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歷史上和印度的戰爭很少?

書中有路


為什麼中印戰爭很少?這是個有趣又有意思的話題。傳人試著來回答一下。

中印之間的話題,一直是廣大軍迷、歷史迷津津樂道的。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印都是文明古國!

作為鄰邦的兩個古國,在歷史的長河裡究竟有哪些恩恩怨怨?又有什麼愛恨情仇?自然是歷史迷們感興趣的事。

迴歸正題:為什麼中國歷史上和印度戰爭很少?

我想,主要是五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兩國文化都比較溫和,沒有好戰的基因。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受農耕文明、儒家文化、中庸思想影響的國家,雖然經歷過多次的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論是分裂還是統一,這個文明的根基沒有變過。而中華文明的逐漸發展,逐漸演變成了一種開放性、包容性很強,同化能力也很強的文明。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這種文明,就是“和”。

在“和”的思維裡,戰是下下策。我國文化因素就決定了中華文明不是侵略型、或者掠奪型文明,而是防禦型、守衛型文明,因此不容易主動向外擴張作戰。

細數上下五千年,中國對外作戰的次數少之又少。不光是對印度,對所有的鄰國都一樣。

同時,印度是個信奉佛教的國家,佛教文化是比較溫和的,也不容易產生對外作戰。而且,印度歷史上很少有統一的中央集權,大多情況下是很多同文化小政權的並存,有點像酋長文化或宗族文化。

第二,地理原因-隔著高聳的喜馬拉雅山

翻開中國歷史地圖,可以看到中印之間隔著高高的喜馬拉雅山系,自然阻隔了中印之間的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所以當年玄奘取經,不是直接出雲貴或西藏進入印度,而是一路向西出新疆,經過今天的吉爾吉斯、烏茲別克、阿富汗、巴基斯坦,最後才到印度。如果換成軍事上的衝突,這種長途跋涉的戰爭,中原王朝是沒有興趣的,也許只有成吉思汗才可能出兵。反過來,印度也是一樣。

第三,歷史原因-大型強盛王朝對不上。

中國古代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印度也是一樣。對於分裂時期,兩個大文明是不可能對戰的。在大統一時期,有沒有對戰的可能性呢?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沒有可能下圖是傳人整理的中印歷史朝代對比表。

從表裡面可以看出,如果印度要進軍中國,最好的時間階段是笈多王朝時期,那時中國為兩晉-南北朝-隋這一時期。其它歷史節點,中國王朝都比較強盛,沒有對戰的可能。而自公元700年阿拉伯人入侵開始,印度先後經歷了阿拉伯人統治、突厥蘇丹統治和蒙古後裔的莫臥兒王朝,約1000年的外族統治歷史,根本沒有對外發動戰爭的可能性。而同一時期的中原王朝,也瞧不上南蠻地區,也不會對其作戰。

第四,經濟原因——國力撐不起這樣遠距離的作戰

兩個文明之間的戰爭,定然是火星撞地球。但是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古代中印要想真的對戰,還真不容易,除非兩邊同時向對方出兵,否則的話,都沒有那個經濟能力達到對方疆域,可能國內經濟就崩潰了!

第五、中印歷史上,長期以來都是防守型文明

正如前面提到的,印度歷史上長期以來,要提防的是自西部侵入的阿拉伯人、雅利安人、突厥人等。而中國古代長期防禦的重點是北方遊牧民族,自匈奴人、突厥人、契丹人、韃靼人……

可以說,兩個文明長期擁有各自的煩惱,沒時間對外擴張,更沒時間覬覦其他文明的成果。

綜上,中印歷史上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大槐樹傳人


中國歷史上與印度戰爭大家比較熟知的一個是貞觀21年王玄策出使印度,被自立為王的阿羅那順俘虜,王玄策率領聯軍一舉攻破印度俘虜了阿羅那順,還有一個就是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國俘虜擊斃印方7000人,除此沒有大規模衝突。中印戰爭很少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 中印之間隔著喜馬拉雅山那是天然屏障,喜馬拉馬山全長2450公里,7000米的高山超過110多座,別說在科技落後的古代,就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也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墨脫是中國最後通公路的縣這都是2013年的事情了。可以想象人類難以在這個惡劣生存環境去發生戰爭。

第二個原因就是喜馬拉雅山所在的青藏高原不是中華文化核心區,中原大地才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繁衍之所,在科技落後的古代那是不毛之地,並不是非取不可的兵家必爭之地。這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衝突烈度。

第三個原因就是印度在古代只是一個地理上的名詞,印度次大陸從來沒有形成過真正統一的強權國家,印度是受英國殖民的影響才在近代統一的,可以說是英國人統一了印度。現在的印度暴亂頻繁此起彼伏。印度在古代就沒有形成對中國的威脅如果不是阿羅那順主動招惹王玄策,也不會被王玄策聯軍擊敗俘虜。

第四就是中國古代是小農經濟農耕文化,完全依靠自己的勞動,男耕女織實現自給自足。不像北方遊牧民族逐草而居,旱澇不保經常靠劫掠為生。中國的文化多樣而包容。沒有草原文化和歐洲海盜文化的侵略性。

中印之間隔著喜馬拉雅山這個天然屏障,青藏高原又不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區,並且歷史上的印度小國林立如同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對中國的安全形不成有效威脅,無論是王玄策俘虜阿羅那順還是1962年自衛反擊戰兩次都是印度主動招惹中國。


歷史觀察哨


從廣義上說,印度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 、尼泊爾、孟加拉、斯里蘭卡等國和今天的印度,世界四大文明恆河流域的廣大地區,千百年來,一直處於戰亂和被殖民的動盪中。

印度半島和孟加拉灣

這一時期。蒙古第一次西征,佔領了西亞和中亞的花剌子模,包括印度地區。第二次西征,蒙古軍隊一直推進到維也納和多瑙河沿岸。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西征,攻破花剌子模

蒙古國不僅佔領了西亞、中亞、東歐,也佔領了中國。中國也成為殖民地,立國號大元。從這個意義上說。是蒙古國與印度的戰爭,而不是中印之戰。

狹義上的印度,於1947年擺脫殖民地,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中印之間只是在1962年打了一仗,以印度失敗告終,印度重新退回到麥克馬洪線以外。交出了之前侵佔的西藏領土。

中印分界線和爭議地區

兩國於1976年恢復外交關係,但是邊境線長達2000公里,先前1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爭端仍然懸而未決,雙方偶有爭議和摩擦,倒是一直再無戰事。

雙方的利益衝突主要在於,中印爭議地區屬於西藏。做為自己的領土,中國不能退讓。中國也需要打通道路,利用孟加拉灣的港口縮短中國西部,包括新疆、西藏的貿易物流通道。而印度認為這一地區造成了巴基斯坦從印度分裂出去,中國又從印度的後院經過,對印度的安全構成威脅。

中印很難開戰,有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麥克馬洪線是英國人留下的爛攤子,中印爭執,彼此只會互相傷害,對誰都沒有好處;

第二,中印之間隔著喜馬拉雅山脈。交通不便,打起仗來翻過這條世界屋脊會很成問題,得不償失,不到萬不得已,雙方都不願意開戰;

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

第三,印度主要信仰是佛教,與中國有相通之處。兩國人民都傾向於溫和友好、不主動攻擊的處事方式。

印度寺廟

第四。印度的戰力堪憂,是這個國家歷史造成的硬傷,很難治癒。戰力不是單單經濟發展了,有錢買點裝備能夠解決的,印度國家缺乏民族向心力才是關鍵。

自從全球範圍的殖民時期開始,西方殖民者從非洲運來了大批奴隸,今天印度黑色皮膚的種族,多數是黑奴的後代,是低種族。原著的印度人,膚色比較白皙,是高種族。

印度的社會階層等級分化非常嚴重,貴族種姓具有世襲的優勢來凌駕於低種姓之上,對資源享有優先權,在權力上有絕對的話語權。

這種社會結構下,印度的軍隊打起仗來,很難讓士兵有忠誠度和保衛國家的熱情。這也是1962年的中印戰爭印度不堪一擊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