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女生坠楼身亡,家长称曾三次被老师移出网课群,你怎么看?

胡侃教育


这样的悲剧令人痛心。谁对谁错,就算分得清楚,也无法挽回青春的生命。一个花季少女、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画上句号。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

如果不看新闻报道,该标题会有误导大众的嫌疑,容易导致舆论压力指向这位负责任的老师,指向如履薄冰的教师群体。作为一名老师,我希望,不要做“标题党”,不要断章取义,不要误导舆论,做个对自己言语负责人的自媒体人。

初三女生坠楼事件发生在疫情期间,网上教学是教育部门应对疫情的无奈之举,存着诸多弊端,尤其是无法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监管,对于教师、主科教师、班主任而言,学生不自觉,教师进行必要的沟通与惩戒是可以理解的。这位班主任非常负责任,事前和家长沟通过,通过移出网课群的方式去惩戒学生,并和学生进行语音通话,希望学生认真上课,其行为是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和相关教师法规定的。发生这样的悲剧,这不是班主任想要的结果,相信她现在也很自责,可能会给她留下一辈子的遗憾。至于女生为何出现这不理智的做法,原因可能很多,教师行为到底是不是诱因,一切都不可知,她的家庭情况,我们也知之甚少,不发表太多评论。

逝者已去,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训。我们作为家长,作为教师,该怎样面对疫情期间的学生心理健康,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网上教学还要继续,为了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教师、家长、学生都要做出努力,彼此之间要加强良性沟通。

具体如下:

一、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采取评选“网课优秀学员”的方式,树立正面榜样,用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其他学生;对于网课期间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必要惩戒应和家长商量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做法;必要惩戒要考虑学生的性格、家庭氛围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避免一些极端行为出现;多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上课的真实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家长应配合教师各项工作,监督学生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进行智慧地引导,帮助孩子化解不良情绪;周末可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比如郊游、运动、参观博物馆等,创造机会接触外界;及时和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反馈建议要求孩子;了解孩子的生命观,对孩子进行生命知识的教育。

三、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律性;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多向班级的优秀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教师的反馈意见,应调整改进自己的行为;有困惑及时和家长沟通,化解不良情绪;联系好朋友,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理解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学会面对挫折,挖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

希望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能健康地生活、快乐地上网课,为自己的人生梦想而努力。


沉思中


相信,谁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悲剧发生,发生这样的悲剧,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复杂的,并不能片面的看谁是谁非。

当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已经走了司法程序,相信最终会有一个公众客观的评判。

3月31日,1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15岁初三年女生小范,坠楼身亡了!公安机关经过调查取证、现场勘查,已经排除是刑事案件,初步鉴定为自杀。

听小范的父母说,小范在上网课时被班主任三次移出网课群。

3月30日20时左右,宋老师曾与小范语音通话十来分钟,结果31日凌晨0时左右,小范就在家中坠亡。

据了解,小范被班主任三次移出网课群的时间分别为3月11日、25日、30日,原因是听课时长不够。 3月11日,在班主任曾与小范家长进行过沟通。之后,小范也写了保证书,又被老师重新被拉进群。

3月25日, 小范再次被班主任移出群, 3月27日晚,小范的家长和老师沟通,说孩子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希望能把孩子拉回群,班主任也表示同意,并让小范看回放补上落下的课程。

3月30日晚8时左右,班主任老师和小范的妈妈电话沟通,之后又和小范通话近10分钟。

小范家长说,老师和小范通完话之后,小范情绪比较低落、一直在哭,但家人安慰几句后便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左右,家人起床后找不到小范,看见楼下有警察拉着警戒线,最后证实坠楼女孩是小范。 这样的悲剧发生,不管从哪个角度上来说,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但发生这样的事情,也不能偏面极端的说是谁的责任。

在实施网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管理是教师最为头痛的事情,自觉的学生情况还能好一点,不自觉的学生,真的是让老师和家长特别费心。

像小范这样,经常性不听课,或者听课时间不够,或者作业学习任务完成不了的学生是不少的。负责任的老师一般都会多次进行通报,督促,打电话沟通。

假如老师对学生不能主动参加学习,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现象置之不理,放任自流,任其发展,那似乎也没有尽到教师的本分职责。

作为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尽最大努力的督促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最起码的尽职和尽责,但谁能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悲剧?

其实说到底,现在一些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过脆弱了,抗压抗挫能力就更差,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和困难就迈不过这个坎,跳不出这个圈儿,一点儿小小的困难和挫折,甚至一个批评一个指责,就能把他们整个压倒。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很容易郁结,加上初三学习压力大,又遇上了今年特殊的疫情时期,他们不会排解和调解自己的心理,遇事也不愿意和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不良的心理情绪积少成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比较危险的心理环境。这样的心理环境一旦产生,遇到触发就可能会酿成悲剧。

这件事情最终会有怎样的定论?我们在这里就不必多言,相信司法部门一定会依法依据给出客观评判的。


教育探微


这件事情可能比较复杂,需要慢慢梳理其中的脉络。

这事发生在10天前的2020年3月31日凌晨,年仅15岁的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初中三年级女生小范,坠楼身亡了!公安机关经过调查取证、现场勘查,已经排除是刑事案件,初步鉴定为自杀。


听小范的家属说到,小范在此前被班主任兼数学科任老师的宋老师三次移出网课群。在2020年3月30日20时左右,宋老师曾与小范语音通话十来分钟,结果31日凌晨0时左右,小范就在家中坠亡。

2020年4月9日,当地教育局已成立了工作组,正全力配合公安等部门积极处理后续工作。

小范被宋老师三次移出网课群的时间分别为3月11日、3月25日、3月30日,原因是听课时长不够。

2020年3月11日,在宋老师决定把小范移出网课群之前,曾与小范家长沟通过,家长也没有疑问:


后来,小范亲自写下了保证书,又重新被拉进群。

但3月25日, 小范再次被宋老师拉出网课群,按正常推理,原因应该是和第一次被拉出群一样。

3月27日晚,小范家长表示孩子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希望把孩子拉回群,宋老师表示同意,并让小范补上拉下的课程。

在小范被宋老师最后一次拉出网课群当天,即3月30日晚8时左右,宋老师给小范的妈妈打来微信电话,之后宋老师又和小范通话近10分钟。

据家长说,宋老师给小范打完电话后,小范情绪比较低落、一直在哭,但家人安慰几句后便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左右,家人起床后找不到小范,看见楼下有警察拉着警戒线,最后证实坠楼女孩是小范。

以上就是这起事件的大致经过。

谈谈我对这起事件的看法:

①这个班主任宋老师应该是属于比较负责任的老师。

设想一下,如果换成一个随随便便,对学生的学习并不在意的老师,她才懒得理你那么多,爱听不听,反正老师也不会损失什么。

②在要把小范拉出网课群的事情上,宋老师征求过小范家长的同意,说明小范家长是认可宋老师做法的,也知道自己孩子存在的问题。

③我猜测,小范同学是不是有抑郁症一类的病症呢?否则,就仅仅和老师通话10分钟,就导致轻生,在普通人看来实在不可想象。

就算宋老师说话凶了点,甚至大声呵斥了她,难道就能成为导致小范轻生的那“最后一根稻草”?实在难于让人信服。

总之,这件事情确实是扑素迷离,孰是孰非一时之间无法得出结论,只能由公安部门去进行细致的调查后,才能知晓最终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