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很美,走進去卻有點失望,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還缺什麼?

“科技企業孵化器”現在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它是我們國家進行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工具。自從國家2010年發佈《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和管理辦法(國科發高【2010】680號)》以來,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逐年增加,截至2018年,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為4849個,在孵企業數量達到20.6萬個。

看起來很美,走進去卻有點失望,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還缺什麼?

數據來源:國家科技部

同時企業孵化器的建設也是遍佈全國大部分地區,從地圖搜索來看,中東部地區密度最高。在某一線城市的科技產業園,各種孵化器大樓一幢挨著一幢,看起來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看起來很美,走進去卻有點失望,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還缺什麼?

來自百度地圖搜索

但是在欣欣向榮的背後,科技企業孵化器成功孵化的企業卻變得越來越難,除了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以外,包括武漢、成都、西安等高校密集型城市、以及一線城市覆蓋下的二三線城市的科技紛紛陷入了項目荒。有些人正在搬離孵化器選擇在大企業就業;而有的選擇重新沉澱,等待下一個科技創新的風口。

看起來很美,走進去卻有點失望,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還缺什麼?

一些孵化項目正在搬離孵化器

是什麼造成了現在的情況,中國科技孵化器的未來將會走向何方?

弄清楚什麼是科技企業孵化器

國家於2018年12月根據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現狀發佈了《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辦法》代替原2010年的《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和管理辦法》。其中對科技企業孵化器給了明確的定義:

科技企業孵化器(含眾創空間等)是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科技企業和企業家精神為宗旨,提供物理空間、共享設施和專業化服務的科技創業服務機構。

看起來很美,走進去卻有點失望,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還缺什麼?

國家科技部2018年頒佈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辦法》

辦法還明確指出“孵化器應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打造專業化創業導師隊伍,為在孵企業提供精準化、高質量的創業服務。

從管理辦法可以看出,孵化器其實不僅僅看重它的辦公場所、研發場所的硬件能力,更看重的是孵化器的創業服務的“軟實力”而現有很多的孵化器正是缺乏這些“軟實力”。

現在一些三四線城市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雖然大樓修建的很漂亮,但引進的項目卻和當地的需求和發展不想匹配,也導致很多項目的出走,其實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軟實力”。孵化器最後只能淪為城市的“吉祥物”,中看不中用。

看起來很美,走進去卻有點失望,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還缺什麼?

一座四線城市的科技企業孵化器

何為科技企業孵化器的“軟實力”

在國內,“眾創空間”、“加速器”、“孵化器”經常被混為一談,而國內很多孵化器也集三者功能於一身。其實三者還是有明顯差別的。艾瑞諮詢在其《中國產業創新孵化器行業研究報告》(2019年)給出了三者的差別,見下圖所示。

看起來很美,走進去卻有點失望,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還缺什麼?

圖片來自艾瑞諮詢研究院

除了在硬件條件外,其餘均可算作包含三種功能孵化器的軟實力。一個項目進入孵化器前,它的產品或成果均是實驗室級別,尚未能實現實用化應用。而孵化器解決的就是從實驗室級別到最終成熟產品中間的過程。

而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解決是資金支持,如何能引入到持續的資金支持項目朝投入市場的方向邁進,是創業者面臨的首個關口。其次是技術支持,如何能夠使項目成果打造更具有技術含量,創業者不是技術多面手,需要一定其他領域的技術支持。

看起來很美,走進去卻有點失望,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還缺什麼?

資金和技術支持是孵化器需提供的服務

當進入孵化器的項目受到資金和技術的催化下,逐步打磨成市場需求的模樣的時候,就需要市場營銷諮詢和下游產業鏈的服務。市場諮詢可以為創業者提供產品的市場前景,和進軍的市場方向。而下游的產業鏈則是創業者研發的產品是否能夠批量化生產決定因素。

看起來很美,走進去卻有點失望,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還缺什麼?

創業者大多缺乏商業營銷能力,需提供服務

看起來很美,走進去卻有點失望,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還缺什麼?

下游的產業鏈決定產品能否規模化生產

這以上的一切,可以看做衡量一個科技企業孵化器的“軟實力”的指標。

孵化器現有的不足

國內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多數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組建的,由地方政府負責提供政策和場所地點的支持,央企、國企、大型民企、外企等注入資金組建孵化器公司,最後孵化的創業成果部分被所注入資金的企業消化,部分直接邁入市場。

這些孵化器有些具有天然的優勢,比如政策的支持可以一步到位、企業可以提供部分市場等,但同時也有不足的地方。

首先是政府這隻手到底要管到哪,企業又負責什麼的職責不夠明晰。導致這些孵化器們所需的軟實力不知應該誰來出手引導。

看起來很美,走進去卻有點失望,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還缺什麼?

政府與企業的職責界面如雲霧,不夠清晰

其次是各種企業搭建的孵化器各有各的短板。比如央企和國企主導的孵化器市場運作能力不足,而民企和外企主導的孵化器資金的持續投入不能保證等。

再次是對孵化器中創業者的指導較少,創業是一個集技術、營銷、項目管理等一系列因素為一體的工作。如果沒有專業的技術指導,那孵化器就缺乏競爭力,特別是一些三四線城市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缺乏核心的競爭力,這些孵化器最終會被淘汰。

看起來很美,走進去卻有點失望,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還缺什麼?

創業是一個集技術、營銷、項目管理等一系列因素為一體的工作

最後還有產品研製週期和孵化週期的矛盾,在一些孵化器裡,被孵化的創業者們被規定短則半年,長也就2年的的孵化週期,如果超過這個週期,孵化器就會讓這些項目離開,被孵化器認為不成功的項目。而隨著技術的發展,一些新技術研究門檻越來越高,研發週期越來越長。這也就導致了有些想創業孵化的項目不得不退出孵化器這個良好的平臺。

看起來很美,走進去卻有點失望,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還缺什麼?

有些成熟週期長的項目不得不退出孵化器

孵化器未來的路怎麼走

私下認為,有三點很重要:

1、好的孵化器需要有好的創業導師隊伍,在國內很多孵化器的創業導師要麼是外面請來的兼職,不能隨身指導;要麼是孵化器日常運營人員兼職擔當創業導師。這就意味著孵化器的軟實力不夠,如果沒有好的創業導師隊伍,再好的入孵項目也不會成功。

看起來很美,走進去卻有點失望,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還缺什麼?

孵化器要有好的創業導師

2、孵化器要以需求為導向,而不能淪為政績工程。 在一些城市,孵化器是為了存在而存在,這不是真正的孵化器。要不然城市需要什麼,市場需要什麼還沒有搞清楚。那建設的孵化器就像前幾年建設工業園一樣,最終都會成為一片荒地。

3、探索孵化器差異化的發展道路。二三線的城市和北上廣深的孵化器不能都是研究人工智能、大數據、芯片技術。結合各地產業發展現狀,找出差異化的發展道路。另外,央企國企主導的孵化器和民企外企主導的孵化器也要有差異化發展的道路,畢竟,它們遇到的問題不一樣。

寫在最後

華為總裁任正非每年投4億美元支持華為海思打造手機芯片。在2004年10月,華為專門組建了手機芯片研發隊伍,用以解決芯片的問題。今天,華為海思推出的麒麟和巴龍系列,都處於世界領先。

看起來很美,走進去卻有點失望,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還缺什麼?

任正非對待創新需要眾多孵化器學習

任何技術創新都需要土壤、水分。而孵化器正是提供這些東西的最佳平臺。而孵化器缺乏服務能力的軟實力時,提供的土壤和水分不能保證技術創新的發展,因此,孵化器別被自己光鮮的大樓,明亮的辦公場所而沾沾自喜,其實你需要提高的東西還很多。

參考資料:

1.《中國產業創新孵化器行業研究報告》(2019年)(艾瑞諮詢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