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基本都講普通話了,方言還有其存在的文化價值嗎?

923老石油


每一種方言,背後都是一種文化傳承、風俗習慣

普通話“普通化”是為了讓各地方人能夠更好地溝通交流。

如果大家都不說方言了,那麼背後的風俗文化也會慢慢被忘記,其實是一種文化損失

想想以前小時候過年的氣氛,要穿新衣裳新鞋子,貼年畫,做年糕,放鞭炮等等等等,到處都是人,歡聲笑語一片。每到過年,特別開心。現在已經感受不到了,年味漸漸變淡,有些時候有一種失落感。

還有端午中秋清明等等,雖然現在也在,但總是少了那麼一種氛圍。小時候的中秋節,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月餅,看著月亮,促膝而談,一直到夜深人靜,聽爺爺奶奶講他們那時候的故事。現在的中秋,給我一種物似人非的感覺,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人卻已經不是那個人,心境也再也不是那種心境。


漫談Q先生


樓主所說的年輕人基本都講普通話,其實也就是在公共場合,工作單位,在家庭生活當中,在親朋好友聚會時,大部分人還是說方言,特別在農村,如果和別人說普通話,人家會說閒話的。地方話的市場遠比普通話大的多,存在的價值也更高!地方方言土語,會永遠的存在!


釣大魚的達達人


在全國大力推廣普通話,年輕人基本都講普通話的今天,方言有其存在的價值嗎?不少人都在懷疑,而我是持肯定態度的!

何謂方言?它是指同一民族的語言因地域的不同而產生的變體,也叫地域方言,方言是相對於普通話而言的。在普通話尤其在年輕人中通行的今天,方言依然流傳、廣用,足以體現其價值的存在。

國家推廣普通話的目的,僅僅是推廣一種交流的工具,並非要其取代方言而成為唯一的語言,更何況方言亦頗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具體表現在:一方面方言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是文化文明的活化石,是民族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源遠流長,紮根深厚。方言對一方民眾生活的承載力和表現力之強盛,是當代普通話難以企及的。另一方面,方言中濃厚的獨特“味道”、地方特色、方言詞彙與說法,有時用通行的普通話翻譯不出來、表達不精準,而方言的效果卻更貼近當地民眾的真實生態。

所以說,保護利用好方言這一特殊的人文價值,有利於人類文明的傳承與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