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献词」中华第一陵

二十五年前,一名来自北京的记者写下了这篇报告文学,用深情、朴素、厚重的文字记录了一位炎黄子孙的赤子之心,二十五年后,我们回味她的文字,追溯着她的脚步,仿佛又回到1995年桥山之上那场盛大的公祭典礼之中,感受到这篇穿越了二十五年的文字后面,难以割舍的情愫。

报告文学 ||「黄帝陵献词」中华第一陵

韩小蕙和季羡林先生在北大合影

作者:韩小蕙,光明日报社《文荟》副刊主编,高级编辑,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北京作协签约作家,北京市东城区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韩小蕙散文代表作》等20部。有作品被译往美国、匈牙利、韩国等。获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韬奋新闻奖、首届冰心散文奖、首届郭沫若散文优秀编辑奖、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奖。

报告文学 ||「黄帝陵献词」中华第一陵

中 华 第 一 陵

——黄 帝 陵 献 词

汉武祭陵唐建庙,

到了宋代把庙迁,

不论谁来做皇帝,

登基都不忘祖先。

——黄帝陵童谣

报告文学 ||「黄帝陵献词」中华第一陵

引 子

  这是一张年轻的面孔,庄严,凝重,肃穆、神圣。

  当我们的车队驶过时,他“啪”地立正,敬礼,用足全身力气,把右臂一丝不苟地举成90度直角,以一个军人的最高礼节,表达出他的崇敬之情。

  从西安到黄帝陵,行程300余里,用时5个多钟头,在每一山梁、高坡、大峁、兀塬处,都曾见到这样一位位年轻的武警战士,庄严地向我们的车队抬起手臂。浑厚雄壮的黄土地,把他们衬托得格外挺拔,以至于我们的心神,也随之飞扬起来……

  在这个据说是不屑讲究权威的时代,是什么吸引了这些威严的士兵呢?

  是黄帝——更准确说,是对我们中华古老民族的尊崇和热爱,使他们变得如此超凡。

  五千年前的黄帝,是我们伟大民族的人文初祖。

  我们的车队,是乙亥(1995)年清明,前往黄帝陵祭祖的一行中华儿女。

  黄帝到底是谁?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你知道黄帝么?

  没有人不知道。

  就连村妇、愚童也没有例外。因为“炎黄子孙”不但是挂在我们嘴边上的最常用语,而且也是流淌在我们血脉当中的不息血液。有一天我在北京繁华的银街上,竟见这样一条气势恢宏的广告:“炎黄面孔,华夏风采”。可见,炎黄二帝在我们这些后世子孙的心庙里,占据着怎样至尊的位置。

  但是且慢,我就要考考你了,以下四个问题:①黄帝到底是谁?②黄帝有什么功绩?③黄帝身后葬于何处?④后世子孙又为何要年年大祭黄帝?

还是让历史学家来回答你吧:

⒈《史记·五帝本纪》,大史学家司马迁写道:“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就是说,黄帝和我们一样,是实实在在的人,而非神灵。他叫公孙轩辕,从一出生起,就显示出卓尔不凡的才能。

⒉《抱朴子》《鬻子》《淮南子》《黄帝巾几铭》《轩辕黄帝传》,都记述了黄帝的五大功绩:①黄帝的发明创造不少于30种,例如井的发明,房屋的建造,服饰、釜甑、灶、杵臼、陶器、舟车的创制,交换与市场、原始天文历法的创立,婚嫁制度的改进,弓矢的创制与战阵兵法的讲究,特别是原始文字的创制等等。②率领百姓,带头农耕、纺织、狩猎,战胜了险恶的大自然,建立起老祖宗的家园。③经过52次战斗,打败蚩龙,统一各部落,结束了人类社会的野蛮时代,进入到文明社会。④为了寻求治理天下之道,曾广泛游历,体察民情,找寻真理。⑤勤俭朴实,自重自律,“声禁重,色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

  瞧瞧,黄帝多么能干呀,上天入地无所不包,黄帝成了一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实际上,史学家们认为,这是后世子孙把我们的祖先的众多发明创造、功勋政绩,都记于黄帝名下,所表明的心思不言而喻——我们华夏民族是个了不起的伟大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史曾作出了辉煌灿烂的贡献。

⒊ 所以咱们这些黄皮肤的后世子孙,没有一个不以老祖宗为自豪的。甚至还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都说这位伟大的老祖宗是葬于自己的地界。目前已至少有陕西黄陵、河北涿鹿、山东曲阜、河南闵山和甘肃正宁五个地方,都争说自己是黄帝的守陵儿女。其实,何不把眼光放开来,落点在我们14亿中国人民和5000万海外同胞身上呢——我们不都是炎黄子孙吗?所以甲戌年间,李瑞环同志来到黄陵,谆谆告诫大家不要再争了,还是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吧。

⒋ 至于后世子孙为什么要年年大祭黄帝,则更是说来话长,要先从一则历史故事引来:

  相传公元前110年秋天,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率领18万大军北征朔方。路过桥山时,发现其上有高大雄伟的黄帝陵,停止行军,令士兵一人一担土,一夜之间,就在黄帝陵寝前堆起一座20米高的“九转祈仙台”。第二天清晨,汉武帝率军祭陵,又登上“祈仙台”祷告。这就是“18万大军祭黄陵”的故事。

  从此之后,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隆重地祭祀黄帝始祖了,详情无需去翻检古籍,但从本文开篇所引的那首黄陵民谣中,即可读出历史祭坛上的一番番盛况。不消说,那些匆匆而过的历代皇帝们,各自藏有绵延万世的祈求;然而也有为推动历史的前进,各种政治力量、各个党派团体在老祖宗的陵坛前,共同祭上一杯酒的。

  最令人瞩目的一次,是1937年芦沟桥炮声呼啸的前夜,中国共产党特派林伯渠代表苏维埃政府,中国国民党特派张继、顾祝同代表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共同来到桥山,以鲜花时果之仪,祭黄帝于民族危难之前。林伯渠带来了毛泽东主席亲笔手书的祭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何等激扬历史的文字,想当年曾怎样激励我四万万炎黄同胞奋起自救的信心!我想,即使苍天无泪,也会唤请黄帝老祖宗的精魂贯于天地长虹,广庇万物,荫佑子孙的。历史是从不亏待正义、善良与良知的。

  从彼时到今天已几十年过去,岁月荏苒,风云变幻,毛泽东、林伯渠、张继、顾祝同均已乘鹤西去,然而历史是写下来了,并还将继续写下去。

报告文学 ||「黄帝陵献词」中华第一陵

祭 祀 大 礼

  乙亥(1995)年清明节,在万众的翘首等待之中,终于庄严地莅临了。

  这一天高天辽阔,万里澄碧。金黄色的晨曦垂拂着黄土高原上一张张生动的脸,人们像过年一样穿起新衣服,老汉和娃儿们的黑瞳仁里都闪耀着兴奋之光。据悉,第一批登上桥山的人,子夜前就来到陵前守候了。等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代表缓步登山之时,夹道两旁,苍松翠柏之间,早已密密匝匝站满了黄陵县以及周边各县的十万守陵儿女。

  历史也曾间歇过。但自从1980年恢复黄帝陵祭祀活动以来,黄帝祭典已越来越受到当地以及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关注,并已演化成公祭、民祭两大仪式。祭黄帝已不仅仅是缅怀祖先,培上一抔土,它已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誓师仪式。

  上午9时许,我们胸佩红色缎带簇镶着的轩辕黄帝铜像,在黄帝陵庙前就位,等待祭陵仪式的开始。在队伍前排,肃立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博士、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将军、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同志,以及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港澳台等全国各地的代表。春风掠过他们的额际,掀起几缕发丝,像是在问询他们此刻的感受? 有人在凝望,有人在冥思,有人思接千载,在与历史老人对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务院即把黄帝陵列为古墓葬第一号。现存陵前祭亭为清代建筑,已油饰一新,虽不高大入云,但仙气风飘,处处氤氲着一种非同寻常的帝王之气。黑色的陵碑有两人多高,上面“黄帝陵”三个金黄色大字苍劲古朴,是1958年郭沫若手书。庙前两根红漆大柱上挂着版匾,不知何人所撰,为:

启华夏宏图盖世功勋百代仰

创文明伟业惠民恩德万世崇

  三炷碗口粗的大香,还有六簇细密的小香,供奉在陵前的紫红色大台案上,青烟袅袅,香气缭绕,顿使人油然生出纯净心灵、澄彻心扉的意念,一时好像被洗净了五脏六腑。

报告文学 ||「黄帝陵献词」中华第一陵

  上午9时50分,祭祀大礼正式开始,这是取“九五之尊”之意。在祭祀乐曲声中,吴阶平副委员长带头走向前去,敬献花篮。他仔细地将花篮上的红色缎带抚平,上面写的是“黄帝功德永垂不朽”,然后退步,立正,肃然三鞠躬。这位风度翩然的大医学博士,中国最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昨天刚刚在延安做了一场“应该怎样做医生”的精彩报告,赢得满场崇敬;今天风尘仆仆赶到这里,代表全国人大向黄帝致祭。我很想知道,他心里翻卷着怎样的情感风云?

  吴副委员长是这样告诉我的:“黄帝开拓的事业对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意义,然而更大的意义还在今天——经过了曲折的道路,我们在中华内外所显示的大团结、大成就。人大常委会之所以表示对这项活动的支持,是因为这是民族的大事情,炎黄子孙要团结起来,振兴发展,取得应有的国际地位,再展辉煌。”

报告文学 ||「黄帝陵献词」中华第一陵

  他的语调很平缓,以他一贯特有的文质彬彬的风度。然而在我眼前,却展现出一幅高天阔地的江山万里图。再展民族辉煌,这已是几世几代炎黄子孙的魂牵梦萦,它也是我们民族今天的伟大目标。如此说来,也突然释开了一个久存我心中的疑惑:去年清明(1994年,编者注),我突然从“新闻联播”中听到李瑞环同志参加祭祀黄帝陵并发表谈话的消息,当时心中一动,不大理解黄帝陵何以这样重要?今天身临其境,对祭陵的意义领悟至深了。

  与我的想象稍有不同的,是这样庄严、隆重而高规格的祭祀大礼,却非常简洁朴素。敬献花篮、祭品之后,向黄帝像三鞠躬,绕陵一周,全部仪式即结束了。下山的时候,我碰到一位来自台湾的老人,他已八十有五,腰背有些驼了,步履也有些蹒跚。我问:“您老为何不远万里而来呀?”

  他答:“今日了却平生一大心愿,不亦快哉!姑娘,你可能有所不知,我们在台湾,年年清明时节,也都要面对黄陵,隔海遥祭呀。”

  原来如此!我的心海里,顿时萦绕出《诗经·东山》那一段凄绝的旋律:

我徂东山(我在东山戍边),

慆慆不归(久久不能归家)。

我来自东(我从东方来时),

零雨其濛(正下着濛濛细雨)。

我东曰归(我准备回家啊),

我心西悲(心儿已经向西而悲)

……

  但愿黄帝佑我后世子孙早日完成民族的统一大业吧!

报告文学 ||「黄帝陵献词」中华第一陵

谒 黄

“黄帝崩,葬桥山”。太史公司马迁这寥寥六个字,使得桥山成为名传千古的胜地。

  其实,即使以城市人的眼光,桥山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山,而是同北京的景山、万寿山、香山一样,是一座公园式的丘陵。清明时节,陕北高原还是荒凉的一片黄色,唯松柏参天的桥山之上,已摇荡起漾人的绿意。

  黄帝庙坐落在桥山东麓。

  从古籍得知,黄帝庙最早建于桥山西麓,宋太祖开宝五年移建于今址,以后历经千年兵火,万事喧嚣,时断时续,历代维修至今。同古朴的陵墓风范一样,黄帝庙亦无后世皇帝那种镶金嵌银的尚奢之气,而是简洁,无华,质拙,沉稳,呈一派可人的淳朴古风。

报告文学 ||「黄帝陵献词」中华第一陵

  当我随瞻仰的人流迈进正殿之际,便暗自一惊:大殿里没有浮彩艳色的塑像,没有雕龙饰凤的龙庭,没有虚张声势的文臣,没有凶神恶煞的武将……不,黄帝庙摒却了一切不属于它的世俗之气,只保留着高贵的人文本真——这里只有一尊石刻拓片黄帝像,悬挂在大殿的正面墙上。细察此像,轩辕黄帝全不像后来的统治者一样正襟危坐,道貌岸然,而是取站立姿势,步履向东又回首西望,抬臂扬手,像是在向他的人民讲解什么,召唤他们随之而去。我的感觉,与其说这是至尊的帝王,不如说是一位慈善的老农。这样亲切的帝王像,在我的记忆中,还是第一次见到。我想,后世子孙之所以把黄帝尊为“人文初祖”,除了纪念他的功绩之外,还有他身上所具有的文明美德。

  黄帝庙区里文物颇多,最珍贵的,还属那株闻名中外的“黄帝手植柏”,现存世人的印象,它就是黄帝陵的图徽。它是否为黄帝亲手种植,已无关宏旨,其重要性在于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株柏树,已有5000年生命,可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人。因此,这株七个人也抱不赢的大树有如神灵,也受到外国人的景仰,1982年英国林业专家罗皮尔等人来此,将这株古柏定名为“世界柏树之父”。而我呢,更愿意极而言之——当我看到来来往往的炎黄同胞,依偎在它参天蔽日的浓荫里,我觉得将它视作我们的民族之魂,也未尝不可。

报告文学 ||「黄帝陵献词」中华第一陵

修 大 工 程

  作为黄帝的子孙,华夏民族历来重视崇拜祖德。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黄帝陵残破了又修葺,修葺了又残破,几许几何,有多少兴衰盛事,早已淹灭在历史的往昔里。但逢国泰民安之日,就必有修缮之举。

  1955年,毛泽东在陈嘉庚先生向他反映黄帝陵陵山荒芜、庙宇残破、无人看管……的信上批示,并把信转给周恩来总理。在毛、周的直接关怀下,黄帝陵被整修一新。以后第二次大修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将十年浩劫的遗难全部解决。

  此番陕西省的报告,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和李鹏同志,分别为整修黄帝陵题了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发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表明了党中央对整修工作的关怀。1992年,为整修黄帝陵募集资金的专门机构“黄帝陵基金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立,许多老同志、老前辈,老学者如李瑞环、薄一波、萧克、王光英、程思远、庄炎林、任继愈、荣高棠、张岱年、冯其庸……欣然担任基金会要职。至此,整修黄帝陵的意义,已突破历代的境界,提升到“民族凝聚”的高度。

报告文学 ||「黄帝陵献词」中华第一陵

  经过全国和海外著名专家戴念慈、吴良镛、周干峙、杨洪勋、谢辰生、罗哲文、汪国瑜、李道增、齐康、张锦秋……的规划设计,整修总体规划经过六次大规模的研讨论证,终于经由国家有关部局的批准而正式实施。

  也就是说,这一次在我们手上整修祖陵祖庙,应该、将要、也必须做得比历朝历代都好。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还需要展开文学幻想的双翼。古代先贤的才智并不比今人稍逊,不付出十倍八倍的努力,我们还不见得能与古人匹敌!

  新方案包括了建造轩辕桥、引水造印池、修建祭祀大殿、功德坛、龙驭阁等数项工程,将以“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原则,体现轩辕黄帝寝陵天地合一、博大精深的圣地气势。其工程浩大,气魄宏伟,当然,这些目前还停留在图纸上,已完成的有碧绿的印池,水已被引来,其上跨着大青石筑成的轩辕桥。5000块硕大的鹅卵石已全部就位,每一块叠加起来,就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陕西不愧是出文人才子之地。我特别欣赏不知出自谁人之手的《为整修黄帝陵恳吁海外炎黄子孙书》:“华夏历史,沧海桑田,然朝野共祭吾祖轩辕,数千年未曾间衰。凡我黄帝子孙,华夏后裔,遑论春风得意抑或风雨黄昏,遑论乐居家园抑或漂泊异域,心存黄陵圣地一片,无不魂牵梦绕,翘首引颈,意往神驰……”

  这诗一样的词句,像烈火一样炙热了我的心。从这一刻起,我觉得整修黄帝陵工程,并非遥远于我无干的他人事了——我不也是轩辕的后代?有一个声音在心里经久不息地响起来:

“你该为黄帝陵做些什么?”

中华民族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我深信:我们不但能把黄帝陵整修好,还能对全世界的文明进步,做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新贡献!

(1995年5月写于北京协和大院)

本文首次刊登在1995年5月31日的《光明日报》,后转载于1995年第9期《新华文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