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全國之力,全員檢測武漢千萬留守市民可行嗎?

聞遠知淺


核酸檢測需要多次確認,成本太高,而且只能說明在檢測前未感染,不能保證之後不接觸感染,全員檢測的效率和效果都不好。現在和以後仍然以小區封閉防控存在一些問題:1、社區及物業工作人員疲勞作戰,對於上班外出人員僅以健康碼和量體溫方式驗證,基本是流於形式;2、當前大部分人是健康的,只有極少數可能的感染者,由於人員流動性擴大,這種封閉措施只能是限制,未必防得了漏網之魚,也不利於商業恢復;3、在特效藥物和疫苗出現之前,防控需要長期持續,有必要探索改進防控方法。進攻是最好的防禦,或許增強大眾免疫力是最直接有效的防禦,一些中藥方已經在前期抗疫實戰得到驗證,建議由政府組織、社會參與,開展全民中藥預防(這也是中國過去防疫的主要措施),提升民眾抵抗力,而且有利於無症狀感染者康復並降低感染。綜合考慮現有社區防控人員、物資等成本和商業設施損失,補貼一部分中藥企業應該更合適,而且能借此機會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強烈建議在武漢市開展試點!


微馬9805


可行,但不可取。


經濟成本:核酸檢測(咽部)一次費用260元,1千萬武漢市民共需26億元。


人力成本:工作人員三班倒,15名工作人員一天可以負責1000人檢測,武漢社區衛生院按263計(2018年數據),醫院按100計,若一家社區衛生院或醫院每天負責1000人檢測,將1千萬武漢市民檢測完需27.5天,需16335名工作人員。


也就是,需要投入16000餘人,耗時1個月,花費26億元,才能將1千萬武漢市民全部完成1輪核酸檢測。


如果考慮核酸檢測準確性,每人需要檢查三輪,那麼所有成本都要乘以3。


即使武漢沒有解封,1千萬人留在武漢沒有與外界形成人口流動,集中做核酸檢測也有幾點風險:破壞小區封控取得的成果;增加不必要的人群出行;增加不必要的人群聚集以及人員流動。


這意味著,本來不復工、安心居家的人,沒有接觸無症狀感染者或者疑似人員的風險,因為要參加核酸檢測,而參與人群聚集,這個會帶來更多的風險。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保障基本的生產、生活以及物資運轉,武漢解封之後,人口是流動的,1千萬人不可能原封不動留在武漢。


大規模人員流動意味著檢測的意義就更不大了。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介紹過,不必過分擔心無症狀感染者。因為不可能所有人被感染都會無症狀,如果有一個人無症狀感染,那他密切接觸的人中,必然會有有症狀感染者出現,但是結合目前情況來看,並未出現一定規模的新增確診病例。


與其進行全民核酸檢測,不如繼續加強社區、小區、村組封控,培養市民安全防範意識,在保證社會生產、生活正常運轉的基礎上,繼續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少出門。


夏汭


舉全國之力對武漢千萬市民全部核酸檢測,沒有可行性,沒有必要性,具有歧視性。

1. 沒有可行性 核酸檢測需要大量人力財力,成本高昂,武漢現在的檢測能力每天約3萬份。就算全國支援上升到每天30萬份,也得一個多月,那時疫情都結束了。不能讓武漢全部停下來專搞檢測吧!

2. 沒有必要性 病毒潛伏期最多14天,武漢封城都76天,一代二代三代都暴露了,而且武漢已經全員拉網式排查,有問題的基本查出來了。即使有個別復陽者,復陽者有抗體,不會傳播病毒。有少數無症狀者,無症狀者大多數是能不治而愈的,病毒連母體都攻擊不了,怎麼有能力攻擊其他呢?少數無症狀者有可能傳染,做好防護就行。

3. 具有歧視性 如果只檢測武漢人,武漢人會說我們已關了兩個多月了,現在比哪裡都安全,憑什麼還把我們當高危人群?其他地方人會說為什麼只檢測武漢人?我們也不安全,要檢都檢,都是中國人。

所以,舉全國之力只對武漢人做核酸檢查,勞民傷財,毫無意義,既不公平又沒必要。花這幾十億上百億檢測,不如把這筆錢發給全體武漢市民,彌補他們的損失,安慰他們的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