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学校都是怎样进行教研活动的,效果怎样?

本格乐学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因为所有的村校都撤消了,合并成这个乡唯一一所学校,这样集中资源办学,确实对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我们学校把所有的老师共分为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和综合组,其中,中层以上的老师或领导都分在了综合组,因为综合组这个组别的人数最多,所以集体智慧很强势的。


每个组都会选一位老师来当教研组长,负责本组本学期的教研活动组织者和领导者,因为我们学校的每个组长只负责一个学年(即上半学和下半学期),当然可以申请继续当组长,这个是允许的。学校领导就是希望每个老师都得到锻炼,我们的老师不仅仅只是负责搞教学,而且在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所以我们学校的教研组长实行轮流制,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好运明年到我家。


1,每个学期开学,每个教研组长都要拟写教研计划。

要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根据上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找出每位老师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分析,把握整个组实际问题,然后拟定一份合理适用的教研计划,为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有指导性作用。

2,每个学期开学,组织本组教师进行新课标学习。

新课标,在我的学校,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学习。而且是由教研组长组织大家一起学,同时做好笔记,认真思考,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学习各自学段的课程目标,按照课程内容大纲的要求。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把握好教材目标和内容,一定要好好学习课标。

3,每个学期开学,组织本组老师做好上期成绩分析。

虽然说上期成绩成为过去,但每个老师只要认真去思考,认真去分析,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从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必定会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利的帮助。

我们学校每个组每学期的教研计划上交一份给教务处存档,另一份张贴在每个组的办公室,便于大家监督和执行,从开学开始的第一个周就执行任务。



我们学校的教研有很多种形式相结合。1,可能会指名一位老师上示范课。2,可能是两位或以上老师同课异构。3,可能是某位老师组织大家学习一个课题材料。4,可能是其他的学校的老师来本校交流学习。5,可能是我校老师去外面交流学习。6,其他的形式。

而且我们学校每个组搞教研活动是规定时间的,特殊情况除外。星期二是语文组教研活动时间,星期三是英语组和综合组,星期四是数学组教研组时间。

每个组的组长要严格按照教研计划和时间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教研活动,每位上课的老师都要精心组织,认真思考怎么上好课,可以自己先备课,上课,让其他的老师听课,进行修改,不断改进。



特别是研讨课,各位老师要认真听课。而在评课会上,每位老师都要事先做好评课的准备,指出执教老师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取长补短,帮助特别是年轻老师快速成长,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让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和价值,而不是仅仅停流在教研活动的形式阶段。

总之,我校的教研活动是在各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在教务处的支持下,在各位老师的大力参与下,在各位同学的努力学习中,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有序开展。我校的教研活动重质不重形,重质不重量,而且教研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排在乡镇前列。

默默花开


教研活动是学校常规性工作,我们学校每月都会安排 。学校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一次好的教研活动,对教师能够带来极大的启发。所谓好的教研活动,就是目标明确的、不走过场的教研活动。

开展教研活动要有针对性。

教研活动一般都是针对性很强的活动。通常有以下几个目的,一是帮助年轻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规范性;二是推广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好做法;三是针对某一教学环节或某一课,寻找最优化教学设计;四是通过教研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怎样开展教研活动。

首先要确定教研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其次要做好课堂观察记录。听课者应该有所分工,侧重不同观察角度,观察面要广。

第三要做好录像,研讨时可以通过回看录像来说明。

第四要合理安排教研流程。研讨过程应该包括讲课教师的陈述,听课者的意见,组织者的总结等。要避免泛泛而谈,应该多用数据说话。

我们学校教研活动,经常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在差异比较中,获得启发。

几个常见的研讨主题。

总结我参加的教研经历,认为如下方面教研频率较高。

课堂教学流程研讨。这是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教研活动。我们传统课堂教学,是师从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影响深远。它的主要问题,是对学生自主性的忽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学校都启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核心都是突出了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这样教研的主题更加丰富了。

进行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教研。比如,古文阅读教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思维导图在物理课的应用等。

针对教学细节的研讨。比如,教师提问如何更有启发性,更能活跃学生思维;学生小组合作如何开展更有价值;优秀教师是组织课堂教学中怎样关注学生的; 特别是进行STEAM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好跨学科活动设计等。

教研活动提倡一课一得,立竿见影,做得好的,其他教师马上可以模仿,出现问题的,别人也能迅速作出调整。

我们要求参与教师要发表意见,至少要说出两个亮点和一个可以改进的地方。

总之,教研活动应该成为学校常态的活动,重要的是教研活动主题要明确,组织要严谨,课堂要真实,研讨过程要说真话,否则意义不大。


管窥苍穹


我们学校每学期的教研活动一般分两部分:一是常规教研活动,二是根据教学实际出现的问题而开展的随机教研。以常规为主,随机为辅。

常规教研:单周集体备课,双周专题研讨。

这个基本上大部分学校都是这样执行的。我们学校分学科错时教研,周一到周四每天下午学生放学后,学科分别进行教研,每天一个学科不撞车。如果全校教研,教科研一般安排在周五进行。

我们现在是每个教研组成员轮流做主持人,每次教研记录都是轮流记录。每次一开学就订好计划,把教研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内容以及主持人和记录员都进行了分工。每次该谁负责,谁就准备好,倒是有条不紊,但是流于形式,效果一般。

重视培训: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

“请进来”就是我们经常将一些名师请进来现场授课、讲座,近距离交流。老师比较欢迎的是一线名师,讲课时的那种底蕴,和处理教材的独到确实让人受益匪浅。对于观念方面的讲座,老师们反应比较平淡,还是喜欢接地气的。

“走出去”就是经常派骨干老师外出学习,学习回来会有交流分享。不少老师走出去,用照片呀,拍的视频呀,来讲述自己的学习生活,感觉挺有收获的。整个的气氛也非常的轻松愉悦,这种形式老师们还是比较喜欢的。

像刚开始学习微课时,大家都很神奇,学校就专门派计算机老师出去学习,回来再教给我们。几天学一点,慢慢巩固消化。大家都很高兴,集体教研时,一边学,一边做,一边展示,家里人、学生、自己、连家里的小宠物都当做素材,放进了微课,觉得很有趣。不仅学就会了如何制作微课,而且学会了利用此项技能录制家庭小影片,增添了生活情趣。所以这种比较实用的研修学习大家还是喜闻乐见的。

善于推广:老师有好做法,及时教研推广

学校有时会进行金点子推广会,大家可以说自己,也可讲别人,说说同样的情况下,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大家会评选,谁的点子好,谁就是金点子大王。学校会给颁发证书,给予一定奖励的。

课题引领:成果及时发布,引领老师提升

课题不要高大上,空中楼阁式,要接地气,比如如何提高低年级识字量;如何进行幼小衔接,让一年级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怎样利用教材进行小练笔;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等等。选择能够让老师们可以具体操作的,做完这个课题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用处的,这样老师们才愿意去研究。

区域联盟:周边学校手拉手,进行区域性交流

同区域学校进行学校联盟,会进行区域性交流或同课异构赛课等活动。平时也可以参加彼此的重大教研活动,取长补短,也增进了各个学校老师间的交流和情感。

总之,教研活动形式可以多样,但实质都应该围绕教学一线,接地气的,让老师觉得实用的内容为好。


我是徜徉半亩方塘,一线教师,欢迎关注,一起交流教育教学故事,分享学生管理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