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星,大國工匠: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 ,籍貫江西省德安縣青竹板坡,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

中國明星,大國工匠:袁隆平


袁隆平的祖父袁盛鑑曾任廣東文昌縣縣令。袁隆平的父親袁興烈畢業於東南大學中文系,早期在平漢鐵路局供職;新中國成立前夕,在國民黨政府僑務委員會任科長。

在袁隆平的記憶中,父親是一位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

袁隆平的母親華靜,是一位揚州姑娘,自幼在英國教會學校讀書,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她高中畢業後,擔任小學教師,與時任校長的袁興烈先生戀愛成婚。當袁隆平的哥哥隆津出生以後,她便辭去了教師的工作,成為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

袁隆平在家排行老二,因此小名叫“二毛”。

中國明星,大國工匠:袁隆平


1931年至1936年,袁隆平隨父母居住北平、天津、江西九江、江西贛州、湖北漢口等地。

1947年暑假,袁隆平讀高中一年級時獲漢口賽區男子百米自由泳第一名;獲湖北省男子百米自由泳第二名。

1951年7月,袁隆平在西南農學院報名參加空軍,體檢、政審合格,後因在校大學生更需參加經濟建設,而未入伍,繼續留校學習。

1953年8月,袁隆平畢業於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農學系。服從全國統一分配,到湖南省懷化地區的安江農校任教。同年被分配到偏遠落後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農校教書 。

中國明星,大國工匠:袁隆平


1960年7月,袁隆平在農校試驗田中意外發現一株特殊性狀的水稻。他利用該株水稻試種,發現其子代有不同性質。因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會出現性狀分離,所以他推論該為天然雜交水稻。隨後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個品種的花粉,嘗試產生雜交品種。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試驗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經人工授粉,結出了數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種子 。

1965年7月,袁隆平又在安江農校附近稻田的南特號、早粳4號、勝利秈等品種中,逐穗檢查14000多個稻穗,連同上年發現的不育株,共計找到6株。經過連續兩年春播與翻秋,共有4株繁殖了1~2代。

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發表第一篇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國科學院主編的《科學通報》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

中國明星,大國工匠:袁隆平


1979年4月,袁隆平出席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召開的科研會議,會上宣讀他用英文寫的《中國雜交水稻育種》的論文並即席答辯,與會者一致公認中國雜交水稻研究處於領先地位。

1983年8月,袁隆平第二次應美國邀請赴美國考察雜交稻試種情況並進行技術指導。

1998年12月,袁隆平出席在廣東肇慶舉行的“863”計劃“超級雜交稻”項目會議。

2002年1月,袁隆平出席第二屆“袁隆平農業科技獎”頒獎。

2008年6月袁隆平擔任中國08北京奧運會001號火炬手。

2016年10月,袁隆平擔任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學家。

2018年5月,袁隆平帶領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團隊對在迪拜熱帶沙漠實驗種植的水稻進行測產,最高畝產超過500公斤。

中國明星,大國工匠:袁隆平


2001年,袁隆平指導選育成大面積示範畝產800公斤、米質優良的第二代超級雜交稻,並於2004年實現第二期超級稻目標。

第二期超級雜交稻於2006年開始推廣,2011年種植面積達800萬畝,在大面積生產上比第一期超級稻高50公斤/畝以上。

2011、2012年超級雜交稻第三期目標攻關百畝示範分別達畝產926.6公斤、917.7公斤,標誌中國超級雜交稻第三期目標實現。

2013年,啟動畝產1000公斤的超級雜交稻第四期目標攻關。2013年9月29日,第四期超級稻百畝示範片“Y兩優900”中稻在湖南省隆回縣羊古坳鄉牛形村實現百畝平均畝產達988.1公斤,創世界紀錄 。

2018年5月22日,位於三亞水稻國家公園的有機覆膜直播試驗示範田進行測產驗收,測得畝產1065.3公斤,創下海南省水稻單產歷史最高紀錄。

2019年10月14日,由隆平高科出資成立的第三代雜交水稻種業有限公司在長沙揭牌,袁隆平任董事長。

袁隆平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已經半個世紀了,不畏艱難,甘於奉獻,嘔心瀝血,苦苦追求,為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

1999年,經國際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2000年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網定價發行 。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科技學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譽院長。

12月1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市。

中國明星,大國工匠:袁隆平


袁隆平,這樣一個讓中國人吃飽飯的理想,驅使著他不停地在科學的道路上匍匐前進。也許真正的科學從來都是平凡而簡單的,我們也祝願農業領域的科學家能在科研的道路上再創佳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