?我中原王朝如此“虛弱”,丟不起這個臉!

趙匡胤朝廷想出了兩個“聰明”的辦法:擴兵,納士。

經年戰亂,人才凋敝,流民增多。而這些在趙匡胤眼裡,都是資源。


北宋實行官員“擴招”,不僅科舉選官,還推行恩蔭制。

一邊從民間選拔人才,一邊又從官員的子侄中推舉人才。

北宋的文官系統,就像吹氣球般迅速膨脹起來,解決了無官的尷尬。


他四十九歲拜相,5年後被迫罷官歸隱,卻影響了中國近千年歷史


對於人數眾多的流民,則把他們一律抓起來充軍。

北宋的開封城,四周無防禦,拱衛京師的兵不能少。趙匡胤時就招募了“雄兵”22萬。這些由流民組成的軍隊,在一群不負責任的將軍帶領下,對外戰鬥力一般,但極大的保障了大宋內部的穩定。

至於對外作戰麼,嗨,有錢人還怕戰爭嗎?用“歲幣換和平”吧!

當時,北宋每年要給西夏和大遼兩國合計四十萬兩。

他們得了銀錢,大宋得了和平。


“歲幣外交”也是一種手段,至於王朝內部日益嚴峻的財政壓力,就交給後代們去解決好了。

他四十九歲拜相,5年後被迫罷官歸隱,卻影響了中國近千年歷史

他四十九歲拜相,5年後被迫罷官歸隱,卻影響了中國近千年歷史

02

第一位被推上改革舞臺的,是范仲淹。

兩宋朝廷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許多名臣也都兼任文學大家。

比如蘇軾,歐陽修,司馬光,還有之後要登場的主角王安石。


在改革上,范仲淹是王安石的前輩。

儘管他領導的“慶曆新政”只經歷了匆匆一年,卻也是北宋朝廷有識之士的一次自我拯救。

而後,王安石出場了。


在“慶曆新政”時期,他只是一個出入官場的愣頭青,一封呈給宋仁宗的“萬言書”,換來了一句仁宗皇帝“可重用”的稱讚。

再然後,他就迎來了生命中的高光時刻。


他四十九歲拜相,5年後被迫罷官歸隱,卻影響了中國近千年歷史

公元1067年,20歲的神宗皇帝趙頊即位,向上天發了一個誓言:帶領北宋走向富強!

宋神宗是認真的,他找到了王安石。

王安石是激動的,他答應了宋神宗。

於是,在兩位夢想家的努力下,共同為北宋描繪了一幅“富國強兵”的畫卷。由王安石親自操刀,破舊立新。

但改革遭到了很多人的激烈反對,第一個就是他的好友司馬光。

司馬光說,你的舉措太激進了,於國不利。

王安石道,朝廷積重難返,不如刀斬亂麻。

這場爭辯,司馬光輸了,他辭官隱居,寫了一部傳世著作,《資治通鑑》。

而王安石,繼續在他追逐夢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用“青苗法”減輕農民借貸利息,用“均輸法”平抑過高物價,用“方田均稅法”提高稅收。


他四十九歲拜相,5年後被迫罷官歸隱,卻影響了中國近千年歷史

北宋王朝的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只是,宋神宗的桌案上,彈劾王安石的奏摺越來越多了。


有的指責王安石不尊祖宗禮法,有的狀告王安石藉機斂財,有的批評王安石排除異己,有的則是單純看不慣王安石的強硬作風。

每天被奏摺轟炸的宋神宗不厭其煩,於是一群官員被髮配了,另一群被打壓了,朝廷上變得噤若寒蟬。

當一切反對聲音都消失的時候,王安石的改革就能成功了嗎?

這恐怕是個悖論。


他四十九歲拜相,5年後被迫罷官歸隱,卻影響了中國近千年歷史

03


王安石的改革,本身就存在問題。


拿“青苗法”來說,官員們暗箱操作,把本該讓利給農民的低息貸款,硬生生地變成了高利貸。不僅是農民,就連城市居民也被強制借貸。

而“均輸法”,則成了地方官員手裡,打壓商賈,專斷買賣,藉機斂財的手段。

韓琦更是針對王安石提出了七條彈劾意見,條條誅心。

反對勢力愈發強大,疲於應對的宋神宗妥協了。

被解職罷官的王安石,成了金陵城裡,一了卻殘生的老翁。


他四十九歲拜相,5年後被迫罷官歸隱,卻影響了中國近千年歷史

王安石錯不在辦事的能力,而在於識人。


他以為他是對的,所以別人都該照他說的做。可惜他低估了人心的陰暗,不是所有人都是夢想家。別人不會為他的夢想買單,就像他不會理解每個人,都優先為自己生活一樣。


心身疲憊的宋神宗駕崩了,曾經的反對勢力重新掌了權。


司馬光下令廢除了他所有的舉措,北宋王朝又穿上了它厚重的外套。在歷史的車輪下,終於崩解。

沒有誰會為王安石惋惜,只有在幾百年後另一群改革家的嘴裡,才會道一聲,“荊公大才!”


歷史往往就是這樣,你在你的時空裡失敗了,卻可能又在另一個時空裡成功。誰能說的準你到底是失敗,還是成功呢?

他四十九歲拜相,5年後被迫罷官歸隱,卻影響了中國近千年歷史

分享、點贊、關注

我是狐沐說,歡迎點擊關注和收藏。


你可能喜歡:

咸豐為打壓曾國藩,提拔胡林翼為巡撫,曾國藩聽後大喜:天助我也

曾國藩的這些職場逆襲經驗,可以讓你少奮鬥十年!

為了保全性命,曾國藩讓九弟辭官,主動裁撤湘軍,甘願被朝廷魚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