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多年卻遭一搶而空,大玉米旁1萬5的這個項目真有那麼香嗎?

1

CBD,金水路,中州大道,金二環,在鄭州主城樓盤越來越稀缺的當下,任何一個項目只要能夠打上這幾個標籤,想不引起關注都難。

這便是位於中州大道與福元路交會處的中州府,一個曾爛尾多年,卻在重新入市之後被一搶而空的項目。

爛尾多年卻遭一搶而空,大玉米旁1萬5的這個項目真有那麼香嗎?

估計許多人的朋友圈近期都刷到了有關該項目的營銷信息,“超高性價比,金水區真正的價值高地”等,成為形容項目的諸多關鍵詞。

超高性價比究竟有多高呢?

15×××元/㎡,沒錯,在鄭州三環外諸多項目房價就已突破一萬五的市場行情下,可以想象,這個價格有多誘人。

爛尾多年卻遭一搶而空,大玉米旁1萬5的這個項目真有那麼香嗎?

不僅如此,項目還可以首付分期,2萬即可定房,再交18萬之後,其餘的首付款可分兩年付清,且沒有利息。

在銷售信息釋放之後,項目也不孚眾望,自4月初到如今,數十套房源已經賣得七七八八了。

據說分銷帶看開始後,一天最高成交了1.5億。

目前還只剩下一套144平的房源,據置業顧問現場介紹,這還是因為業主付款出現問題退下來的。

如此火爆的項目在鄭州已經很長時期沒有了,那些買到房的業主們,肯定覺得是撿到漏了。

然而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天上不會掉餡餅,漏也從來不是那麼好撿的。

實際上,中州府是一個早已存在多年,在2000年就已拿地,2005年開啟過團購,且曾經爛尾多年的老盤,最初的名字也不叫中州府,而是世紀豪閣,中州府是後來改的名字。

從正在施工的現場也能夠看出,二號樓樓棟上下部分的防護網明顯不一致,下部分因為風吹日曬明顯比較陳舊,上部分卻很新。

爛尾多年卻遭一搶而空,大玉米旁1萬5的這個項目真有那麼香嗎?

據瞭解,爛尾的原因,是因為項目最早由河南金豪置業與金閣置業決定合作開發,由於兩家公司在開發過程中發生爭執,最終不歡而散,項目也自此停滯了多年。

如今中州府之所以能夠起死回生,煥發第二春,是在相關部門的介入下,項目重新辦好了相關證件。

儘管爛尾多年,但中州府目前的開發商依然是曾經的金豪置業,一個多年停滯的爛尾盤,連開發商都沒變,那些爭相入手的購房者難道心真的這麼大嗎?他們難道就不擔心項目會再次出現爛尾嗎?

綜合種種因素看,這種可能性應該比較小。

首先它已爛尾過一次,既然能夠重出江湖,說明各方面的問題都已處理好,尤其是現下項目下定即可網籤,有公信力作保,很難出問題。

且項目總共四棟樓,其中兩棟樓棟都已封頂,外立面也做得差不多了,這些直觀印象都給了前仆後繼的購房者們以信心。

爛尾多年卻遭一搶而空,大玉米旁1萬5的這個項目真有那麼香嗎?

何況項目位置這麼優越,在周邊房價已經漲到這種程度的情況下,只要有利可圖,沒有理由不開發下去。

因此,從安全性看,這個項目的確沒有太多可擔憂的,不太可能是個坑。

2

雖然中州府再次爛尾的可能性不大,但從項目自身的種種內外條件看,所謂15000的超高性價比,卻很值得商榷。

有目共睹的是,項目優勢的確明顯,地段,交通,配套都很有亮點,無可置疑。

但如果把目光聚焦項目自身,種種劣勢同樣也很突出。

撇除了項目產權已過了20年不談,項目雖然地塊小,只有四棟樓,但容積率卻很高,達到6.1,如此高的密度,不要說普通小區,即便是部分以高容積率著稱的城改項目也不多見。

爛尾多年卻遭一搶而空,大玉米旁1萬5的這個項目真有那麼香嗎?

除了密度高之外,中州府另一大劣勢在於規劃,項目目前實行的還是十多年前的規劃,無論是戶型設計,還是舒適度,都不免已經落後於這個時代的設計水準。

而且這還是個以大戶型為主的項目,主力戶型為116和144㎡,大戶型佔比高當然沒什麼不好,但對於一個容積率過高,相對氣質偏剛需的小區而言,偏改善的大戶型產品因為和小區定位不匹配,後期升值潛力卻很受限。

項目一再被詬病的另一點是出行問題,中州府以南為福元路,和項目緊鄰的這一段,因為下穿隧道的影響,被分割成了左右兩條單行隧道輔路,平時出行難免會擁堵。

爛尾多年卻遭一搶而空,大玉米旁1萬5的這個項目真有那麼香嗎?

由此可見,中州府地段、配套、交通等條件的確優勢明顯,但自身劣勢也很突出,15000的售價固然不能算高,但超高性價比明顯是要打折扣的。

中州府倒是恰好代表了市場上的某一類項目,它們位置不錯,卻是小開發商,品牌上沒什麼名氣,難免讓人擔憂爛尾的風險,而且有可能真會爛尾。

對於這類項目而言,究竟值不值得關注呢?

換句話說,小房企,但位置好,房價便宜的房子究竟能不能買?

這顯然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考慮。

如果該樓盤是開發商開發的第一個項目,這類項目絕對應謹慎對待,尤其是如果項目在正式入市前就已開始過團購,更要如此。

追溯一下那些大部分不能如期交付,甚至爛尾的項目,很多都是首個項目,且前期有過團購,這種行為說明開發商明顯資金不夠充裕。

如果房企雖然不是大品牌,但卻開發過不止一個項目,那麼最好根據它以往開發小區的品質物業水平做決定,如果水平高於平均標準的話,這樣的項目倒也不是不可以考慮。

市場上有些小房企,因為品牌力不足,在產品力上倒會更下功夫,比如高新區的大正水晶森林就很典型,作為一個從許昌地市入鄭的房企,在品牌上沒什麼名氣,但項目無論是外立面,還是產品設計倒是有不少亮點。

同一地段,小房企和大品牌開發的項目差價多少合適入手呢?

一般品牌溢價會在一千左右,如果差價達到兩千,而且該房企考察之後也很靠譜的話,還是更建議選擇單價更低的那個。

注重投資還是自住,對買房的考慮也不太一樣。

如果投資屬性更大的話,同一地段,更建議選擇那個房價更低的項目,畢竟後期在二手房市場上,房價更低,意味著升值潛力更大,也更容易出手。

這只是針對投資而言,如果是自住,且小房企和大品牌房價差不是很大的話,還是更建議選擇後者,畢竟大品牌更注重口碑,不會有那麼多么蛾子出現,品質物業也會更有保證。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