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有17家被投企業成功IPO的深創投正埋頭幹什麼?

文/福布斯中国

疫情阴霾下的2020年,资本市场却迎来了高光时刻。创业板注册制开市,企业上市再加速,创投机构迎来收获期,头部机构成为最大赢家。深创投截至目前已有17家投资企业IPO上市,成绩斐然。作为内资创投头部机构,这家已有20余年历史的老牌机构在科创领域积淀深厚,从最早的中芯国际、潍柴动力,到现今的澜起科技、瑞芯微、奇安信,显示着它的硕果累累。此次福布斯中国专访深创投硬科技领域专业投资人,董事总经理、华东总部总经理伊恩江,他是深创投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投资人之一,他的个人成长也是近20年中国创投行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已有17家被投企业成功IPO的深创投正埋头干什么?

深创投硬科技领域专业投资人,董事总经理、华东总部总经理伊恩江。

硬科技投资,需专业,更要耐得住性子

作为深创投的老将,伊恩江2001年正式加入深创投。此前他已在上海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两年,在浦东二次开发的重要节点为助力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服务。正是这段工作经历,为他积累了产业资源和专业能力,同时也让他对风险投资产生了浓厚兴趣。彼时深创投启动区域化布局,上海子公司成立并招募人才,伊恩江毫不犹豫地成为了深创投华东片区最早的一批员工。

当时的创投行业没有那么风光:美国互联网科技投资泡沫破裂,低迷的经济形势蔓延至中国投资市场。国内股权分置改革尚未实施,投资机构缺乏退出渠道,生存环境艰辛,一系列的困难让很多机构没能撑到市场繁荣的今天。伊恩江认为深创投比较好的一点就是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战略上未曾动摇,一直坚守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初心,将精力放在提高专业化投资能力,解决经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方面。高频的产业链扫描、前沿行业的深入讨论、项目的复盘,让投资经理形成自身专业条线的投资思路,遇到好的创业企业,克服困难也要出手,国内没有退出渠道,那就支持企业到国外去上市,中芯国际、潍柴动力都是那时的典型投资案例。

股权分置改革后,以深创投为代表的专业创投机构迎来了厚积薄发的时刻。2010年深创投有26家被投企业上市,创造了世界纪录;2017年,深创投实现23家被投企业A股上市,刷新投资机构年度A股上市数量新纪录,这其中就不乏伊恩江团队投资的中曼石油、旭创科技等。伊恩江以旭创科技为例,向福布斯中国介绍了他的投资理念。当年旭创科技的创始团队刚刚归国创业,主要从事光通信模块研发,是非常早期的项目。但投资团队基于对国内互联网传输速度的预期,坚定地认为旭创面向的光纤通信时代才是未来。入股旭创科技后7年,团队面临基金到期、项目亟待清退的难题,但看着逐步迈入正轨的企业,团队还是承担着压力一路陪跑。现在来看,当初的坚持为投资人带来了更丰厚的回报,而旭创也日益壮大,其后与山东中际合并,成为国内领先的集光通信器件设计研发制造、智能装备制造于一身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并在智能数据、云计算时代更加迅猛地发展。

伊恩江认为专业化投资不能完全跟着热点走。他说纵观中国创投20年,行业热点在轮动,最早是互联网,然后是移动互联网,到目前是数据智能和硬科技。而好的投资机构一定是在行业热点形成前就已经全面布局了,当行业过热,泡沫出现时,就已经到了优秀机构的收获期。创投赚的就是前瞻眼光、价值投资的收益。所以要扎实坚守自己擅长的专业,提前去捕捉自己专业方向上那些影响科技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前沿创新。

谈到硬科技的未来发展,他认为疫情倒逼着国内科研回归到很多本源性问题,包括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技的很多基础性研究的夯实。以最近最热门的半导体为例,芯片的光刻机、先进封装工艺、关键材料等等都还在依赖进口,这些基础科技研究需要时间的积累,无法一蹴而就,所以除了专业性外,投资更需要耐心。值得庆幸的是,科创板的出现使得这些本源性创新获得了资本的支持,相信国内的科技创新进程会因此有所加快。

打造创投生态圈,增强专业赋能能力

在股权分置改革带来创投行业春天的同时,深创投也抢先开启了全国网络化布局的步伐。扎根长三角,伊恩江从07年开始先后募集了深创投苏州基金、常州基金、无锡基金、南京基金。区域化战略让深创投成为中国网络布局最完整的一家投资机构。而这一遍布全国的网络,不仅使得深创投可以更早触及各地的优秀项目,也使得它跨区域、跨产业链服务各投资项目的能力大幅增长。

伊恩江向福布斯中国介绍,在投资企业的赋能方面,深创投经常会组织行业的研讨会、企业家沙龙,让所投的近千家投资企业联系起来,给大家创造对接的机会,让他们在产业链上进行资源整合、联合开发,碰撞出一些新的产品,新的技术,甚至直接达成上下游的合作。

同时,针对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资本需求,深创投还围绕培育企业的初心,配置了从天使基金、VC、PE到并购基金的全产业链,以满足优秀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

包括目前深创投正在积极推动的不动产基金,其设置的初心也是为了所投企业服务。伊恩江介绍到,创新创业企业发展除了资金的支持、战略和管理上的指导、各类资源和服务的对接,也需要发展的物理空间支持。初创企业很难获得办公场地、生产场地方面的支持。深创投的有益尝试就是通过参与联合运营科技产业园,把企业聚拢在一起,提供统一的创业导师、创业辅导等系列服务,去孵化培育优秀的企业。

基于过往这些所投企业方面的赋能经验,目前深创投正在推进平台化战略,希望打造一个生态圈,利用深创投的赋能能力,为创业企业,甚至是其他创投机构提供更好的资源对接环境,达到共赢。

在这个平台的第一层,就是顺畅内循环,发挥深创投及其所投资的近千家企业、包括已上市的170余家头部企业的作用,让这些各行各业的企业互动产生新的发展机会。同时沿着已投企业产业链延展,为新企业投资,新项目赋能提供帮助。第二层就是拓展到大创投圈,通过母基金和S基金解决创投兄弟机构募资难、退出难的问题,使行业内最好的机构聚集在这一平台上,大家增强互动合作,从不同的角度共同为优秀创业企业赋能,让好企业走得更顺、发展更快、更早为社会创造价值,达到整体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根据深创投的战略,我们不排斥大家在投资层面的专业化竞争,比眼光、比募资、比服务,这些让每家机构都能更健康的发展,大浪淘沙促进行业的成熟。但同时,我们更希望去牵头引领一种生态,大家在投资过程中密切合作,减少无序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创投之力共同维护中国科技的成长,为伟大企业保驾护航”。伊恩江总结道。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