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浪费巨资的“四不像”烂剧,还是中西结合的创新之举?

这是浪费巨资的“四不像”烂剧,还是中西结合的创新之举?

Photo Credits: Stephanie Berger;Courtesy The Shed.

[ 所有的冒险和创新都有代价 ]

——《龙泉凤舞》观感

三度斩获托尼奖的百老汇资深导演 Jack O'Brien,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在百老汇的世界里,所有声称他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人其实都是在撒谎。若一定要说成就一个艺术作品的秘诀是什么,那就是敢于去冒险。”

说起艺术形式上的冒险,我们不得不提起近日纽约艺术新地标 The Shed 艺术中心开幕季的委约作品《龙泉凤舞》。你一定很难相信,一个作品要如何能同时将这么多耀眼的元素都囊括进来——舞台制作是沉浸式,编舞主打功夫元素,并且还是个音乐剧。与此同时,还要用一个高科技多媒体舞台讲述一个法拉盛的移民故事?这么多新奇重磅的词汇凑在一起,不难引起一个艺术爱好者旺盛的好奇心,忍不住想要一睹为快。

《龙泉凤舞》的演出场地 The McCourt 剧场,是The Shed的最核心剧场空间。该空间可以容纳将近1200名观众坐席,这个坐席规模是小型百老汇剧场的两倍以上。

没有所谓传统的幕布相间隔,顺着剧场一边的走道在幽暗的深蓝色灯光中缓缓入场,我们仿佛直接进入了一个大型沉浸式展览空间。核心场景设计是一排在灯光中游动的带状光幕,低垂至与观众视线水平的位置,混合着空气中弥漫的蓝色烟雾,用极度抽象而又简洁的方式实现了“宛若置身龙腹”的奇妙体验

这是浪费巨资的“四不像”烂剧,还是中西结合的创新之举?

Photo Credits: Stephanie Berger;Courtesy The Shed.

《龙泉凤舞》所讲述的故事发生今天和18年后的法拉盛。纽约皇后区法拉盛的一座龙祠(House of Dragon)内有一湾“龙泉”(Dragon Spring),里面流淌著长生不老的灵药。功夫大师孤峰和他的一众弟子们世代守护着龙泉。孤峰的女儿小莲一心想反抗父亲的严格管教,和风度翩翩的道格·平司私会逃走,丝毫没有看出道格追求她的真实意图。在小莲为道格生下龙凤胎“小龙”和“小凤”之后, 这对兄妹出生便失散,最后终于团聚,齐心协力面对龙祠的背叛者,唤醒了龙泉的力量“龙凤之力”。

去看《龙泉凤舞》之前,在所有前期宣传的铺垫下,我对这部作品的期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前期叶锦添作为美术指导设计的“宛若置身龙腹之中”的沉浸式舞台到底会如何呈现?二,如何运用一个高科技舞台讲述一个移民文化中关于人和家庭的故事?三,功夫这一东方元素的编舞和西方传统音乐剧的结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化学反应?

6月27日,《龙泉凤舞》在 The Shed 盛大开幕,看完首场演出之后我心情十分复杂。整个舞台和灯光设计亮点颇多,在纽约能够经历可以身临其境的武侠世界实在是非常难得的体验。但尽管该作品拥有强大的制作班底并敢于做出这样高风险的创意尝试,作为一个观众还是不得不对作品的叙事呈现持保留意见。

这是浪费巨资的“四不像”烂剧,还是中西结合的创新之举?

Photo Credits: Stephanie Berger;Courtesy The Shed.

- 移民故事? -

首先,故事的移民背景杂糅失真,缺乏信服感。由于舞台设计主要走的是抽象风格,舞台上并没有出现具象的法拉盛地标(如的新世界商场、奶茶店和驾校招牌) 并无可厚非。但故事中关于“龙泉”的部分实在像极了武侠剧中的深山道人修炼的场所,这样的武侠背景与法拉盛嘈杂的街市,实在很难通过观众的“想象力”来进行牵强的融合。如果一定需要场景设定,也应该对故事的设定有一个基本的交代——为什么这样一位武功高手会出现在法拉盛?他守护的那湾长生不老的龙泉又和法拉盛的移民历史有怎样的渊源?赋予武侠故事新的背景本身是有趣的尝试,但呈现出的效果不应该是矿泉水瓶硬拧上了红酒的橡木塞。

再则,一个所谓的基于法拉盛的移民故事,除了故事“应该是”发生在法拉盛之外,这个故事里还有什么地方真正的触碰到了移民本身的经历?有没有文化融合中带来的碰触和尴尬?有没有对故土和新国度中产生的撕扯和困惑?有没有因为身份的尴尬平添的些许挣扎?并没有。每个移民家庭确实经历的故事都不尽相同,很难用集体记忆一概而论。但这个故事本身没有细腻地触碰到人类经历触发的情感体验本身,因而恐怕也很难触动观众内心的情绪共鸣。

这是浪费巨资的“四不像”烂剧,还是中西结合的创新之举?

Photo Credits: Stephanie Berger;Courtesy The Shed.

剧中的龙泉

这是浪费巨资的“四不像”烂剧,还是中西结合的创新之举?

纽约 Flushing 街区

- 武侠元素? -

设计团队精心烘托出的武侠仙境着实几次让人眼前一亮。真实的水和火的出现在舞台上效果出众

,让观众们一会儿置身逍遥子的不老长生谷,一会儿仿佛目睹了某神秘帮派仪式。同时散落整个剧场空间的灯光仿若五彩琉璃一般美若幻境。对 The McCourt 剧场的空中绳索的巧妙运用也将故事中的几个节点推向高潮。

在这样的豪华舞美班底加持下,本应该是解决了武侠故事的舞台呈现中最难的部分。然而非常可惜,由于叙事的拖沓和信息的错位,在舞台灿若星河的时候观众却对情节本身云里雾里。观众的情绪没有最基本的故事推进作为支撑,绚烂的舞台只能是遗憾的空有其表。

这是浪费巨资的“四不像”烂剧,还是中西结合的创新之举?

Photo Credits: Sara Krulwich/The New York Times

所谓的武侠世界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是一群经过严格武术训练的演员在精美的舞台上用矫健的身姿舞拳弄棍吗? 真的很可惜,这样一部有金庸老先生的孙女加盟的世界级巨作,却并没有抓住武侠文化中真正的血肉与江湖。我们所热爱的武侠世界中丰富盛大的想象力,侠之大者的狭义情怀,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险恶江湖里的侠骨柔情,在这部作品里都没有半点影子。尤其难以忍受的是故事中正邪两立、没有任何层次感的人物刻画,进一步架空了人物说话做事的动机。种种,实在是这样的团队不应该出现的问题。

并非说所有的武侠故事都一定要向文学作品中塑造出的江湖看齐,但不能对武侠文化进行 重新构想之后又不把构建出的新世界的信息补充完整,而只是突兀的留下一个抽离的设定。剧中原本想要突显未来感的服装造型设计对于剧情架空这一点来说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是浪费巨资的“四不像”烂剧,还是中西结合的创新之举?

Photo Credits: Stephanie Berger;Courtesy The Shed.

这是浪费巨资的“四不像”烂剧,还是中西结合的创新之举?

Photo Credits: Stephanie Berger;Courtesy The Shed.

这就好比主创团队想要引领着观众向未知的领域迈出一步,却又没有准备好落脚之地——观众们只得无奈在武侠和魔幻之间一脚踩空

- 正剧喜剧? -

自从Preview开始就有不少观众开始说,该剧目是一个四不像。我们观剧群里也有朋友精辟地总结说:“它应该是舞者、武术爱好者眼里的音乐剧,音乐剧人、武术爱好者眼里的舞剧,舞者、音乐剧人眼里的武打剧。” 笑倒了不少群友。

的确,生活在纽约较为熟悉百老汇音乐剧的我们,可能尤其难以接受其自称“音乐剧”的这个属性。自20世纪初,歌舞大王齐格飞将法国的歌厅秀引入美国,音乐剧便开始如遇春雨一般在纽约百老汇肆意地生长和发展壮大。70年代,师从汉默斯坦二世(Hammerstein II) 的史蒂芬·桑德海姆 (Stephen Sondheim) 青出于蓝地创作了音乐剧《伙伴们》(Company)开始,音乐剧里的歌曲必须要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就几乎成为了约定俗成的定律。与Ben Brantley同为纽约时报的首席戏剧评论员的Jesse Green也在这次对《龙泉凤舞》的评论中指出, 这部剧中的大部分歌曲要么脱离了故事背景,要么只能算作环境音乐,没有哪一首歌真的推动了情节发展 (“None of it furthers the plot.”)。

这是浪费巨资的“四不像”烂剧,还是中西结合的创新之举?

百老汇剧目 《伙伴们》Company 原版卡斯

这是浪费巨资的“四不像”烂剧,还是中西结合的创新之举?

图片来源:masterworksbroadway

Stephen Sondheim (左) 在现场指导

在我个人看来,该剧确实存在类型模糊的问题,但算不上“音乐剧”本身并不是个很大的问题。

何况音乐剧本就是一个西方话语权的艺术概念,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如果对原装概念进行颠覆本也无可厚非。

真正让我觉得有问题的是,该剧对于喜剧和正剧边界地把控产生了不可调和的违和感,而这种违和感直接影响了观众的情绪共鸣。剧中人物时常偶然冒出一两句诙谐幽默的台词逗乐全场,而在我看来每一次类似的幽默都出现得不合时宜。

成功地调节现场气氛本该是一件好事,喜剧和正剧的边界也并非不可挑战。我最喜欢的讲述华裔故事的黑色喜剧之一是曾在Urban Stages Theatre (外百老汇)上演的朱宜的作品《杂音》(A Deal),该剧的从头笑到尾让人笑个不停,却丝毫不影响我在关键时候为主人公捏一把冷汗,也全然不妨碍我在开怀大笑的同时感到于我心有戚戚焉。而《龙泉凤舞》里那几句逗趣的台词却一再打乱原本就较为散乱的叙事,使观众的情绪代入更加困难。

这是浪费巨资的“四不像”烂剧,还是中西结合的创新之举?

Photo Credits to Ben Hider

朱宜的作品 《杂音》A Deal

所以说,剧目类型的“四不像”本身不是问题的核心,因为艺术尝试和创造本身就可能需要冒险将不同的风格或是类别放在一起进行融合和再创造。悲剧和喜剧可以巧妙地交织成黑色幽默,早期音乐剧里的歌曲也并非都会对故事情节产生推动作用。遗憾的是,音乐本身亮点寥寥,现场的演唱效果可能也由于种种原因差强人意,确实达不到观众们对这样一个豪华制作班底的期待。

- 是不是真的沉浸式? -

现在让我们回到一个重要的话题,那就是《龙泉凤舞》的呈现方式,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沉浸式艺术作品?

要回答这一个问题,我想首先邀请大家回顾一篇我们上周的文章:

当我们谈论沉浸式戏剧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在文章的最后,结合戏剧评论家Jonathan Mandell在总结的现代沉浸式戏剧共享的几点特质,我们自己对沉浸式戏剧的共性也做出了简单的小结:

1、模拟真实环境的空间设计,这种切实的、可感知的环境产生的“迷失感”,帮助观众相信自己是就是戏剧本身的一部分;

2、主动体验,即观众自己可以把握体验作品的方式和程度;

3、互动性,即演员和观众之间互动式的交流。

4、多感官体验,即除了一般的视觉、听觉,还会触动嗅觉、味觉和触觉。

从上述几点来说,我觉得《龙泉凤舞》很好地满足了第一点。就像我在文章开头描述的剧场空间一样,那仿若近在咫尺的灵动光影和灯光烟雾效果的很好的呈现了一个沉浸式的舞台空间,让我确有坐于龙腹之中的体验。本以为“宛若龙腹之中”的舞台设计会有很多涉及到龙身细节的设计,但实际上看到的这种

抽象而简洁的艺术设计风格更加让我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这是浪费巨资的“四不像”烂剧,还是中西结合的创新之举?

Photo Credits: Stephanie Berger;Courtesy The Shed.

但就另外三点而言,很显然,相对于沉浸式戏剧的形式来说,《龙泉凤舞》在舞台形式上还是更偏向传统戏剧——演员和观众并没有互动交流,观众的体验也更多只是被动地接受,且仅限于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因此,

我个人认为《龙泉凤舞》的舞台设计确实是一个优雅的沉浸式的呈现,但是剧目本身并不能真的算作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沉浸式戏剧作品。

- 路在何方? -

很多人看过这个剧之后大概都多少会有些失望。纽约时报的评论甚至直接在Opening Night Review的最后一部分开始斥责 The Shed 作为一个坐拥7550万美元公共资金支持的非营利艺术机构,不应该把钱花在这样的一个令人失望的作品上。对于这一点,我个人却持有一点不同的意见。

回到文章的开头,我非常认同Jack O’Brien对于戏剧艺术的想法,那就是我们要永远不断地去冒险,不断地去追求艺术层面的颠覆与革新,不论这个想法会不会失败,不论它讨不讨评论家的欢心,观众们又会不会买账。

显然,如果要做到这一点,艺术家们就需要来自政府和公共基金的支持来给他们提供一个相对而言不必惧怕失败的创作环境。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除了时代广场附近的百老汇生态圈之外,还活跃着那么多生生不息大大小小的非营利剧院。

他们的存在,一直默默对抗着百老汇上已经非常成熟的商业模式带来的流水线式的音乐剧“文化产品”。

这是浪费巨资的“四不像”烂剧,还是中西结合的创新之举?

Photo Credits: Stephanie Berger;Courtesy The Shed.

在我们为喜欢的艺术品欢呼雀跃,又为不喜欢的作品扼腕痛惜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一点——有人冒险就会有人失败,有人敢赌就要有人服输。

《龙泉凤舞》在我看来的确是令人非常遗憾的一次尝试。但至少,在曾经没有人想到要去尝试的方向上,《龙泉凤舞》给未来的艺术形式探索明确指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作为艺术家,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冒险去拓宽艺术的边界?作为观众,我们又应不应该继续支持艺术家们去做大胆的艺术尝试呢?

我觉得是要的,并且还很有必要。

你觉得呢?

这是浪费巨资的“四不像”烂剧,还是中西结合的创新之举?

Photo Credits: Stephanie Berger Courtesy The Shed.

文/ 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