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玉米种植密度的原则是什么?

妇产科陈开华大夫


大家好,我是恒欣兄弟,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玉米确定种植密度宜推荐密度范围内选择,即一般不超上、下限。具体可结合以下几个方面确定

1、结合土壤肥力水平:肥地密,瘦地稀。  

2、结合灌溉条件:水浇地密,旱薄地稀。  

3、结合品种生育期:早熟品种密,晚熟品种稀。  

4、结合品种穗型:中、小穗品种密,大穗品种稀。  

5、考虑秸秆和穗位高度:矮秆穗位低品种密,高秆和穗位高品种稀。







恒欣兄弟


玉米种植的稀稠程度,会影响玉米的最终产量,种植过稀,单位面积内株数减小,土壤未得到充分利用,总体产量上不去;种植过稠,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植株易形成夹秆(无穗),而且穗棒小,产量也低。

因而合理种植,是玉米稳产稳收的重要原则,合理密植,又是充分发挥群集增产效果的重要措施。

而合理的种植密植,就要按照土壤的肥力状况,降雨条件和品种特性来确定种植密度。

1,土壤肥力状况:土壤肥薄程度,是影响玉米植株生长的最基础因素,植株生长所需的肥水都需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供给,如果土壤贫瘠,营养缺乏,根系生长不良,吸收和供肥能力都降低,植株生长势弱,雌雄穗发育不良,穗棒小,产量低。

因此在玉米种植时,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上,土壤理化性状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坡度小于15度的地块,这样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能促进玉米植株健壮生长,增强多种抗性,降低病虫害,从而可获高产优质的玉米,所以,肥力中上的田块,玉米可以密植,但还需水分保证。

2,玉米品种特性:密植的玉米,就要选用良种,而且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如降雨多少,积温高低,及气候特征等,选择株型紧凑,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的杂交玉米品种。

3,确定玉米种植密度的原则~降雨条件: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即使选用优良品种和肥沃的田块,土壤水分的充足与否又成了限制这两个条件的主要因素,因此,玉米种植密度的确定原则,在选择土壤肥沃和选用优良品种特性外,主要要根据当地年降雨多少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年降雨量为100毫米,种植株数为1000株/亩。

即:年降雨量300~350毫米的地区,以3000~3500株/亩为宜,株距35~40厘米。

年降雨量在350~450毫米的地区,以3500~4500株/亩为宜,株距30~35厘米。

年降雨量450毫米以上的地区,以4000~4500株/亩为宜,株距28~30厘米。

那么土壤肥力高,墒情好或有浇水条件的地块,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总结:确定玉米种植密度的因素,有土壤肥力状况,降雨条件及玉米品种特性,但确定的原则在满足其它两要素的基础上,我觉得以当地年降雨量来衡量确定玉米种植密度,最直观易懂,也较标准。供参考!


基层农人


确定玉米种植密度的原则是什么?

玉米的合理密植与品种、土壤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玉米种植密度必须根据这些条件来确定。


1、品种与播种期:不同的玉米品种的生育期长短、株叶型都不相同,因此种植的合理密度也有差异。一般早熟品种生育期短,植株矮小,要适当密植。晚熟品种生育期长,植株高大,要适当稀植。杂交种株型比较紧凑,宜密植。地方种植株高大松散,宜适当稀植。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叶片与茎的夹角小,株型紧凑,要加大密度。平展型杂交种叶片与茎的夹角大,叶片平展,株型松散,要适当降低密度。

早播或者春播玉米,生长比较慢,营养生长期长,密度可以低些。夏播或者迟播玉米生长比较快,营养生长期短,宜密植。

2、土壤、肥料、水条件,玉米是不利用分蘖的作物,群体的田间自动调节年龄弱,确定密度时要根据品种类型、土壤肥力

高度耕作栽培技术水平等条件来确定。肥土、水分充足。栽培技术水平高的地方要适当增加密度,能保证单位面积上较多作植株对水分、养分的需要,过稀会造成地力浪费。瘦地或者施肥水平低的土壤,有效水、养分贮量低,种植过密,超过土壤中养分供应能力,就不能满足玉米正常发育的需要,造成后期脱肥早衰、矮小,空秆多而减产。


3、气候条件,玉米是喜欢短日照作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比较高,根据温光条件来考虑密度,要掌握在高温短日和光照充足地区可以适当密植,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玉米生长发育加快,生育期缩短,植株变矮。低温长日照和光照弱的地区宜稀植,在低温长日照条件下玉米缓慢,生育期延长,植株变高。低海拔地区气温比较高,日照比较好,玉米生育加快,生育期短,要适当密植。海拔比较高地区气温偏低,玉米生育期变长,要适当稀植。但是在海拔很高,光照很强,气温又低的地区,紫外线和低温常常抑制玉米的生长,使其植株矮小,也要密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