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高一理科女,想問一下,高中物理要修煉到什麼程度才能看到題就能有思路?

wenzi容謙


高中物理雖然是理科,但需要背記。背什麼?背公式結論,背錯題,背典型題型。

很多學生學不好物理,其實是被學長學姐嚇得,每一屆都聽別人說物理很難學,帶著畏難情緒去學,結果可想而知。

高中物理跟大學物理本質的區別就是,高中知其然就可以,大學要知其所以然。所以高中的物理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至於題主提到的看到題就有思路,歸根結底就是熟能生巧,對於所有科目適用。提幾點建議:

1.課本為主,每條結論要背熟,推導過程要明白,每條結論其實涵蓋他的適用條件,使用方法。

2.總結記錄典型題型,例如最高點問題等等,無非就幾種模型。

3.總結整理錯題。

不管是典型題型也好,還是錯題集,一定要及時複習鞏固,每週或者沒半個月從頭到尾看一次。這樣才能有效果。

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志願專家武亮


見題有解,這也是我們複習訓練的終極目標。

因為物理高考考的就是熟練,其他科目也是。

這樣的功夫怎樣才能修煉成?甚至修煉出深厚的物理解題功力?

⒈ 透徹理解所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注意是所有,一個也不能少。理解到什麼程度才算是透徹了?簡而言之,對概念和規律要爛熟於心,要信手拈來、如數家珍,決不能含糊其辭、模稜兩可。

理解物理概念要立體化,也就是說,我們要從圖像、文字和公式三個方面去理解,缺一不可。舉例說明:

電阻 R

① 圖像:U-I或I-U圖(線性電阻和非線性電阻的),斜率的含義,圖線和橫軸包圍成的“面積”有沒有確定的物理量?

② 文字即定義: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微觀機制:對金屬導體而言,自由電子在定向移動的過程中,與金屬的正離子頻繁發生碰撞,次數高達1000,000,000,000,000(千萬億)左右,這種碰撞阻礙了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

應該認識到,不論是否通電,導體的電阻都是客觀存在的,只是給導體通電時即刻表現出這種阻礙作用來。

③ 數學表達式

ⅰ 定義式:R=U/Ⅰ

注意:不能說R∝U、R∝1/I(∝讀作“正比於”)

給出了測量導體電阻的一種實驗方法 ── 伏安法

ⅱ 決定式:R=ρL/S(電阻定律)

導體的電阻跟導體的長度L成正比,跟橫截面積S正反比。

──電阻串聯,相當於導體的橫截面積不變,增加了長度,所以,總電阻增大;

──電阻並聯,相當於導體的長度不變,增加了橫截面積,所以,總電阻減小。

課本上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描述,要咬文嚼字地去理解,這就非常考驗我們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了。

例如,楞次定律:感應電流具有這樣的方向,就是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總是”、“阻礙”和“變化”就是定律內容的核心關鍵詞,解釋如下:

① 總是,就是說毫無例外。

② 阻礙不是阻止,阻止就不會發生變化了。

③ 阻礙變化,即“多反少同”,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增多,感應電流的磁場與原磁場反向;穿過閉合迴路的磁通量減少,感應電流的磁場與原磁場同向。

特別是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更是要花工夫去弄清楚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繫。比如,速度和速率、速度變化量和速度變化率、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等等,還有物理規律,例如,接觸力做功和非接觸力(場力)做功、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恆定律。

⒉ 掌握各種典型習題的解題思路,尤其是要牢記解題的切入點或者說關鍵點。比如,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題,不管是已知受力情況,求運動,還是已知運動情況,求受力。加速度都是橋樑,是連接紐帶,一定要想方設法先求出來。

再如,平拋運動軌跡上任意一點的速度矢量三角形、位移矢量三角形,這兩個三角形是解決平拋或類平拋運動問題的關鍵。

⒊ 多做一些立意新穎、構思精巧的習題,用於檢驗自己對以上兩個方面內容的掌握程度,在不斷的試錯和糾錯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以及提高解題能力。

特別推薦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的《一遍過》。

假以時日,一定能得償所願!

加油!加油!

聞達布衣,在廣州任教,二十年的中、高考物理複習、研究經驗,傾心指導學生填報志願,喜歡就關注我,我們一起聊聊教育的那些煩心事、開心事……


物理小師


也許你現在正處於做題毫無頭緒毫無思路的狀態,那麼身為曾經的數學學渣,現在是一名光榮的數學老師,我可以把我的經驗告訴你[微笑]

我在上高二期間,數學考試經常剛過及格線,上課也聽的似懂非懂,這種感覺對於一個想學又學不會的人來說,實在是太痛苦了。當年是2003年,記得非典爆發,學校停課,我們只能在家學習。在那段時間,我苦心鑽研數學,在開學即期末考試時,我的數學居然考了142分。

我具體是這樣做的:

第1步:一定要先看課本,要學會自己揣摩一節課中,課本講了幾個知識點;

第2步:要把課本上對應的習題都學會,並學會歸類,這些習題背後實際上都考察的是哪些知識點,要做上標記,看看哪些知識點考的頻次比較多;

第3步:要把教輔上的習題再動手做一遍,再次確認哪些知識點是常考知識點,並且對應的題型是什麼樣的。

通過以上三步的操作,你會發現,好多題目都是同類型題目,它們考察的核心知識點都是一樣的。那麼你的解題思路自然就打開啦[微笑]

其實學物理和學數學也是一樣的方法,希望我的經驗對你也有用哦,加油吧[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