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冠病毒發起總攻,他請纓第三次進入隔離病區……

求戰!他三次請纓進入隔離病區

市胸科醫院蘇海濤用實際行動向疫情宣戰

馳援湖北的306名青島醫護人員已全部平安凱旋,而在青島,戰鬥仍在繼續,仍有眾多白衣勇士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線。青島市胸科醫院胸一科副主任蘇海濤此前已兩度進入隔離病區,參與救治新冠肺炎患者19名,身處戰疫一線35天,算上兩次共28天的隔離休整時間,累計有63天未能見到家人。4月13日,蘇海濤第二次解除隔離。求戰慾望強烈的他再度主動請纓,希望能第三次進入隔離病區,向“狡猾”的新冠病毒發起總攻。“行百里者半九十,不獲全勝不收兵。疫情一日不退,身為共產黨員的我就沒有理由退縮。”蘇海濤的表態擲地有聲。

向新冠病毒發起總攻,他請纓第三次進入隔離病區……

“有危險時,我必須衝在最前面!”

自2009年9月進入青島市胸科醫院工作後,蘇海濤便以愛崗敬業、甘於奉獻、待患如親而著稱,得到同事和患者的一致好評。平時,蘇海濤每週都比別人多上一天班,每週四都會到呼吸內鏡室學習呼吸內鏡操作技術,不斷充實自己。

2019年11月底,蘇海濤因肺炎住院,一度連續高燒5天,體溫最高時達到39.6度。住院9天后,他沒等病情痊癒便重返工作崗位。看到蘇海濤帶病堅持工作,同事們心疼不已,紛紛勸他再回家休息幾天,可蘇海濤卻說自己已無大礙,科室裡醫生少,不能給大家添麻煩。

向新冠病毒發起總攻,他請纓第三次進入隔離病區……

蘇海濤平時就對同事們非常照顧,春節排班時,他主動選擇值小年和除夕的夜班,好讓其他同事回家過個團圓年,沒想到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他大年二十九便作為青島市胸科醫院應急第一梯隊的成員進駐隔離病區。

當時,蘇海濤剛剛病癒,家人擔心他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尚未完全恢復,可他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國家和人民有困難、有危險時,我必須衝在最前面。”蘇海濤在請戰書中寫道。

向新冠病毒發起總攻,他請纓第三次進入隔離病區……

每次到隔離病房查房時,蘇海濤不僅會細心查看患者的身體狀況,還會跟患者聊天,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解除其恐懼心理。雖然在隔離病房內,採取三級防護措施的蘇海濤堪稱全副武裝,但患者們還是能通過身高和聲音迅速辨認出他。談及自己與患者的關係,蘇海濤直言他們更像是患難與共的朋友,“畢竟不久前我也得過肺炎,雖然不是新冠肺炎,但對於他們所承受的病痛,我感同身受。”

由於在隔離病區內事情太多,蘇海濤經常是下午才吃午飯,即使不值夜班,晚上也不一定能休息好。有幾次趕上隔離病區夜間收治患者,蘇海濤都是半夜一兩點被叫醒,一直忙到凌晨三四點,第二天還要繼續工作。

他把孩子交給父母,自己成為患者的堅強後盾

蘇海濤的妻子是一名護士,平時工作也很忙。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兩人經常不能及時聯繫到對方,於是習慣了通過微信給彼此留言。蘇海濤的妻子說:“身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很理解他,也非常支持他。他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幾乎天天加班,總是很晚回家。每次患者打來電話,他總是耐心解答。不過,大女兒上三年級了,不管學校組織什麼活動,當爸爸的永遠都是缺席。”

蘇海濤的小女兒今年才2歲,疫情發生後,他們夫妻倆顧不上照料孩子,只好把兩個女兒送到父母家。令蘇海濤感到欣慰的是,以前從來不關心爸爸工作的大女兒,最近特別關注抗擊疫情的新聞,她說長大後也要像爸爸一樣,當一名治病救人的醫生。

3月10日晚,加完班的蘇海濤剛進家門就接到醫院的電話,得知有一例境外輸入病例即將轉運至醫院。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來不及吃晚飯,他拿起揹包就與妻子匆匆告別。這是蘇海濤第二次進駐隔離病區,作為青島市胸科醫院應急第四梯隊的隊長,他不僅要救治患者,還承擔著隊伍的管理工作,肩負的任務比上次更重。為了讓戰友們多休息,蘇海濤總是搶著幹活,有一次上午9點進入隔離病區,下午4點才返回,因為長時間呼吸不暢而出現了頭暈、噁心、全身乏力等症狀。隔離病區夜間轉入患者時,蘇海濤往往是親自接診,有一次忙到凌晨4點多才結束。

向新冠病毒發起總攻,他請纓第三次進入隔離病區……

有一位27歲的女患者剛入院時情緒低落,一進隔離病房就嚎啕大哭。等患者哭完後,蘇海濤告訴她:“我瞭解你的孤獨、無助和恐懼,不過你不是孤軍奮戰,除了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外,你的背後還有強大的醫療救治專家組,他們每天都會對你進行多學科聯合會診。我們有能力治好你的病,請相信我們,也相信自己,只要我們攜手並肩,就一定能渡過難關。”蘇海濤的耐心與堅定給了患者莫大的勇氣,她的情緒逐漸好轉,開始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

在隔離病區連續工作14天后,蘇海濤本應換班輪休,但他主動申請延長工作時間,直至3月29日才第二次離開隔離病區。蘇海濤說,進入隔離病房救治患者,是黨組織和院領導對他的信任,更是自己的職責所在,他只是做了一名普通醫務工作者該做的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已經完全做好了準備,希望能早日第三次進入隔離病區,救治更多的患者。”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孫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