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太晚是智商低?寶寶走路須知,媽媽再也不犯錯!

我們經常聽見老人們說,孩子起步太晚是智商低的原因,所以很多人都希望孩子能快點開始走路,認為這樣的孩子將來才會聰明,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前幾天我們小區的幾個媽媽們在一起聊天,劉媽媽就問到了這個問題,她家的寶寶現在8個月了,最近才開始爬著走,也不能爬太久。她婆婆就特別擔心,總是說別人家的8個多月就能走路了,每天還想方設法的讓孩子站起來,都將孩子整哭了幾次。

劉媽媽剛開始跟婆婆講道理,讓她不要著急,孩子晚一點沒關係,但是婆婆認為晚起步的孩子就是特別笨的,還責怪劉媽媽不重視孩子,最後也是鬧得不歡而散。

走路太晚是智商低?寶寶走路須知,媽媽再也不犯錯!

劉媽媽也是充滿著疑問,難道真的是自己不重視孩子,到底孩子什麼時候走路才是最好的時間?

譚媽媽在這裡要提醒各位媽媽們,孩子並不是起步越早越好的,孩子太小,骨骼發育不完善,而走路是需要雙腿支撐著全身的重量,腿部的壓力太大,長時間的站立或者是走路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形成O型腿或是X型腿。

我們帶著孩子出去玩的時候,經常會看大8~10個月大小的寶寶在走路,有些奶奶會帶著孩子來問你,你家孩子多大了啊,一歲怎麼還沒開始走路啊?我們家的小孫子8個月就開始走路了,後面就買了學步車,你看現在走的多快!話語中帶著滿滿的自豪。

聽到這些很多熱心家長都會來問你,是不是補鈣不夠?要不要去醫院看一下?是不是缺營養啊?快買個學步車吧,走路快。。。

走路太晚是智商低?寶寶走路須知,媽媽再也不犯錯!

我這個做育兒師十幾年的人就納悶了:究竟是誰說孩子一歲就要開始走路了!

有句老話說:反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孩子的生長髮育當然也不例外,每個時間段都有他該做的事,並不是越快越好的。

孩子的生長髮育只要在下表的時間範圍內,媽媽就大可不比擔心:

走路太晚是智商低?寶寶走路須知,媽媽再也不犯錯!

也有很多孩子在16~17個月才開始走路,當然如果到了這個時間段還沒有獨走的傾向,媽媽們就要帶孩子去看一下兒科醫生了!

我們在發現孩子已經開始自己扶著東西,想要站起來的時候,可以適當給予一些幫助。讓孩子樹立對站立和走路的興趣和信心。

當孩子經過了爬行已經到了扶站的階段的時候,家長們不能急於求成,聽劉媽媽說,她家的寶寶現在有在試著站起來,但孩子才剛有扶東西的傾向,婆婆就跑過來將孩子抱著站起來,孩子剛想坐下,婆婆卻老是不讓坐。

我們發現孩子在慢慢站起來的時候,只需要在旁邊做保護動作就可以了,千萬過多接觸或者拉扯孩子的身體,如果第一次站立,但不知道怎樣坐下時,媽媽需要教他怎樣彎曲膝蓋,讓他學會自己坐下而不跌倒,然後再讓他自己試著做一遍。禁止強制要求孩子長時間站立,不僅會對雙腿產生壓力,還會讓孩子產生對站立的恐懼,以後就不會想主動站立了。

走路太晚是智商低?寶寶走路須知,媽媽再也不犯錯!

無論是帶孩子出完還是在商場,總能見到學步車的身影,很多學步車還價格不菲,身邊很多家長都問我家孩子用的什麼學步車,我都很堅定的告訴她們,我的孩子沒用過學步車。

寶寶坐在學步車裡面,腰部,胯部和腿都是固定在車子裡面的,如果孩子還想要去什麼地方,只要用腳部的力量輕輕地踮一下地板,學步車就會滑行去到孩子想要去的地方,根本就不能鍛鍊孩子走路。

由於寶寶還小,骨骼發育還不完善,過早的把寶寶放入學步車裡所謂的學走路,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0”腿或者是“x”,長大後走路還會出現內外八字腳、腳尖走路等,走路姿勢相當難看。

走路太晚是智商低?寶寶走路須知,媽媽再也不犯錯!

很多家長在孩子剛開始學習走路的時候,很怕孩子的小腳接觸到冰冷的地板而著涼,給孩子穿上厚襪子甚至穿上鞋子,這些都能妨礙孩子的走路。對於寶寶剛學走路,光腳接觸到地板時,與地板產生了摩擦力,不僅可以使得寶寶不怕被滑到,還能掌握好平衡力,讓寶寶走得更穩更踏實。

在家的時候害怕著涼,可以鋪上泡沫墊或者是地毯,如果需要出去,家長們一定要給孩子選擇鞋底軟的鞋子,大小要適中,千萬不能因為孩子的腳長的快,而選擇打一碼的鞋子。

家裡的爺爺奶奶也不能一味的保護,而不讓孩子去走路,或者看著孩子摔倒過一次後,就不讓孩子走路了,這些都是不對的。

走路太晚是智商低?寶寶走路須知,媽媽再也不犯錯!

總的來說孩子走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們千萬不要著急,在孩子開始走路的時候,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媽媽們需要了解正確的護理方法,耐心引導、充分鼓勵,寶寶出現發育異常時,做到及早干預。

譚媽媽希望每個孩子都健健康康成長,家長們有任何疑問或是想了解的都可以在下方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