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有“道” 教學有“法”



本報訊 在疫情防控期間,南平實驗小學教師克服重重困難,迎來全新的教學模式。兩個月來,學校道德與法治教研團隊的老師們精心準備課程,為全體學生搭建起了豐富的“空中課堂”。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以育人為目的的學科,有利於促進學生道德品質、健康心理、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的發展。”林田田老師介紹,在“停課不停學”期間,南平實驗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組展開思考,把教材課程與特殊時期教育結合起來,做到教育與生活同行,知識與育人並進。為保證教學質量,學校道德與法治教研團隊教師們有序組織,及時落實在線教學工作方案。經過多次研討交流,選擇了以當下疫情為主題的活動課。引領學生正視疫情,珍愛生命,呵護健康,深刻理解“責任”與“擔當”。確立主題後,教師們又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接受能力全身心投入到方案設計、線上備課、資源製作等教學準備工作中。

低年級孩子思維活躍、興趣廣泛,但是注意力、自制力相對薄弱。因此,低年級的課程設計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繪本為載體,用趣味生動的圖片、視頻這些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學生直觀地瞭解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並宣講防疫科普小知識。同時,還對孩子們進行了良好的衛生教育。線上教學,不同於平時的課堂,老師們無法與孩子們直接互動,也無法現場指導。老師們通過讓同學們通過手工、繪畫和手抄報的形式讓同學們在線上展示交流,指導評價,寓教於樂;中年級的教學內容則緊緊圍繞“抗疫英雄”為主題,“尋找‘抗疫英雄’”為主線,通過視頻,認識與時間賽跑的白衣天使醫護人員,還有各行各業的“抗疫英雄”們。通過討論,孩子們深刻體會到 “抗疫英雄”們的艱辛,心存感激和尊敬;高年級著重開展探究式學習,著重引導學生感受到疫情背後國家、社會以及自己的擔當,重視對學生進行責任教育。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溫暖的課程,停課不停學,隔離不隔愛。老師們的努力付出讓孩子們做到防疫和學習兩不誤,優良品格養成和學習能力的雙提升。

(黃靚 許雪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