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像毛毛蟲的黑色果子,你知道嗎,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桑葚(sāng shèn),又名馬桑,桑椹子、桑蔗、桑果、烏椹等,桑樹的成熟果實,為桑科植物桑樹的果穗。大多為紅紫色或黑色橢圓型聚花果,長約1~2.5cm,汁濃似蜜,甜酸清香,營養成分豐富。經科學鑑定鮮果中含有大量遊離酸和16種氨基酸,此外還含有人體缺少的鋅、鐵、鈣、錳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以及胡蘿蔔素、果糖、葡萄糖、丁二酸果膠、纖維素等,因而和沙棘、懸鉤子等一起被譽為“第三代水果”。被國家衛生部列為“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藥食同源”農產品之一,桑葚每年4-6月果實成熟時採收,去雜質,曬乾或略蒸後曬乾食用,也可來泡酒。具體成熟時間各地不一樣,南方早一點,北方稍遲一點。成熟的桑葚質油潤,酸甜適口,以個大、肉厚、色紫紅、糖分足者為佳。但是,在食用是,手和牙齒都會短時間變黑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樣的感觸。

外形特徵

桑葚多數密集成一卵圓形或長圓形的聚花果,由多數小核果集合而成,呈長圓形,長2-3cm,直徑1.2-1.8cm。初熟時為綠色,成熟後變肉質、黑紫色或紅色,種子小,花期3-5月,果期5-6月。桑桑葚也會出現黃棕色、棕紅色至暗紫色(比較少見的顏色成熟後呈乳白色),有短果序梗。小核果卵圓形,稍扁,長約2mm,寬約1mm,外具肉質花被片4 枚。氣味微酸而甜。

生長習性

桑葚樹高一般為2~15 m,葉柄長約為1.0~2.5 cm,葉片呈寬卵形或卵形。桑葚樹為雌雄異株,其花為單性,桑葚果為核果,是一種聚花果,果實密集,呈長圓形或卵圓形。桑葚果初熟時為綠色,長度約為1.0~2.5 cm,成熟後為紅色或黑紫色。桑葚樹在我國南北廣泛分佈,南方花期為1-3月,北方花期為3-5月,南方果期為3-4月,北方果期為5-6月。桑葚是桑葚樹的果實,大多在溫暖溼潤的氣候下生長。桑葚在12 °C左右開始萌芽,由小核果集合而成,直徑為0.5~1.0 cm,長1.5~2.0 cm。桑葚呈暗紫色、棕紅色或黃棕色,也有少量呈乳白色,並具有短果梗。桑葚的味道甜而微酸。

栽培技術

桑葚樹一般選擇在排水系統好、地面平整、陽光充足、通風透氣的地方種植桑葚。選擇沙土壤,並對苗圃深耕15~30 cm,苗圃地底肥選擇尿素或複合肥。適宜的種植溫度為28~30 °C,10月中旬-11月中旬、4-6月上旬為生根時間。桑葚對土壤有較強的適應性,具有耐瘠薄、耐旱不耐澇的特點,常用的繁育方法有扦插、壓條、嫁接和種子繁殖。

1、壓條

從母株上壓下枝條,將枝條的樹皮劃破並埋進土裡,將枝端露出土外。當該枝條成活生根之後再將其割斷。一般在春季或秋季進行定植,在早春將母株埋在溝中,並壓實。開穴行株距為2.0 m×0.4 m[5]。

2、嫁接

嫁接是在一株桑樹的根或枝幹上接上另一株桑樹的芽或枝條,使其成為一株新的植株。嫁接的主要方式有根接、枝接和芽接。溫度對嫁接的效果有直接影響。因此,必須根據樹種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時期嫁接,一般為20~25 °C,不要在大風情況下和雨季嫁接[5]。

3、種子繁殖

將成熟的桑葚洗淨,去掉果肉,就可得到種子。桑葚種子可以秋播、夏播或春播,新種子可以秋播或夏播。要先用50 °C的溫水浸種,並對種子進行至少12 h的浸泡和催芽,當種皮破裂後,即可播種[5]。

營養價值

桑葚的主要營養成分有水分、糖分、粗蛋白、灰分、粗纖維、遊離酸、可溶性無氮物等,此外,桑葚中還含有人體必需氨基酸及易於吸收的多糖、豐富的維生素、紅色素及人體缺乏的鈣、鐵、鋅、硒等礦物質,具有增強免疫力、促進造血細胞的生長、促進新陳代謝等作用,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有一定的藥理學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