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危险时必懂的社会心理学,帮你脱险

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曾震惊了国人。一幼女小悦悦被车两次碾压,周围18名路人竟无一人出手相助,最后小悦悦因为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离开人世。从社会心理学看,是什么照成了这一切呢,旁观者效应?从众心理?还是其他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呢?

悲剧后的社会心理学原因

(一)旁观者效应:

其实类似的悲剧,在历史上,世界各地,甚至在所谓的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层出不穷。早在1964年的美国,3月13日这天,一名年仅28岁的花样少女Kitty Genovese在大街上被一名歹徒当众袭击并最终被刺死。据报道,歹徒袭击过程长达半小时之久,目击者总数高达38人之多,Kitty曾大声向身边围观和经过的路人呼救可惜的是没有一个人试图或者尝试站出来制止凶手最终导致惨案的发生。这场悲剧在美国引起了关注,同时也成为了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的焦点,最终成为经典案例出现在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中。现在社会心理学家撑这一现象为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在社会心理学中,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利他行为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影响因素便是“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指的是,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上文中的Kitty Genovese案例一直被视为“旁观者效应”的经典案例,而如今的小悦悦事件又为“旁观者效应”增加了一个经典案例。

遇到危险时必懂的社会心理学,帮你脱险

(二)社会学习理论

在班杜拉看来,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彭宇扶起路边摔倒的老人最后却被老人反咬一口,最后收到了那份不可置信的判决书。诸如此类“碰瓷”事件在媒体网络上的报道、宣传,强化了人们不能随便对处于危急中的人实施救援的心理,人人都害怕成为彭宇。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首先想到的不再是如何去救,而是该不该去救、救完了以后我会怎么样等…从而导致了救援的耽搁、或不救援。

不得不承认那位老人掀起了我国思想道德的一次大变革。

(三)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认为人们社会活动实质是进行各种的交换,但前提是相互等价地给予或汇报彼此间所需要的事物。

在小悦悦案子中,路人在知觉到小悦悦处于危急状况之时,内心产生了矛盾的心理。不救的话,内心会产生焦虑、愧疚的心情,但是由于旁观者众多,实际上分担到身上的焦虑和矛盾就会变少,“如果每个人都不采取救援措施的话,自己也没必要愧疚”,能够缓解自己的焦虑心理;而反之如果采取救援行动的话,虽然缓解了自己的愧疚心理,但是做出与群体相逆的行为会为其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由于媒体曝光彭宇案以后国人产生的“救人有可能被反咬一口,得不偿失”印象,路人会觉得是回报小于付出的,于是选择了漠视。

(四)群体性的认知失调

小悦悦明明是被车撞伤,旁人救助不会出现类似彭宇案中出现的被讹诈的现象,另外,打电话报警或者给医院都不会遭遇被讹诈的后果。而可能性的原因在于旁观者产生了“小悦悦如果受伤了肯定会被别人救起,一定是自己看错了”这样矛盾的心理,所以就对选择对小悦悦视而不见。

(五)社会抑制行为

个体行为受群体的影响作用,表现为社会促进行为和社会抑制行为。社会促进行为是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活动效率因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出现提高的现象。而社会抑制行为则与此相反,个体活动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受到减弱。社会抑制的主要原因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心理紧张。这种心理紧张主要是由于个体想从群体中得到尊重和赞许的愿望与对自身工作的信心之间的差距造成的。

小悦悦事件中人们表现得便是一种社会抑制行为。

遇到危险时必懂的社会心理学,帮你脱险

(六)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小悦悦事件中,每个人看见其他的旁观者没有采取任何救助行为,受从众心理的影响,服从大多数人而选择冷漠离去。

解救心灵突破一个旁观者

为了消除旁观者效应,一些国家组织相关培训以及进行立法。例如,加拿大魁北克省将救人于危难之中定为法律义务,救助的方式包括亲自救和找人救,除非事情对旁观者有危险,或者旁边有更合适的人来救。美国有专门的“见义勇为法”,不是为了奖励见义勇为者,而是为了保护“见义勇为”者免于受到恶意诉讼而制定的。它保护见义勇为者对受难者的死亡、伤残、残疾不承担法律责任,只要见义勇为者行为理智,出于好意,遵循常识和使用合理的技能。

具体到每个人,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梅利莎·伯克利博士提出如下建议:

如果你是旁观者,发现情况模棱两可,一定要忍住观望别人的本能冲动。如果你认为有人可能需要帮助,就应果断采取行动,毕竟出洋相只会窘几分钟,而你的行动或许可以救人一命。如果现场还有其他人,你要意识到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推卸责任,只要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担起责任。当你还需要发动更多的人一起帮忙时,你要指定具体的一个人上去救人,另外一个人打电话报警——具体的指定会打消人们推卸责任的心理。

如果你不幸成了受害者,需要别人的帮忙,一定要让周围的人明确知道这是危急状况。你要主动让旁观者中的一个人感到有责任帮你渡过难关——在一大群看客围观之下,我们以为大声求救肯定会有人出手,但正确的做法是死死盯住一个人,向着他恳求,告诉他你需要帮忙。这会让他突然感到帮你是责无旁贷的,而且会带动其他人帮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