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疾控中心專家孫巍:抓好社區防控 用好防疫“三寶”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趙莉莉、記者林強報道 隨著復工復產復學和公共場所逐步開放,有哪些重點場所、重點單位和重點人群的疫情防控最需要引起特別的重視?在做好個人和家庭防護方面,疾控專家有哪些建議和提示?16日,在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孫巍對這些問題作出解答並給出了提示和建議。

孫巍表示,關於重點場所、重點單位和重點人群,需要重點關注這幾類場所、單位和人群。第一是有高感染風險的場所,比如有新冠病人的診治醫院,還有境外回國人員的轉運工具以及海關和陸地邊境口岸等等這些地方,感染風險還是比較大的,需要重點防範。第二是有人員聚集的場所,包括飛機、高鐵、公共汽車等交通工具,還有一些人群聚集的大型體育活動場所,也包括朋友聚會場所等等。第三是密閉或者是半密閉空間,比如影劇院,或者是包房、包廂,還有電梯轎廂等等。同時還有一些特殊單位,像養老院、福利院、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火車站、機場、監獄等等。關於重點人群,包含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境外來的回國人員。有一些職業暴露人員,比如醫護人員,從事疫情防控的警察、保安,還有保潔人員、服務員等等。

對於重點場所,一定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建築業這類勞動密集型企業,要重點做好返崗員工的跟蹤管理和健康監測。二是文化旅遊、餐飲企業要重點做好預約、分流、限流措施。三是對於物流、快遞業,工作中也要戴口罩,加強工作場所的通風換氣、清潔消毒。四是農貿市場要控制場所人員的密度,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五是客運場站和公共交通工具要做好體溫監測、車輛清潔消毒、通風等。六是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要真正發揮好哨點作用,加強醫護人員自我防護,加強對住院患者和陪護人員管理,防止醫院出現交叉感染。

孫巍提示,在當前的形勢下,面臨著境外病例輸入的風險,面臨著復工復產人員流動的風險,還處在對無症狀感染者進一步調查摸底的階段,在這種情況下要做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一是要儘量減少外出活動,不組織或參與聚餐、聚會,減少人員聚集,沒事少出門、不扎堆,減少到公園、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活動。二是要做好個人防護。上下班或外出首選步行、騎單車或自駕車、錯峰出行。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外出到人員密集場所,要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儘量避免與他人近距離接觸;外出時不要用手觸碰鼻子、揉眼睛,從外面回家後要洗手更換衣物; 居家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環境清潔。三是要做好健康監測,主動做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監測,如有發熱(體溫超過37.3℃)、咳嗽、乏力等症狀,要在做好個人防護基礎上,第一時間到當地定點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對於返崗復工人員,除了做好以上個人防護外,還需要注意上班期間戴好口罩,公共場所保持通風、清潔,接觸公用物品後要勤洗手,辦公期間儘量保持與他人1米以上距離,在單位食堂錯峰取餐,就餐時不要與人交談、避免面對面就餐,儘量打包單獨就餐。

孫巍強調,現階段,黑龍江省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復工復產取得重要進展,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但也要同時看到,一方面防範疫情輸入的壓力正在不斷加大,一方面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的加快恢復也必然會帶來疫情反彈的風險。一定要慎終如始,抓好社區防控,守住社區、村屯防線,堅持用好口罩、測溫、掃碼防疫“三寶”,倡導“少出門、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堅決防止個別散發、偶發病例演變為疫情反彈甚至局部暴發。一定思想不放鬆、工作不鬆勁,強化重點場所、重點單位和重點人群防控,從嚴從實從細把“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要求落實到位,堅決避免疫情形勢逆轉,絕不讓來之不易持續向好的疫情防控形勢發生反彈、出現逆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