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前卖7元, 如今2元都没人来收, 果农: 又有人要大赚了

市场的行情总是多变的,尤其是一些生鲜水果,每天的价格都在变动,有时涨,有时跌。对于农民来说,波动的价格也牵动着他们的心,价格好,农民心里由衷的高兴,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全如农民所愿。枇杷一个月前卖7元,如今2元都没人来收,果农感叹,又有人要大赚了。

1个月前卖7元, 如今2元都没人来收, 果农: 又有人要大赚了

枇杷是一种很有名气的水果,主要种植在我国的东南部地区。在众多的水果中,枇杷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因为它的开花时间与众不同。其他水果一般在春天开花,而枇杷选择在初冬季节开花,这也意味着枇杷的结果时间要比其它水果更早。大部分水果在夏秋结果,而枇杷在春天或初夏时节就已经成熟了,与其他很多水果错开上市时间,是它的一大优势。

1个月前卖7元, 如今2元都没人来收, 果农: 又有人要大赚了

在今年的2月底,福建的枇杷就已经上市了,当时的枇杷刚刚成熟,所以价格也比较贵,产地一斤能够卖到7元,还比较抢手。如今才过去了一个月,枇杷的行情竟然直线下降,只卖2元都没有人来收购。其实现在2元的收购价算得上是低价了,对于果农来说,利润很低,或者基本不挣钱。可就是一再压低价格,也没有人来收,如今枇杷的销售仿佛就像陷入了困局,让果农很迷茫。

1个月前卖7元, 如今2元都没人来收, 果农: 又有人要大赚了

今年的大部分枇杷都不甜,在口感上并没有优势,再加上采摘、包装和物流运输的成本高,零售终端和线上枇杷都卖到了10元左右,很多消费者都表示有些吃不起。枇杷的价格比较贵,再加上今年枇杷的品质并不是特别高,味道不甜,很多消费者都没有太大的购买欲望,市场上的枇杷走货很慢,果农地里的枇杷也卖不掉,近日广东和福建都出现了枇杷滞销的情况。

1个月前卖7元, 如今2元都没人来收, 果农: 又有人要大赚了

其实枇杷的销路并不仅限于水果这一方面,它还能够用来做成枇杷罐头、枇杷膏等,保存时间更长,经济价值也更高。今年产地的枇杷收购价格低,显然果农将枇杷作为水果卖这个销路已经行不通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能够卖给加工厂。现在枇杷大量滞销,再加上枇杷的保质期短,摘下来后短短几天就会坏掉,果农急于卖掉,所以在价格上没有太多的主动权。

1个月前卖7元, 如今2元都没人来收, 果农: 又有人要大赚了

现在这种情况下,加工厂能够低价买入大量枇杷,用于制作罐头或者枇杷膏。收购枇杷的成本降低了很多,而成品罐头或枇杷膏的价格还是之前的市场价,相对而言今年的加工厂赚取的利润会更多,很多果农也感叹:又有人要大赚了。不过果农也很懊恼,今年的枇杷行情并不如意,甚至有些亏本的迹象。

1个月前卖7元, 如今2元都没人来收, 果农: 又有人要大赚了

大量滞销的背后,是果农的无奈,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市场,毕竟因为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枇杷的品质有些欠缺,最终才会卖不上高价。一些果农有熬制枇杷膏的技术并且具备线上销售的渠道,也可以将枇杷制成枇杷膏在网上售卖,以降低损失。但大部分果农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明年,希望能够碰上一个好行情,毕竟枇杷的市场认可度很高,味道好、营养高是消费者的一致评价,再加上枇杷上市早,只要品质过硬,价格和销售都应该会很不错。你如何看待枇杷明年的行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