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在北京為什麼要拷打明朝投降官員?

紅紅火火講歷史


李自成攻陷北京城之後,慾望膨脹對手下兵將管理鬆散!在京城搜刮民財,敲打明朝官員的財產!他的大將劉宗敏強佔陳園園。導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





民工愛歷史三國


李自成的大順政權運轉是需要財政支持的,而財政的來源就是沒收明朝官僚地主的家產,其中交不夠銀兩的高官貴戚就要面對無情拷打,雖然他們投降了。而形成這種政策的原因如下:

一、李自成出身農民階級,受恩於農民階級,所以政策上也就偏向農民階級。

李自成出身平凡,只是一個普通的陝西米脂縣驛站下崗職工。李自成無錢還債被債主毆打時,是飽受苦難的百姓救下了他,並一起落草為寇。李自成被明朝軍隊多次打得全軍覆沒,甚至老婆都丟了,是飽受苦難的百姓不離不棄,源源不斷歸屬他,和他共鑄大順王朝。

無論階級出身,還是個人情感,李自成都偏向農民階級。崇禎十四年,李自成軍隊攻下洛陽,殺死福王,將福王府堆積如山的錢糧分給百姓。崇禎十六年,李自成自稱“新順王”,改襄陽為襄京,建立中央政權,並宣佈對農民三年免徵,財政來源為沒收官僚地主的家產。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在長安稱帝,建國大順,年號永昌,延續對農民減免賦稅的政策,繼續沒收剝削階級的財產充當軍費。攻下北京後,依然執行“追髒助餉”政策,就有了拷打投降明朝官員以獲錢物的事情。後來兵敗撤離長安時,李自成部屬拒絕焚燬軍糧,留予秦地百姓活命。

二、沒收官僚地主財產,是種簡單有效獲得財政來源的渠道。

當時的百姓歷經連年天災、每年激增的苛捐雜稅、不停歇的戰爭,連活命都是一種奢望,哪有什麼錢糧可供稅收。能活命的話,普通百姓沒幾個願意反抗朝廷,參加起義也只想混口飯吃活下去。而官僚地主通過多年剝削手裡掌握著大量的錢糧物資。李自成為民時被這些人欺壓,起義後這些人不是鎮壓他就是在鎮壓他的路上,李自成對這些人肯定沒什麼好感。場面鋪的越大,運營費也就越高,攻克北京如日中天的大順財政,就靠這些人了。“追髒助餉”的成績也是斐然,據說共得白銀七千萬兩。崇禎皇帝求而不得的錢財,就這樣被壓榨而出。

那麼“追髒助餉”政策對大順政權有何影響?

這就要功過兩分說。這種政策一直簡單粗暴有效的解決著錢糧物資問題。造反初期,農民階級和官僚地主階級是對立階級,飢餓的農民靠搶奪地主富戶來活命,天下受壓迫的農民跟著闖王不再受欺壓還有飯吃,隊伍不斷壯大。建立政權後,升級為沒收“貪汙吏及豪強富室”的家產充作軍費,而農民則三年免徵賦稅。百姓爭相歸順。

李自成軍隊輕易從長安打到京城,快速截斷崇禎皇帝南遷之路,如此碩果,離不開明朝官僚地主階級的望風歸順。建立大順政權後,李自成就應該考慮如何妥善對待官僚地主階級投降派的問題。尤其攻克北京後,這些官僚地主階級投降派就不再是敵對勢力,而是大順臣民,應妥善利用對待。大順高層卻沒有意識到這種改變,採取“追髒助餉”等政策對待這些人,對投降派猶如當頭一棒,激化了矛盾對立。沒有妥善對待官僚地主階級投降派,是大順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是失去大量人才補充,無論量還是質。大順的官員,要麼是農民,要麼是下層知識分子,連文臣之首牛金星,也只是個舉人。官僚地主階級投降派只要運用得當,確實能成為一股助力。而大順只錄用了少量的大明三品以下官員,三品以上更少。這樣使得大順失去了補充有治國經驗和戰略眼光的高級知識分子的機會。例如大順高層還沒有意識到大明殘餘勢力已不再是大順頭等敵人,輕視了山海關外的勁敵,還在南方戰線上集結重兵。

二是激化了階級矛盾,把這些投降派推向了大清,削弱了自己強大了敵人。官僚地主階級歸順如雲的原因,一為保命,二為保財。但大順的政策使得他們不光錢財落空,交不夠錢時人身安全也受到極大威脅,很多昔日的達官貴人死在拷打之下。這種政策,更是逼反了一個關鍵人物吳三桂。聽聞崇禎皇帝駕崩,本來勤王的吳三桂全軍哀祭之後,做出與其投降大清外族宿敵、不如投降大順的決定。但還沒到京城就聽到父親吳襄被拷餉、愛妾陳圓圓被大順劉宗敏霸佔的消息,衝冠一怒的吳三桂不僅為紅顏,也得為自己和手下考慮,倒向了大清。而李自成沒有意識到這點,沒有集結更多的軍隊就出兵山海關,被大清和吳三桂聯軍打得大敗,只能在皇宮匆匆舉行登基大典後西撤。

一直在遼東覬覦的大清終於得償心願,進入山海關,開啟問鼎中原之路。大清也會收買人心,高舉“報君父之仇”、“剿賊”的旗號追殺大順。這讓飽受財產性命雙威脅的官僚地主階級有了一種新的選擇,而且大順的高壓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這些人投降外族的牴觸心。一時間,昔日雲集投降大順的官僚地主又云集投降大清,紛紛襲擊大順軍隊,改裝易發為大清效力。

後來李自成也意識到政策的錯誤,敗退長安時廢除了“追贓助餉”政策,但為時已晚,大清驍勇善戰,加上放棄湖廣等戰略錯誤,大順勢弱難返。永昌二年,李自成意外的被九宮山地方武裝殺死。新生的大順猶如流星,耀極一時又猝然落下。


雲跡樂談


李自成、劉宗敏拷打明朝投降官員,主要目的是為了逼他們交錢做軍費,次要目的是階級報復。

一、百萬起義軍急需軍餉,建立政權急需用錢

李自成、劉宗敏和其他義軍領袖和士兵,都深受地主階級的壓迫和苛捐雜稅的壓榨,對納糧交稅深惡痛絕。李自成就用“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來做為口號,義軍所到之地,窮苦百姓非常擁護,他們打開城門,放進義軍,殺盡貪官,李自成的部隊迅速發展到百萬以上,迅速佔領了大批土地和城池。

為了安撫百姓,李自成確實執行了不納糧的政策,而且窮苦百姓也沒有多少油水,但是百萬大軍每天的消耗是極大的負擔,建立各地的政權離不開大筆的銀子,財政問題逼著李自成不得不向明朝官員討要。

李自成讓手下第一大將劉宗敏負責籌款,劉宗敏深知明朝降官們愛財如命,絕不會乖乖交出搜刮的民脂民膏。於是命人特別趕製了五千副夾棍,夾棍上有稜,有鐵釘相連,凡不從者,必將夾碎他們的手足。

後來還覺得威懾力不輕,於是命人在門口樹立了兩根柱子,作為凌遲專用。於是在嚴刑拷打下,各位前明的貪官不得不把埋藏的財寶交出來,前後獲銀七千萬兩,送到西安。

二、階級仇恨和階級報復

李自成、劉宗敏和義軍上上下下,絕大多數都是窮苦人出身,受夠了地主、官僚的壓迫,所以在追贓助餉的過程中,嚴刑拷打,不顧受刑人死活,就是為了報復。

當時有個魏藻德,只交出了一萬兩銀子,沒交夠數目,被活話打死。後來又抓來他兒子繼續用刑,也是殺掉了。

其他在用刑中打死、處死的很多,對腐朽的貪官進行了猛烈的階級報復。

三、激化了與前明降臣之間的對立,促成了李自成的失敗

由於李自成、劉宗敏的猛烈報復和拷打,讓前明已經投降的大臣和地主階級,對李自成的政權和軍隊恨之入骨,他們在清兵和吳三桂入關後,馬上投靠了滿清,充當追殺起義軍的先鋒。

李自成的部隊土崩瓦解,最終自己也死在地主武裝的手裡,起義宣告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