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唐多令》:故地重遊,年少時的夢想,我們實現了多少?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舟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這是一首劉過的詞,他是南宋文學家,少壯即懷有志節,喜歡讀書論兵法。然四次應舉卻不中,自此流落於江湖,一生布衣,仍好言治國之道、古今歷史。

透過這首詞,我們看到了詩人反思少年的夢想和現實裡的差距。如果明知我們的夢想無法實現,那我們又能否盡力前行?當時光參差,重走少年遊之地,這份思緒將是更濃,我們來看詩人如何排解這份憂愁。


賞析《唐多令》:故地重遊,年少時的夢想,我們實現了多少?


01

讀過這首詞,我們看到千年前的劉過,感慨蘆葉寒沙、時光流逝、南樓垂柳,這一切在詩人眼裡既無金碧輝煌的樓閣,更沒看到清風靚麗的山水。滿眼望去卻是荒草長滿的汀州,而此刻心境也是寒水帶沙,一心淒涼,滿目荒蘆。

詞人寥寥幾筆,時空交錯之間,二十年前的劉國,曾全心效國,願盡全力赴天下建大業。年輕的我們,心性自是如此,渴望展翅飛翔,狂放於四海。這不正是最可貴的初生牛犢不懼虎的精神嗎?


賞析《唐多令》:故地重遊,年少時的夢想,我們實現了多少?


這一切好似豔陽下為夢想而奔跑的少年,月夜裡為牽掛而堅守的好姑娘。詩人生在南宋,風雨飄搖的環境裡,時代日漸飄零。二十年過去了,曾經的安遠樓也已經改成了南樓,四次科舉,未能留名,曾經的理想沒能帶給他任何回應,他的一生卻因為這個理想而凋零憔悴。

一身布衣,一事無成,在國家危難之時,詞人難已壓抑住心中的悲苦。徘徊於江岸,“能幾日,又中秋”。命運就是如此無情,成功也好,失敗也罷,歲月從來不曾特意為人留守。歲月如梭,故地重遊,思索著年少的夢想實現了多少?


賞析《唐多令》:故地重遊,年少時的夢想,我們實現了多少?


02

又是一年中秋,又是一歲時光,未能改變依舊原來的模樣。二十年的時光,足夠讓一個孩童成長為高大的青壯年。追憶往事,最讓人欣慰的應該就是那些默默奮鬥的時日;即使沒能實現理想,那也沒有辜負時光。

有些夢想總是脫離了實際,好似沙漠裡妖豔的玫瑰,哪怕四周荒蕪,了無情趣,它卻依然孤傲地自得其樂。也如寂靜的深夜,一枝曇花選擇偷偷綻放,斗轉星移間,它無需關注,無需喝彩,那一刻只為心中夢想而了卻一生。


賞析《唐多令》:故地重遊,年少時的夢想,我們實現了多少?


人生紛繁,每人都有不同的志向和夢想,世間有太多的夢想充滿了世俗,大多出奇制勝的想法都漸漸被時代磨平了稜角。活在現實,有太多的事與願違,太多的虛情假意,太多的中庸妥協。即使我們依然堅守夢想,卻只能徘徊在放棄和堅守之間。

遇到一處美景,你我都有這樣的想法吧?心中思念的人是否也來過這裡呢?是否站在同一個地方,看到了同一片美景。心有靈犀中,我們又是否共同感嘆,你的夢想也同我一樣堅守過嗎?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錯過,不是失去,更不是悔恨和遺憾;而是一邊後悔和懊喪,一邊又按著原來的慣性生活,不願做任何改變。

千年前的詞人,一身志氣,卻只能在二十年後空嘆息。那些不曾懷揣夢想的人,卻能擁有安穩的人生。人生博弈裡,究竟誰輸誰贏?夢想與現實,永遠是一個殘酷的話題。


賞析《唐多令》:故地重遊,年少時的夢想,我們實現了多少?


03

經歷世間的磨難,卻再也回不到少年時的心境。少年遊,痛快就歡呼雀躍,難受就痛哭流涕。那時除了擁有夢想,還有多次嘗試犯錯後幼稚的資格。而現在連幼稚也已經成了奢望,那正說明我們已經從年少跳入了中年。

長大的人,意味著要學會忍耐,忍耐不得志的煎熬。“終不似,少年遊。”因為少年時無需忍耐,無需隱藏自己;成人之後,我們只能一邊忙碌著大人的事情,一邊故作堅韌。


賞析《唐多令》:故地重遊,年少時的夢想,我們實現了多少?


當你再痛也還在忍耐,再苦也還在堅守,咬緊牙關,只在盡職責做事,那一刻你已經不再是少年了。

與夢想每一次搏鬥留下的傷疤,都是歲月饋贈給我們的成熟,也是少年褪色的鉛華。失去就讓它失去吧,人生既然已經到達新階段,那就無法再回頭。無論好與壞,都將是自己的人生。

人生,就在這樣的底色裡變得血肉豐滿;不負這曾經用力活過的人生,更不負一路相遇的人與事。夢想與現實,因為經歷過了努力,雖然年少不再,新愁替代了舊愁,也意味著成熟了的人生。

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或許正是對夢想最好的安慰,也是對保持努力,最好的嘉獎。


賞析《唐多令》:故地重遊,年少時的夢想,我們實現了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