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沉下去”的干部安心干事创业

“我将以百分之百的拼劲和韧劲,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不负党的期望,不负人民期盼。”今年7月,时任贵州省从江县干部信息中心的副科级干部莫东,因在担任下江镇高明村脱贫攻坚指挥所所长时表现突出,被调任刚边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人民网)

选好干部为人民,落实好“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部”标准,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需要,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既然“人民满意是干部工作的唯一衡量标准”,就应该到群众身边去检阅和选拔干部。

看“绩”提拔,让有为者有位。在关键时刻党员干部敢不敢冲上去,能不能冲上去,这是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试金石。比如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是有生命威胁的,党员干部能不能在一线始终坚守,是“有没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具体衡量。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不是敢于去啃下硬骨头,遇到问题是得过且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五次三番去调研和做思想工作,这样的执着,也是党员干部必须要有的表现。注重在为民担当的一线加大干部选拔的力度,必然能够形成正向激励效应。

容错纠错,为干事者撑腰。对于一些基层干部来说,权责其实并不是对等的,在机构改革之前,不少权限还是县级部门统一管理的。比如“一票否决制”的环保问题,乡镇和村肯定是要管环保的,但是作为乡镇一级来说,是没有执法权的,只能层层汇报,如若上级部门不支持支援,可能收效甚微的。因此,在类似这样的问题中,如若乡镇履行了汇报的责任,落实不力也就不能动辄追全责、打板子,如此才能让基层干部敢于担当,同时勇于履职。

关心关爱,提振攻坚士气。有人说,乡镇干部是“万金油”,什么都要会,但是又干不出什么大事业来。的确,有些乡镇干部留不住,想要把基层当成跳板,往更能够“搭天线”的上级机关部门走;而且基层的条件有限,对于一些城市干部,由家庭照顾不周带来的埋怨,也难免让自己动摇。因此,要及时做好家访工作,主动关心和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才能让沉下去的干部能够安心留下来,全身心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去。(姚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