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鋁進口熱潮預示著鋁價的分裂更加嚴重

8月份,中國未加工鋁進口量再次上升,延續了正常貿易模式罕見的反轉。


中國原鋁和未加工合金進口總量為39.3萬噸,略低於2009年4月創下的39.4萬噸的紀錄。


作為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國,中國連續二個月成為各種鋁的淨進口國。


如此高的進口的唯一參照點是全球金融危機,這並非巧合。這是鋁需求最後一次受到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

現在,和那時一樣,中國的復甦比其他地方都更快、更強大。中國的鋁冶煉廠正在通過提高產量來回應,儘管世界其他地區的產量在下滑。


如果歷史重演,那將意味著全球鋁市場進一步兩極分化,成為兩個平行的世界——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未來的貿易形勢將更加緊張。

1

進口激增繼續


中國8月份原鋁進口量進一步加快,從7月份的18.5萬噸增加到24.8萬噸。2009年4月原鋁進口月份最高紀錄為36.2萬噸,今年的累計進口量達到59.5萬噸,而2009年為145萬噸,這是歷史上唯一的比較點。


然而,過去和現在危機之間的一個關鍵區別是,未加工鋁合金的進口同時激增,今年累計淨進口總量為65.3萬噸。2009年,中國仍是這種鋁的淨出口國,達到2.1萬噸。


雖然這兩種鋁的流動力首先是由倫敦和上海市場之間的進口正套利窗口決定的,但合金貿易的逐步變化可能更具結構性。


鋁合金主要是由鋁廢料生產的,進口量一直在上升,而中國的廢料進口量卻在下降,這似乎並非巧合。


來自美國和歐洲的鋁廢料已經被轉移到其他亞洲國家,重新熔化成合金。馬來西亞已成為這一離岸貿易的主要受益者,在6-8月期間佔中國合金進口總量的28%。

中國的廢鋁進口今年已經下滑了51%,即使中國兌現了承諾,將更高等級的材料排除在當前的進口禁令之外,中國的廢鋁進口是否會完全恢復,這一點還沒有定論。


隨著套利窗口的關閉,原鋁的進口可能下降,但合金的進口可能會保持在歷史標準之上。


2

平行世界

正常交易模式的十年一次逆轉,要歸結為表現優異的上海期貨交易所和落後的倫敦金屬交易所之間的套利差距。


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鋁價年初以來下跌了2%,至每噸1770美元,而最活躍的上海期貨鋁價在本週的十一假期之前上漲了11%。

造成這種分歧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相對迅速地結束了對冠狀病毒的封鎖,以及實施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刺激計劃。


世界其他大多數國家正努力實現類似的復甦,但承諾的工業刺激措施還只是開始形成。

研究機構CRU的數據顯示,中國今年的鋁消費量預計將小幅下降0.25%,而世界其他地區的鋁消費量將大幅下降14.5%。

CRU的最新評估顯示,這將意味著中國將出現90萬噸的少量供需過剩,而世界其他地區將出現290萬噸的大幅過剩。


因此,毫不奇怪為什麼中國的鋁冶煉廠開始提高產量,而世界其他地區的冶煉廠在面對低價時又回到了生存狀態。


中國8月份的鋁產量與7月份持平,但今年累計產量較2019年增長2.7%,預計未來幾個月還將有更多的產能投產。

相比之下,世界其他地區的產量一直在下滑。國際鋁協會(IAI)表示,8月份2550萬噸的年化運行率比2019年12月低94.2萬噸。


今年,中國在全球原鋁產量中所佔的份額已從56%上升到58%。這一水平僅在2017年6月就超過了一次,但重要的提示是IAI當時使用的是高度不穩定的官方統計數據,而不是其自身的估計值。


3

高度依賴性


按照目前的趨勢,中國對鋁供應鏈原鋁部分的控制今年只會增長。


上一場危機也上演了同樣的一幕。2009年,中國在全球產量中所佔的份額從29%躍升至39%。

在此期間的十年裡,中國的出口穩步增長,其形式是薄板和箔材等半成品,並增加了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


特朗普總統對進口鋁徵收10%的關稅,這或許佔據了貿易新聞的頭條,但對於鋁的全球流動而言,可能更重要的是針對特定產品的反傾銷投訴的激增。


懲罰性關稅清單繼續增加。

歐盟上週對來自中國的鋁型材徵收的臨時反傾銷稅最高達到了48%。


美國鋁協會上週對來自五個國家的鋁箔進口提出了反傾銷申請,這是中國出口鋁箔產品繼續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的最新跡象。


目前,由於出口負套利和全球需求低迷,中國半成品出口增速緩慢,1-8月同比下降16%。

但一旦套利窗口關閉,進口下降(多數分析家認為這將在今年年底發生),預計焦點將回到中國對其他市場的出口滲透,到那個階段,中國在全球鋁市場的主導地位似乎只會進一步增長。


本文由天下鋁訊編譯 編譯來源:倫敦路透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