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有些人“羨慕嫉妒恨→言語和人身攻擊”的心理鏈鎖反應?

時代傻瓜李博士


內在擁有“羨慕→自卑→嫉妒→嫉恨→攻擊→加害”這種心理定勢的人大有人在。所謂“咒人好厭人差”“恨人富嫌人貧”“惡人美譏人醜”等等坊間俗語,就是說得這樣的人。曾經轟動全國的那個“保姆縱火燒死主人一家3口”的刑事犯罪案件,那個心如毒蠍的保姆,就是嚴重擁有這種心理定勢的人。

因此必須肯定的,是持有這種心理定勢的人,無一不是患有這種心理問題(有的甚至就是某種心理障礙、精神疾病)的人!而這樣的人對社會的危害,不光是會毀了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更瘮人的是還會攻擊侵害他們所嫉恨的那些無端受害的人!


拙筆淡靜


羨慕嫉妒恨是人生,被羨慕嫉妒恨也是人生。言語+人身攻擊是人生,被言語+人身攻擊也是人生,

人生就是這樣,無論你是誰,無論你在做什麼,無論你成功與失敗,都會有人圍觀,有人看熱鬧,有人指指點點。

羨慕嫉妒恨加上言語人身攻擊,是他的人生。被羨慕嫉妒恨加上言語人身攻擊,是我們的人生。我們沒有錯,他也沒有錯,因為這就是人生。

如果我們認為:他沒有權利評價我們。那麼,我們也沒有權利評價他。這就是我們的人生。



心理諮詢楊老師


怎樣評價有些人“羨慕嫉妒恨→言語和人身攻擊”的心理鏈鎖反應?

這種模式,在很多行業,很多地方都出現過,尤其是同行之間,正如郭德綱所說,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有的人攻擊郭德綱的相聲這不好,那不好,,害人,如果聽聽,就覺得搞笑,並沒有什麼真正不合時宜的,那些攻擊的人,你說郭德綱水平差,你不聽不就結了,費那麼多心思多累,還給自己添病,何苦呢。

這些人真的很討厭,不敢明著說,明著罵,利用網絡的便利,申請一些小號,在不同的地點登錄,讓人根本想不出來是誰,實際上,看內容也知道差不多,這需要有關職能部門管理。

從個人角度,對這些攻擊最好的應對方式是無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