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在儒家,孔子和孟子地位分別排第一第二,能排第三的是誰?

漯河小史哥


個人認為是董仲舒。漢元光元年漢武帝召集各地賢良方正文學之士到長安,親自策問。

董仲舒在對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統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現在師異道,人異論,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統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數變,百家無所適從。

他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

董仲舒指出的適應政治上大一統的思想統治政策,很受武帝賞識。儒術完全成為封建王朝的統治思想,而道家等諸子學說則在政治上遭到貶黜。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西漢武帝實行的封建思想統治政策,也是儒學在中國文化中居於統治地位的標誌。

還是那句話,所謂百家爭鳴法家贏了面子,儒家贏了裡子,真正幫儒家扳回一局並徹底確定儒家在中國社會地位從董仲舒開始。



中文系的留級生


荀子。

荀子是戰國末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著有《荀子》。荀子吸收百家之長,在治國理政、民本思想、孝道德道等方面進一步發展了孔孟的儒家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把儒家思想更加具體化、現實化、生活化。

荀子最著名的學生李斯和韓非子是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他們的法治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紙都溪人84246086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說:兩千年來,中國實行的都是荀學。在他眼裡,荀子的地位甚至超過了孟子。

事實上,要論儒家先師學說對中國歷史實際影響力的話,荀子的地位的確很高,與孟子不相上下。

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荀子的學說接地氣,他綜合了儒家和法家的優點。

一、荀子的主張就是“外儒內法”。

中國古代的政治,一直強調是“外儒內法”,對外宣稱的是理想、道義、公平、正義,而實際做法呢,則依據人性,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利用法家所強調的法、術、勢進行政治控制和執行。

儒和法一表一里,相得益彰(其實近現代英美治理天下采取的方法也可以稱為外儒內法,它們在全球到處唱高調,強調人權、自由等,實際它們的做法卻非常務實)。

荀子基於對人性的深刻認識,把儒家的理想主義和法家的務實主義結合到了一起。秦始皇非常欣賞的韓非子和李斯,他倆都是荀子的學生。

荀子能融合儒法兩家,與他的個人經歷分不開。我們知道戰國時齊國有個著名的稷下學宮,這裡容納當時中國各派頂尖的人才進行學習交流和研究,最著名的有孟子、淳于髡、鄒衍、田駢、慎到、申不害、魯仲連等人。稷下學宮是世界上最早的官辦高等學府和我國最早的社會科學院、政府智庫。這樣一個智囊機構,荀子就曾經三次擔任過學宮的“祭酒”,即學宮之長。這讓荀子有機會接觸當時各家學派的頂尖人才,促使他形成了理想結合現實的學說。

二、荀子學說強調了孔子說的“禮”,即用各種法規制度進行約束控制

孟子到處宣講他所推崇的仁義,這是偏重於理想主義。孟子希望用道德力量來實現社會政治的有序。

而荀子則琢磨人性,他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認為人生來就有各種慾望,而善只能通過後天培養。偽,是人為,後天培養的意思。

而怎麼培養呢?荀子此處提出瞭解決辦法,就是用“禮”。用政治制度和行為規範等對人進行約束和教育,這就是禮的功用。

荀子認為,因為人具有後天學習的能力,通過學習可以使人達到自我完善的能力;因此通過“禮”對人進行規範、教育,最終使人達到“仁”的境界。

禮,就是用來約束人的本性慾望、教育人向善的一整套制度和操作方法;其最終目的是讓人走向規範,逐步具有仁的品行。

三、提出大一統的董仲舒,其繼承的也是荀子的學說

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了大一統的主張,這是董仲舒在荀子學說上的發展。

漢武帝早期,社會思想不統一、政令難以暢達,中央權威還沒有達到應有的地位。董仲舒則在荀子學說的基礎上,進一步把陰陽家的學說糅合進來,提出了他的大一統思想。

大一統思想不但強調了對用制度對社會進行約束,也強調了對帝王的約束,這就是天人感應。帝王行德政,就會受到老天的庇佑,否則就會遭到天譴。

當然,董仲舒也強調了對社會的“教化”作用,通過教化,使百姓知書達禮。

結束語:

荀子的儒法結合、外儒內法,是中國兩千年封建專制社會所遵行的實際治國之道,因此,荀子排在儒家第三當實至名歸。

但是,荀子強調的“禮”,在明清時期被統治者結合朱熹的思想,形成了封建禮教,這恐怕是荀子所沒有預料到的。封建禮教完全成了約束百姓的虛偽工具,這也是與荀子的務實思想相左的。

---凌煙閣論史---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贊評轉+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