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校学生个人所得税税率高达20%?

解焱


看到大学生的涉税问题,莫名有一种亲切感,有必要做一下普及。



高校在校大学生很难专职从业,通常取得的收入,大概率属于劳动报酬,稿费,特许经营所得。从表面看,个人所得税起底税率20%有点吓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令人担忧。年收入不会太高的在校大学生,预缴的个人所得税,通常情况下到次年汇算清缴,可以全额退回。个人所得税的涉税,有必要做一下普及型的讲解,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理解其要义。

一、计缴方式

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缴纳通常分为两个阶段:1、代扣预缴阶段;2、汇算清缴。

代扣预缴是指根据纳税人按次、或按月取得综合所得收入,由义务扣缴人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代扣预缴。因此,在校大学生拿到手的收入,通常是扣除了个人所得税的部分。

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根据上一年度全年综合所得收入以及上年度预缴个人所得税的相关信息,汇总计算上年度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及应补退税款的工作。

二、在校大学生的收入,预缴和汇算必然产生差异!

1、全年收入总额不会太高。

在校大学生以学业为主,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业上,因此课余时间取得的收入有限。(未考虑少部分高收入的佼佼者。)笔者判定,大部分学生年收入小于6万元。

2、预缴和汇算清缴的口径不一致。

预缴和汇算清缴的口径不一致,最突出的结果就是:预缴的个人所得税与汇算清缴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存在重大差异。

另外,除工资薪金以外的综合所得收入,在预缴阶段并未充分考虑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也是造成预缴与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重大差异的原因之一。

预缴和汇算适用的税率表,不是同一张。预缴适用劳务报酬,稿酬的税率表,汇算清缴适用于工资薪金相同的税率表。

三、大学生的个人所得税预缴金额,普遍大于汇算清缴应纳税额。

劳务收入、稿酬,预缴阶段的税率表,是造成预缴税款大于汇算清缴应纳税额的根源。

再加上口径和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缘故,大学生预交的税款必然大于汇算清缴应纳税额。

例如:2019年,张同学课余时间某月分别取得劳务报酬3000-5000不等,全年劳务收入48000元;另一家单位,各月累计取得稿酬累计10000元。

1、个税代扣预缴

劳务收入预缴税款=48000*(1-20%)*20%=7680元;

稿酬预缴个人所得税=10000*0.7*0.8*20%=1120元;

全年预缴税款8800元,实际到手49200元

2、汇算清缴(次年3-6月)

张同学全年收入58000元,低于个税起征点60000/年。应纳税额为0,可以向主要收入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税8800元。

退税后,张同学实际税负为0。所谓的20%个税,是吓唬不懂个税的同学的。


顺通财税段贤明


这指的是高校学生的兼职收入吧?

高校学生的兼职收入为劳务报酬收入,劳务报酬所得日常预扣预缴个税的税率为20%、30%和40%。

劳务报酬个税具体计算为:

学生可以进行个税的汇算清缴

学生在次年度3.1-6.30进行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后,其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若低于30万,则可进行个税退税。


东岭财经


作为一名在校学生,通过参与暑期,寒假等实习工作,却要交20%的劳务所得税,想想其实也挺难过的,不过通过每年的年度汇算清缴的话,如果不超过六万元的话,是可以全额退的。这个是所有劳务报酬都需要交的税,不仅仅局限于高校学生,其实你在外去做兼职等都是进入到劳务报酬类的,也就是在超过800元之后都需要交20%的。我们日常的个人所得税的主要一块就是工资所得,但是因为是在校学生,所以并没有和企业签订相关的工作协议,所以并不算是正式的员工,只能作为实习生的身份,也就是相当于作为公司的兼职人员,作为公司的兼职人员,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真实员工所享受到的一切奖金,福利津贴等。公司并不会为你交相应的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险,正常员工所享受到的一切工资之外的其他福利,其实作为实习员工或者兼职员工都是嗯,没有办法享有的。或者有一些福利较好的公司会为实习或兼职人员提供一定的日常补助,餐补等方面,但是在工资方面的话,他们仍然是按照实习的,也就是按照劳务所得交税。劳务所得按照税法的规定是超过800元每月的话,将要交20%,也就是超过800元的部分,要交20%的税给国家,剩余只有80%。不过因为是劳务所得,并每个月并不是相同,你可以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同时做兼职或者实习,但是只要你总额不超过每个月800元的话,仍然不扣税,所以如何灵活地规划,要看自己的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