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梁山好漢之類的電視劇,主要是讓現在人學習什麼精神?

湖中有月1


梁山好漢之類的電視劇,主要是讓現在人學習什麼精神?

學不到什麼好精神,梁山好漢之類的電視劇和香港古惑仔電影沒有任何區別。實質上都可以歸結為垃圾文化。

此類型電視劇大綱基本可以概況為一群混混,聚眾鬧事,劫不義之財,為自己享樂和招兵買馬擴大地盤所用,最後不得善終的結局。

綜上:小說改編為電視劇,以娛樂為主,如果想學到什麼精神,大雄覺的還是算了吧,郭德綱于謙相聲都比這類有精神!

(配圖:一群跳樑小醜,難上大雅之堂)


大雄家的未完待續


有幸拜讀過《水滸傳》,且四大名著中只看過《水滸傳》。對於這個問題,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影視劇作品有沒有讓觀眾學習其精神?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小說詩歌、戲曲曲藝、影視劇作品到底有沒有義務和權力讓它的觀眾學習其精神呢?有,也沒有!


任何藝術作品都是為了傳遞創作者的想法、信念、精神、價值觀,這種傳遞有時是強烈的主觀意願,有時是單純的客觀呈現。就像某些唐宋詩人在鬱郁不得志時留下的詩詞,強烈反應了懷才不遇的壓抑和對朝廷當政者的不滿情緒,這是個人情緒的發洩而已,無所謂繼承和學習。反倒是如果詩詞中既表達了懷才不遇的落寞,又表達了即便如此仍會勝不驕敗不餒,胸懷天下救世濟民,那就值得學習了!



藝術作品再經典再偉大,也只是藝術作品。貴為四大名著,不過是最成功的四部古典小說罷了!想想孔孟老莊遺留於世的經典,那才是純粹傳遞精神與價值的所在。


就像郭德綱與主流相聲界之爭,到底要不要給相聲這門民間藝術上綱上線,達到教書育人的效果呢?顯然不用。相聲源於民間市井,本就像說書唱戲雜耍一樣,是一種民間行當,是民間藝人養家餬口的手藝,教書育人是學校和老師的本職。相聲存在的本來意義是讓觀眾獲取歡樂,但如果相聲段子中體現了正確的社會價值觀,而且觀眾也接收到了,那是額外的收穫而已。


二、《水滸傳》傳遞了哪些價值觀和精神?

《水滸傳》的主要內容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無非是君王無道,奸臣弄權,貪官橫行,魚肉百姓,民不聊生,官逼民反。但在這樣一個全書或全劇最大最核心的矛盾衝突之下,就沒有傳遞其他信息了麼?當然不是!官逼民反是全書或全劇的核心,但如果只以此來描述這部曠世鉅著就有些以管窺豹了。


1、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為君之道,是大智大道!歷代君王凡能把這句話時刻掛在心上的,莫不是賢君明主,莫不創開明盛世。而不把這句話當回事的,歷史的車輪就必然無情碾過,最終國破身亡,留的千古罵名!


2、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諸葛孔明出師表,同為君道。作為一國之君,要知人善任,選賢用能,遠離奸佞。做不到這一點,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企業,衰亡破滅只是遲早的事!



3、君不正臣投外國,父不慈子奔他鄉。自古國人尚忠孝,天地君親師無一敢悖,不忠不孝者必揹負千古罵名,人人得而誅之。但君親無道也要所有人愚忠愚孝嗎?凡事有經有權!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我們尊的應該是道法,而不是某個人!


4、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卷而懷之。國家昌明,就應該於公於私,為國為民,做官也好,經商也罷,把自己的最大力量貢獻給社會,為更多的人謀福利。國家昏暗,就應該恪守底線,退而求其次,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修身齊家,扶危濟困。


5、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無論身逢治世為能臣,還是生逢亂世為梟雄,都不應該過分沉溺兒女私情,“終日只是打熬筋骨,於女色處並不十分打緊”也是對眾多梁山好漢的形象寫照。人是感情動物,要有愛情,要有親情,要有友情,但都不能妨礙一個人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6、忠孝信悌禮義廉恥。宋江、晁蓋、盧俊義在江湖上一呼百應,眾望所歸,就是因為他們的孝悌信義是所有人學習的楷模!黑旋風李逵那樣一個混不吝的嗜賭成性之人,之所以能被人所容,也是因為他的孝義!武松之所以成為地位頗高的好漢,不僅因為武藝,更因尊兄避嫂、為兄報仇的孝悌之心!魯提轄的義字,林沖的禮字,都是在傳遞公道自在人心的道理!


7、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中庸之道流傳了千百年,深入國人骨髓,“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成為國人的處世信條。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殊不知全都成了幫兇!世風日下的窘境也就這樣一點點累積而來。惡意碰瓷的越來越多,老人摔倒沒人敢扶,這些老混蛋是一夜之間突然出現在街頭的麼?顯然並不是,只是過去幾十年沒人管的流氓都老了!



8、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梁山好漢聚眾起義,替天行道,最後卻因招安落得死走逃亡。所以替天行道只是一個幌子麼?沒有接受招安的魯智深、武松、公孫勝都得以善終,因為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當初為什麼而反。


三、我們應該怎樣區分和學習類似水滸傳的影視作品傳遞的精神?

《水滸傳》是最具代表性的影視作品,它有特定的歷史環境,如果單純解讀為江湖豪俠橫行於世,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不服管制聚眾造反的話,那這部作品早就應該被封殺了。為什麼沒有被封殺,就是因為其中還有可取之處。



無論是君臣治國之道,還是為人處世之道,我們都

應該帶著時代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它。一部歷史性題材作品的豐富內涵不應該被其熱血刀兵的外表所掩蓋,更不應該被如此淺薄的誤讀。


藝術是多元化的,翻拍不止的《封神榜》、《西遊記》和《三國》傳遞了什麼精神呢?是讓大家去修仙呢還是去取經呢?大行其道的清宮戲、宮鬥劇、抗日神劇又傳遞了什麼精神呢?是讓大家更好的和親朋好友勾心鬥角呢還是去手撕鬼子呢?


說好聽的是藝術,說不好聽的就是娛樂。能否將藝術作品去偽存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自在人心。


拉布電影


梁山好漢之類的電視劇讓現在的我們去學習什麼?其實這個並沒讓我們學習什麼,只是傳播了古代文學的精品,還有就是電視臺可以有好的電視劇播出,並且是大家喜歡的電視劇。

假如你每天只是上班,吃飯,睡覺,那樣時間長了就會感覺很無聊,但你看到一個很有意思電視劇或者聽到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時,你的心情可能會變得很愉快,也不會感覺那麼無聊了。

梁山好漢之類的電視劇作用就是這樣的,其實對每一個人的影響會有不同,有的人通過這個電視劇瞭解到了北宋晚期的民間文化,還有當時的制度,風俗,流行的食品,甚至音樂等,有的人通過電視劇瞭解到了古代人是怎樣打仗的,怎樣喝酒或者吃飯的等。

梁山好漢之類的電視劇還是不少的,比如“三俠五義”,隋唐演義,楚漢雙雄等等,這些能夠流傳到今天的,絕對是文學中的精品,可以說是大浪淘沙以後,留下來的都是金子。

其實在全民自媒體的今天,各種文字作品多如牛毛,但大多都是一般的作品,但大家都在認真地寫,或者自拍,表演,因為大家只是在娛樂,自己快樂就行。

同樣道理,今天的電視劇,小說,美文,網絡作品等並沒有刻意讓我們去學習什麼,只是表達了作者的一種心情,或者一種愛好,也有可能想證明一下自己的文字功底,但沒有讓其他人去學習什麼。

一定要說能學到什麼,那就是學習這些作家的寫作技巧,高超的文字水平,但他不會刻意去宣傳什麼,如果要宣傳那也是政府出版的刊物,當然也不會有梁山好漢這類電視劇那麼精彩和引人入勝。

所以說梁山這類電視劇並沒有刻意讓我們學習什麼,而是在調節我們平時生活的樂趣,也可以讓文學的精品繼續流傳,更能讓我們的文化生活更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