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除了写诗堪称王者,在其他面的造诣如何?比如绘画和文章?

文字拾荒人


唐朝大文豪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给了李白、杜甫最高的评价。

当年李白应招进京,老诗人、号为四明狂客的贺知章见到李白其人,读到李白的诗作《蜀道难》惊呼李白事情“谪仙人”,意思李白太厉害了,是天上神仙降落到人间了。

李白的朋友杜甫说李白,“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力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堪为李白知音。

李白的文章也非常好,比如他创作了散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与韩荆州书》,都脍炙人口。

李白饱览了大好河山,给后代留下众多描写歌咏名山大川的诗篇,应该说李白是旅行家。

李白有很高的书法造诣,今天山西大同市有李白当年游览时手书的“壮观”二字的石刻,小编年轻时与友人到大同游玩时,曾拜谒过此石刻。

李白好纵横之术,也是侠气之人,少年时学过剑术,诗歌中多次出现杀人的句子,如“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不过,李白与王维不同,王维是一流大画家,王维爱静向佛;李白好动,求仙问道,李白不可能面面俱到,李白在绘画上没功夫。


青霞人文


朋友们好!我是杨志勇!

大诗人李白,除去诗极精妙外,文章书法都不同凡响!就先以文论,他的《与韩荆州书》,《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皆写的神采飞扬,行文流畅,迭荡生姿,字字珠玑,读来令齿颊生香。跟他的诗一样,痛快淋漓,旷达豪放。如天河倒泻,恣肆汪洋…

其书法《上阳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用笔苍劲古拙,如鹰盘鹄翔,高低错落,起伏偃仰。如风拂杨柳,似落花飞扬。初看平谈无奇,细审则笔致苍茫…

总之愈品愈妙,确是大家。另外宋徽宗赵佶,曾在李白一幅行书上题跋,说其书飘逸劲健,不独以诗鸣耳!可惜没流传下来,不能一睹仙颜,实为千古憾事。

另外李白的剑术也不错,李白从小跟其父练,后来又拜裴旻为师。裴旻是大唐剑圣,剑术出神入化,登峰造极。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应该差不到哪里。


杨志勇68


李白的散文,在其诗名的掩盖下,不为人所重视。实际上他的散文58篇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艺术上也很有特色,是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

李白散文的成就,首先在于他能潇洒自如地描绘出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如他在青年时代写的"上安州李长史书","上安州裴长志书",读者可以从这里了解作者青年时代的生活,并不象他在诗篇中描写的那样飘飘然目空一切,为了寻求出仕机会,他曾竭力和地方官吏周旋,希望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推荐。可是诗人的气质又与庸俗的官场生活格格不入,与官吏们往来。有时就会触犯他们的""尊严",或遭到同列i者的谗毁。置身于这样难堪的处境,诗人常感到惶惑不安,因而不能不上书自陈心迹。.这就是上举二文所产生的原因。他在"上李长史书""中说,"白孤剑难托,悲歌自怜。迫于凄惶,席不暇暖,寄绝国而何托,若浮云而无依。南徏莫从,北游失路。"叙述他功名未就,异乡漂泊,岐路徬徨。他饱含着感情,基调凄怆悲愤。

宋人洪迈说"大贤不遇,神龙困于蝼蚁,可胜叹哉。"(容斋笔圯)

作者怀才不遇,满腔悲愤,在:"暮春进张祖监系之东都序"中说"仆书室坐愁,亦已久矣……而金管未变,玉颜已缁……误学书剑,薄游人间,紫微九重,碧山万里,有才无命,甘于后时?"自怨自叹,如泣如诉。

他有很多为友人鸣不平的文章,现举一篇"伐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文中说李藏用平定叛乱,"勇冠三军,众无一旅",在艰危的情况下,"一扫瓦解,洗清全吴"。建立了赫赫的战功。但是"社稷虽定于刘章,封候未闻于李广"。为朋友鸣不平的同时,看到了肃宗的腐败,赏罚不明。

还有一些小序,如大家所熟知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園序",其中虽有"浮生若梦"的消极思想因素,但是从总的来看 仍清新可喜。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他的抒情诗风格相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呈现真实感情的结晶。

李白的另一类散文是歌颂清廉正直的官吏的。如"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中的"自绝请托之求,吏无丝毫之怨"。

李白散文中的画赞,也写得很有特色。如"壁画苍鹰赞",枯树一枝,了无枝叶,苍鹰独立其上,状"若愁胡之攒眉"。寥寥几笔,境界全出。最为巧妙之笔还在结尾四句。"群宾尖席以腭晗,不悟丹青之所为,吾常恐出户牖以飞去,何意终年而在所"。

还有一篇值得注意的"为宋中丞祭九江文"。

李白自遭永王璘之祸,深得宋若思的援救。参加了其幕府,这篇文章,在其幕府所做。气势雄伟,是一篇有声有色的"誓师表""。"安史之乱"造成国家的局面是"万乘蒙尘,丘陵惨戮"。人民所受灾难是"苍生悉为白骨,赤血流于紫宫。"因此"含识结愤,以剪元凶","扫妖孽于幽燕,斫鲸鲩于订洛"。文中以命令的口吻让河神"使阳候卷波,羲和奉命,楼船先渡,士马无恙"。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除去显示了战争的正义性,作者的爱国思想,还取得了动人的艺术效果。此文对后世也产生一定影响,韩愈的"祭鳄鱼文"可能即溯源于此。

曾任安州都督的马公称赞李白的文章"请澹奔放,名章俊句,络绎间起,光明洞彻,句句动人"(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确非溢美之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