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農機合作社】浙江省杭州餘杭益民農業生產服務專業合作社

【2019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按照服务基础条件好、全程农机作业服务能力强和综合农事服务成效显著的标准,遴选确定了70个全国“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小编给大家整理之后每天发布一篇,敬请关注,如果您周边还有更加有特色的农机合作社,请联系我们。】


浙江省杭州余杭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

先行先试勇创新 机器换人添绿色

当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土地流转费用过高是推动种粮成本上涨的重要因素。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使出各类招数,通过土地季节性流转模式降低生产成本,给农户带来额外的土地租金收入,实现双赢,为其他合作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基本情况

杭州余杭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新桥村。合作社于2008年2月依托余杭区农业机械管理总站和仁和街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组建而成,当时合作社有5名社员,注册资金3万元。随后几年,合作社加强规范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2013年该社注册社员达100名,注册资金100万元,开始开展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机服务能力大幅提升。2018年合作社已拥有各种农机装备101台(套),机库、烘干用房、仓库等用房3100平方米;流转土地面积3099亩,粮食复种面积5399亩,2018年为农户累计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63851亩次,粮食烘干3652吨;服务和销售收入1037万元,利润53万元。合作社致力于为广大农户提供机耕、机插、统防统治、机收以及粮油机械化烘干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


【示范农机合作社】浙江省杭州余杭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不仅服务成效明显,而且科研成果丰硕,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论文,荣获“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全程机械化示范合作社”“全国创新示范农机合作社”“杭州市劳模集体”等荣誉称号,承办过全国“水稻机械化精确定量穴直播”现场会、全省油菜机械化收获现场会等多次高层次会议。

主要做法

一、应用先进机具普及领先全省

合作社建立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高产示范区、新机具新技术展示区等开展先进农机试验示范,不仅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也使合作社的农机化服务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目前合作社的农机设备齐全,机械作业领域已从最初的耕种收等局部环节发展到种子发芽育秧、耕作(平整)、插秧、植保、收获、烘干、稻米加工等生产全过程,粮油生产机械化率达100%。特别是自动化烘干技术的引进,实现了全产业链机械化作业,农机服务综合规模效益突显。作业流程:水稻机收后通过卸粮臂直接将稻谷卸装到田边农用车内,由农用车运到烘干中心后卸到烘干中心的湿谷仓,经过初清后输送到烘干机进行烘干,十几个小时后烘干的稻谷直接输送到粮食加工车间,经加工变成洁白的大米,并进行自动包装。整个过程仅需4个人操作,十几个小时就能完成。2019年合作社还在全省率先引进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驾驶插秧机,努力打造集智慧机耕、智慧插秧、智慧植保于一体的水稻全程数字化生产示范基地。同时合作社自主研发的“油菜种植打洞机”(已申请专利)已推广到整个长江流或,年应用面积达12万亩以上。

二、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共赢

合作社在全省率先开展土地季节性流转模式试验,即把农民晚稻收获后的冬闲田季节性地流转给合作社,用于机械化种植油菜、小麦、蔬菜等冬季作物。次年5月份,合作社完成晚稻机插作业后归还给农户。该模式不仅为合作社带来了农机服务收入,也为种粮农户带来了每亩250元以上的“闲田租金”收益。

合作社创办“田间学校”,根据农事季节邀请相关专家免费为农民授课,累计免费培训农民47期计2638人次,实地指导农民3808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940份。


【示范农机合作社】浙江省杭州余杭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


此外,合作社还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建立了省级农村残疾人种养业扶贫基地,安置困难残疾人5名,合作社根据他们的残疾成度在社内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并为他们购买了养老、医疗等“五险”;同时还利用合作社的农机装备免费为40余名残疾人提供机械化服务和种子种苗,帮助他们解决农业生产方面的困难。

三、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合作社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省市农科院和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积极开展科学试验,通过建立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高产示范区、新品种繁育基地等形式,进行高产创建,为农业增产增效做好示范。

同时打造“三基地一示范点”(即“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浙江省十三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和“浙江省种植业主推技术示范点”),以及油菜、水稻百亩高产示范区,小麦、水稻千亩高产轮作示范方和高产攻关田等。在高产示范区内,积极运用和示范推广“肥药双控”、“定量栽培”、“两壮两高”等栽培技术、绿色防控与化学防控相结合的统防统治措施。

2009年开始承担国家、省市的3767个稻麦、油菜新品种试验示范任务,2012年创造了油菜最高亩产242.5公斤的浙江吉尼斯记录;2014年以来一直承担省级高产创建千亩示范片、百亩示范方及高产攻关田;2016年常规稻亩产738公斤,创造余杭区记录;2018年常规稻攻关田亩产815.8公斤,创造浙江省记录;2019年直播油菜亩产208.1公斤,创余杭区记录。

合作社还创建了“沈兴连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沈兴连粮油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省农科院和市区农业局的专家组成,团队人员长期在合作社承包的农田里设立全程机械化基地,进行粮油高产高效的研发、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肥药减量增效、粮油高产创建,新机具、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肥药的示范与推广等,取得了丰硕成果。

自2016年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有10名专家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1篇,制定区级标准4项,获发明专利8项;实施农业科技、农村科普、粮油高产创建等项目36项;组织实施省级农业实训基地、农作制度创新、农业丰收等项目8项,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等项目274项;获农业部及省市区荣誉和奖项15项。其中,合作社理事长沈兴连个人已发表论文7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制定地方标准2项。

四、“绿色生产+稻米加工”擦亮金字招牌

2017年,合作社引进了稻米成套加工设备,结合各种先进绿色生产技术努力打造品牌大米,延伸水稻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综合效益。

一是“蚊帐”种稻。搭建36个防虫大棚,把虫类与水稻隔开,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水稻生长过程中也不喷洒农药,真正做到了绿色生态。

二是稻虾共生。积极开展稻虾共作模式,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实现了“稻田养虾、虾养稻”的良性循环,以减少化肥农药投入,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提高水稻品质,从而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实现千斤粮万元钱。

三是绿色防控。在水稻周边的沟渠上种植芝麻、向日葵、百日菊等多花蜜源植物,培育绒茧蜂、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控制卷叶螟等害虫;利用菊科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控制空心莲子草等杂草的生长,种植香根草诱杀二化螟。示范推广水稻性诱、灯诱等防控技术,较好地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有效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提高稻米的品质。

四是有机种植。在水稻、油菜种植中,主动与杭州灯塔种猪有限公司合作,推广使用沼液和秸秆还田等技术,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把生产出来的油菜籽加工成土菜油,“生态稻”加工成“孝顺米”(该米荣获“2018浙江好稻米”称号),“蚊帐稻”加工成“宝宝米”,不仅提高了油菜籽和稻谷的附加值,而且因绿色无污染,深受农民欢迎。

五是智慧监管。合作社建立了农机作业远程控制系统、农业物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大米及土油菜油溯源防伪及追溯平台等,建立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合作社的成果及合作社的“田畈儿”系列大米、油菜籽油等产品。

五、“农事体验+现代科技农业”发展农旅文化

为积极响应余杭区“美丽乡村”、“风景田园”建设,发展美丽经济,合作社在渔公桥村的千亩粮食现代农业园精心栽种各色作物,使得农田景致应时变幻:春季是金色的油菜花海,夏季是向日葵、百日菊和紫薇花等各色花卉点缀于绿油油的稻田间,秋季是稻穗低垂的丰收景象,冬季是泛着绿色的麦浪。沟渠田边栽种各种开花绿植,四季鲜花不断,随时随地笑迎宾客,真正呈现出“村在园中、家在景中”的风景田园。由此,渔公桥村也成了“网红村”,慕名前来体验田园风光和乡村美景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为当地居民增收就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同时合作社还开展插秧比赛、割稻比赛等农事体验活动,游客还可以实地观摩现代农业科技变化,打造集“农事体验+现代科技农业”的农旅文化,为发展美丽经济和乡村振兴助力。


【示范农机合作社】浙江省杭州余杭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

愿景

一、在水稻生产全程数字化上下功夫。计划投资70万元,引进无人驾驶收割机等智能化农机装备;将基地全程数字监控设备逐步实现基地全覆盖,大力推进智慧农机和精准农业。

二、绿色高效防控上下功夫。在沟渠上种植芝麻、向日葵、百日菊等多花蜜源植物的基础上,打算在沟里种植水生植物,达到净化水质和灭虫的效果,争取这项绿色高效防控技术逐步在基地内全覆盖。

三、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今年将加大在网上推广品牌的力度,预计网上销售达100万元,为进一步打响品牌奠定基础。

启示

该合作社由原来单一的水稻机插服务拓展到油菜和水稻的全程机械化服务,整合农机资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益和产业链,并在农作制度、耕作技术、种植模式、田园建设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其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借鉴。一是创新土地季节性流转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冬闲田,增加了油菜种植面积,提高了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农户的土地又得到了合理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实现合作社和农户的“双赢”。二是重视新品种、新技术方面研究、开发与示范,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合作社积极开展科学试验,通过建立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高产示范区等措施,进行高产创建,农业增产增效显著。三是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合作社通过种植有机稻,与企业合社,打造有机稻品牌,提高了粮食的附加值。四是建造千亩风景田园,打造“农事体验+现代科技农业”的农旅文化,激活了农村发展新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