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之士,必為濃豔者所疑;檢飭之人,多為放肆者所忌。君子處此,固不可少變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鋒芒。——《菜根譚》
清心寡慾的人,必然受到急功近利之徒的攻擊;行為檢點的人,常被肆無忌憚之徒所忌恨。對於這些,君子既不能改變自己的品行,也不必鋒芒太露。洪應明在這裡從正面肯定了人要做一個真君子的原則,但也提出了要很好地保護自己,即智慧地對付那些邪惡愚狂驕橫之惡人。
就中國傳統來講,即從另一面上說,“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等,但是,這並不是說不要堅持原則,後人在引用時,有時是偏面的,是引發負面之歧義的。本來的意思,就是要保護自己,更加藝術地處置事情,充滿智慧地讓惡人們受到懲處。當然,從保存自己角度講,就是要淡泊名利,不為俗人俗事所左右。
《淮南子·箴言錄》中說:“古之存者,樂德而忘賤,故名不動志;樂道而忘貧,故利不動心。名利充天下,不足以慨志。”意思是講:“古代善於保存自己的人,喜歡德性而忽略下賤的地位,因此功名不能動搖他的意向;歡喜大道而忘記貧困的狀況,所以利益不能轉移他的心志;名譽和利益充斥天下,卻不能撼動他們心志。”我們今天,能有幾人在名利面前不動心的?
君子既不能改變自己的品行,也不必鋒芒太露。一個人自恃才能過人,總是表現過多,就會給別人帶來壓力和不快,將你視作眼中釘肉中刺,尤其是當你的傲然之氣非常明顯地表現出來的時候,有些人甚至會怒火中燒,不擇手段地對你施以明槍暗箭。
春秋時期莊公準備伐許。戰前,他先在國都組織比賽,挑選先行官。第一個項目是劍器格鬥。眾將都使出渾身解數,經過輪番比試,選出了六個人來,參加下一輪比賽。
第二個項目是比箭,取勝的六名將領各射三箭以射中靶心者為勝。第五位上來射箭的是公孫子都。他武藝高強,年輕氣盛,只見他搭弓上箭,三箭連中靶心。
最後那位射手是個上了年紀的人,鬍子有點花白,他叫潁考叔,曾勸莊公與母親和解。潁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嗖嗖嗖”三箭射出,也連中靶心,與公孫子都射了個平手。
只剩下兩個人了,莊公派人拉出一輛戰車來,讓二人站在百步開外,同時來搶這部戰車。誰搶到手,誰就是先行官。跑了一半時,公孫子都腳下一滑,跌了個跟頭。等爬起來時,潁考叔已搶車在手。公孫子都哪裡服氣,拔腿就來奪車。潁考叔一看,拉起來飛步跑去,莊公忙派人阻止,宣佈潁考叔為先行官。公孫子都懷恨在心。
潁考叔不負莊公之望,在進攻許國都城時,率先從雲梯上衝上許都城頭。眼見潁考叔大功告成,公孫子都嫉妒得不行,竟抽出箭來,搭弓瞄準向城頭上的潁考叔射去,一下子把潁考叔射了個透心涼,從城頭栽了下來。另一位大將瑕叔盈以為潁考叔被許兵射中陣亡了,忙拿起戰旗,指揮士卒衝城,終於拿下了許都。
在這個故事中,悲劇的發生也許應歸罪於公孫子都嫉妒之心太強。但潁考叔的鋒芒太盛、傲氣爭功也是一方面。作為一個已有功在身的老臣,他其實沒有必要再去和年輕的將領爭功了,但他總想立功求賞,結果被一記暗箭傷了性命,可悲可嘆。
作為一個人,尤其是一個自認為有才華有前程的人,要做到心高氣不傲,既能有效地保護自己,又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就要戰勝盲目自大、盛氣凌人的心理和作風,凡事不要太張狂、太咄咄逼人。並且還應當養成謙虛讓人的美德。這不僅是有修養的表現,也是生存發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